首页 -> 2005年第1期
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观的建构
作者:曹明海 张曙光
三、多元化评价:多几把尺子衡量学生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既然是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那么就允许学生的理解存在差异,不强求统一的惟一的标准。据此,我们认为,评价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并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全面地最大可能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评价由过去“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转变为“创造适合教育的儿童”。
(一)评价要尊重学生学习理解的差异性
学生是富有个性的、有着鲜活生命的个体,他们在学习中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使学习过程带有很强的个性特点和个体体验。那么,评价学习不但允许而且要尊重学生存在理解的差异,甚至是合理的“偏见”。
近几年来,高考及中考命题在这一点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如2002年济南市语文中考阅读理解题,节选了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文章《精神的三间小屋》,其中一题问学生对作家表达的观点都同意吗,请就某一方面写一段话表明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题目设计就没有“先见之念”,而是让学生进行见仁见智的表达。
(二)尊重学生学习中的个性特长
智能是多元的,人的特长也是各不相同的,要通过学习的评价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自由的发挥。在评价上,既可以为学生设计各种“表现”行为层面的评价形式,也可以为特长学生设立单项的测评方式。以语文学科为例,课前三分钟演讲满足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读书报告会展示学生读书的收获和思考,课本剧的改编和表演可以满足学生再创造的愿望,辩论赛、“记者招待会”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验生活的意义。总之,评价就是要为学生的特长开创一片天地。对这些特长评价的重视完全可以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学生擅长口语表达,不只是说得好,更主要是因为有“思想”,才吸引了更多的听众,而他的“思想”则又来自读书和对生活的思考。这是一个综合能力的提高。如果我们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品、读书报告、专题作业、成绩报告等有关反映学习情况的资料,以文档的形式整理存放,就成为一种对学生成长的记录档案。
发展性评价不是一种具体的评价操作模式,而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之下提出的一种评价思想。正如建构主义的学习主张一样,发展性评价重视评价主体的交互作用,关注评价过程的动态情境性,提倡评价标准的多元性。这种评价观并不排斥作业、测试等学业成绩评定方式,而让这些评定方式呈现新的面貌;它并不否定量化评价,而是让评价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它并不否定终结性的评价,而更侧重形成性的动态的情境的考查。这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把学生置于评价的主体地位,以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学生的个性特长,在评价的交流对话中构建立体的完满的人。
①钟启泉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②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③陈琦《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④⑤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25001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