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期

中外作文教学目标取向的比较

作者:范金豹




  作文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是属于作文教学目标方向性的大问题。我们从不同角度观照当今中外作文教学目标的内容,可以发现它们的价值取向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从而可以在国际视野下审视我国作文教学目标及其走向。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并称的两种价值取向,并非是对立的、非此即彼的关系,它们兼容而又各有侧重。
  
  一、写作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写作取向
  
  近代以来,西方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激起了人们对科学的信仰。科学也被应用到语文教育中来。受科学主义的支配,人们自然要突出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于是强烈追求语文教育的学科化、科学化乃至“唯科学方法化”。美国、英国当代作文教学目标中具体、明确的说明性表述包含着强烈的科学主义理念;作文教学中,追求作文教学的能力训练序列也是科学主义的表现。典型的说法是“写作是为了有效的交流”,写作就是交流的工具。日本的作文教学目标也注重人文性,但是仍以科学主义为主导。1998年12月日本颁布了中小学《学习指导纲要》中初中语文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正确地理解和恰当地使用国语的能力。使学生在提高交流能力的同时,养成思考能力和想像能力,以及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加深对国语的认识,培养尊重国语的态度。”由此可见,目前西方的作文教学目标仍以工具性的取向为主,但是已经遭到后现代课程理论的不断批评。我国80年代、90年代的作文教学有强烈的模仿西方化色彩,作文教学中科学理性偏重,导致中学生作文普遍的“新八股”风——苍白的语言,虚假的情感。人们开始反思语文,人们在指出语文的工具性的时候,同时强调语文的人文性。为改变这一局面,我国21世纪之初制定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不放弃科学主义取向的同时,侧重强调人文性的价值取向。写作被认为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第四学段的“写作”中第二条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一条中就注重强调作文的真情实感,表现了人文性的价值取向。
  
  二、写作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的取向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作文教学目标主要是从学生的行为方面来确立。英国略有不同,除了行为目标,兼有情感目标,如要求培养学生对写作充满自信心。而我国《语文课程标准》除了有行为目标规定,还有注重写作过程和方法的生成性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现性目标,三位一体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3.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多角度地观察”“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和“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包含着学生写作的过程和方法,“以负责的态度陈述”“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是对学生写作态度的描述。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是对行为目标的丰富和超越。
  
  三、写作目的:“为自己而写作”与“为不同读者而写作”的取向
  
  西方国家注重“为自己而写作”,可以说这是它们的传统。英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帮助学生了解写作的价值所在。作为一种记忆、交流、组织和发展自己思想和信息的工具,写作还是一种享受。学生应学习独立地就自己感兴趣的和一些重要的题目进行写作。”但是近来更强调“为不同读者而写作”,突出写作的“读者意识”。我国解放后,写作教学强调“为不同读者而写作”。“文革”时期是其极端化——社会大批判时期。近来,反思我国作文教学,学生写作只注重形式,“为不同读者而写作”演化为“为教师而写作”。鉴于此,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中作文教学目标更侧重于学生“为自己而写作”,多次出现这样的表述:“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深感到的内容”“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这些语句中反复出现的是“自己”,表达的出发点都是“自己”,可以说我国当前提倡的是“为自己而写作”,以取代“为老师而写作”的价值取向。
  
  四、写作内容:“切时文”与“切己文”的价值取向
  
  “切时文”,是以社会生活为内容的文章,“切己文”是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内容的文章。我国封建社会写作是“代圣贤立言”;新中国成立以来到70年代末,以“切时文”为主,结果学生文章内容是口号式的“假、大、空”。其后80、90年代二者并重。而今《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切己文”,使学生不必为无米下锅而发愁,有利于学生写真话、抒真情,有利于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这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写道:“力求有个性的、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当今“切时文”与“切己文”并重,而以“切时文”为主,因为他们已经历标榜“个性”的时期,而今更注重传达社会信息的文章,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甚至要有国际视野。美国俄亥俄州的语文课程标准就有这样一句:“利用写作过程了解、分析并展示对人类价值观念和世界问题的理解。”日本的写作教学目标受美国影响较大,二战后,发生了由“切己文”向“切时文”的转变。我国的作文教学目标似应:不仅要求学生关心周围的生活、社会、自然,还要提倡学生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五、写作能力: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价值取向
  
  作文能力一般包括基本能力和专门能力。西方语文课程标准着重从写作的专门能力来设立教学目标,侧重于结构文章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要求作品富有情趣,有吸引力。美国加州语文课程标准中,专门设有“组织与中心”和“书面语和口语惯例”两项。英国八年级达标标准中要求:“写作中学生能选择有特色的表达方式,体现独特的写作效果,吸引读者的趣味。记叙文的写作能体现出对人物、事件和背景的把握,结构富于变化。词汇和语法的使用使得作品富于微妙的变化,达到强调的效果。”日本十分重视写作,教学目标中突出写作能力。1999年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中,第一款“目标”是:“培养准确地理解和恰当地表现国语的能力。使学生在提高交流能力的同时,扩展思考能力,涵养情感,锻炼语言感受,加深对语言文化的关心,培养尊重国语以及谋求提高国语能力的态度。”可见,在写作中西方作文教学目标更重视语言表达能力。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侧重强调思维能力,尤其突出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总目标”中特别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第一学段中提倡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第四学段要求学生“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显然,我国目前的写作教学目标也重视培养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突出强调培养想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六、写作功能:文学性写作与实用性写作的价值取向
  
  从学生写作的功能来看,西方国家一直重视文学创作。这一传统,到20世纪90年代得到加强,有关文学写作方案更为具体而全面。西方这样重视文学写作是与它历来主张的写作理论有很大关系,也与文学本身的教育功能有很大关系。西方一些国家强调:“通过对文学的学习和研究,他们逐步理解别人,了解自己,欣赏语言的魅力,以及语言运用的千姿百态。”我国语文教育历来不鼓励学生文学创作,这与我国写作传统理念有关。文学创作是个人兴趣方面的事,学校语文教育不便教授,任凭学生自己发挥。语文作文教学的目标是教学生规矩文、语体实用文。因此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只要求学生学习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及日常应用文等,对文学创作只字不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