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课例一:一份互动读写的教学案例
作者:李卫东
隋锦馨:闭上眼,想像着我乘着那开往云亭站的列车飞驰,想像着8岁的您跌倒但又爬起只为那心中的梦。我不会放弃!——一位刚刚乘上开往远方列车的普通乘客
高放:《开往远方的列车》让我想到了人生远在的目标。人生的旅途中,每过一个时期,每走一段路程,不妨回过头去看看自己的身后,或者干脆停下来,沉思片刻,问一问:我要到哪里去?我去干什么?我有没有迷失了回家的路?
于京波:逝去的东西往往是美好的,因为它留给我们“永不能再”的惆怅,也就有了永远的回味。您与列车以及云亭站之间不解的情结将会永远埋留在您的心底吧。
宋宇光:文中的“射向五百米远的前方”,是否用词过于精确了呢?能否改成“射向几百米远的前方”?
钱心婷:坦诚地讲,我不太喜欢您这篇文章,虽然它可能把我领入了一个纯真又充满幻想的世界。但文字是否过于平淡了?结构也过于中规中矩。给您提点建议,那就是以后请多写点有激情的东西。
【学生优秀习作举例】
(一)
敬爱的鲁中先生:
您好!
柔暖的灯光下,伴着深蓝夜幕中隐隐传来的汽笛声读罢您那一篇《开往远方的列车》,我的心也飞向了远方。
我爱您笔下“疯癫的孩子”般的火车,也爱生活中属于我的火车。儿时的我曾痴痴地恋上离家不远的那个小站,每天都央告着奶奶带我去看火车。那一节节深绿的车厢总是满满地载着我的梦驶向远方,甚至那时幼小的我并不懂得自己心中那一种莫名的喜悦究竟是什么。我并不曾有您“检阅”火车的那一份庄重,也不曾有那种轧铁丝的欢跃,我只是傻傻地立在铁轨的不远处,任凭那一列列驶向天与地的交界的火车带走懵懂的心间如云的思绪。
我不曾有您独自寻梦的体验,也从未当那节节车厢是疯癫的同伴,在我心中,火车是永恒的遥远。第一次与它的亲密接触是坐上它去陶然亭,却早已对车上的一切没有一丝印象。只记得小时的我总是觉得火车,房子,马路之类都有着我们没有察觉的生命,所以当时坐在火车上总是在想:这列火车在想什么呢?如果它不小心摔出了铁轨,它会有多难过呢?这样想了一路直到下车。那次短短的旅行几乎不曾给我留下什么印象,而真正爱上坐火车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去湖北姑奶奶家。那一天两夜的闲适让我深深地喜欢上趴在床头看风景的感觉。懒洋洋的阳光透过车窗洒下来,洁白的床单细细碎碎的满是温暖,空气中充斥着太阳干净的味道。那种阳光,不是脚步匆匆地走过生活,而是悠然自得地站在那里做着梦。那时,对我来说,坐火车已不是一种方式,目的地也不是一种目的。火车上的生活摒弃了时间和空间,洋溢着闲适和慵懒。像一首轻轻柔柔的歌,伴着车身轻轻地晃动,带给了我远离现实的超然的宁静。
也许我对火车的感情更成熟了一些,而您的爱更孩子气。我还很爱那悠长的汽笛声,一个个辗转难眠的夜晚,那一声声有如天籁之音的鸣响抚慰了我恐惧焦躁的心,仿佛处在万丈深渊的灵魂得到了彻底的救赎。曾有一个故事中的男孩把自己心爱的女孩比作这种汽笛声,我为此深深震撼和感动,同时也有种找到了共鸣的快乐。
您对火车的爱是遥远的,现代化的火车早已无法实现您曾经的欢乐,然而那种爱只是一种深深烙在心中的感觉,心在就足够了,不是么?我想我也一样,那些都是永远留存在我的心间,属于我自己的火车。那么,就愿这一声声长鸣的汽笛永远地萦绕在心间,伴我们找回那列开向远方的列车吧!
此致
敬礼!
宋爽
2005年1月2日
(二)
情系列车
陶 然
落雪的日子,我徘徊于铁轨之间,泪,落了……
我与列车似乎有着不解之缘。幼时,寄住在姥姥家,屋后,就是铁轨,我经常睁着大眼睛,趴在窗前,痴痴地看着一节节车厢从我面前呼啸而过……尤其在黄昏,我喜欢趴在窗前,打开窗子,静静地等待着列车驶来。当我听见“咣——”的鸣笛声时,便会使劲揉揉眼睛,两只小手扒着窗台,身子微微向前倾着,等待着映着夕阳余辉呼啸而来的列车。当火车从我面前驶过时,风会吹散我的头发,凉凉的,很惬意……有时我会因为等不到列车而流泪,真的,很伤心,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但仍旧会等下去,很久,很久……
等不到列车,我就不会离开,那时的我根本不曾想过,列车不是每个黄昏都驶来的,就像很多东西,不是你能每每定时得到的一样。那时,也曾天真地认为:只要我等,就会等到我想要的东西。于是,守着心中的那份追求,我选择无悔的等待……倦了,倚在窗前,托着腮,痴痴地想,酸酸的感觉在心中荡漾,热热的东西从脸颊滑落,很久,很久……啊!我看见了列车,他在向我招手,我笑着飞奔过去,他拉着我跑了很远,很远……时间静止了……“咣——”我赶紧揉揉眼睛,探出头,但睁不开眼,可熟悉的声音告诉我,我等到了……许久,我慢慢睁开眼:朝阳映地,很美,很美……
每一个日子,我都会守在窗前,不管别人怎么看,因为我知道,我一定会等到……
心中,埋藏着一份对火车说不出的感觉,是真实的,又是模糊的。十岁那年,城市革新,铁路翻建高速路,姥姥也搬了家,我含泪离开,离开了我的火车。那时,我仿佛如梦初醒,眼看列车开远了,永远地离开了我,突然意识到那只是我幼小心灵中一份不为人知的梦而已,而它,已随着列车开往了远方……
现在,重新拾起幼时的梦,细细品味,发现它别有一番滋味。我豁然开朗,其实,那不仅仅是梦,而我痴痴等待的,也不仅仅是列车,而是心中的那份无悔的追求。
我想,以后的日子,我会守着心中的追求,不悔前进……因为我知道,我一定会等到——我的追求。
当我再次徘徊于铁轨之间,心境已然不同。雪,再次落;泪,再次落……
雪落无痕……
【写后评】
吴天宇:初拿到那篇《开往远方的列车》时,我还在想:鲁中是谁呀?当得知“鲁中”是李老师的笔名时,我心里好一阵惊讶。后再细细品读,就发现文中的少许词汇还真带有些您平时讲课时的韵味,只是从来没想过这样一种可能性罢了。从文章中,我察觉到了一种您不易表露出来的情愫,我想这也许就是童年的神秘所在吧,它赋予了我们每个人心灵上的感恩和甜蜜,召唤着人生最最美好的时光!
王雪青:不知为何,当我重拾起《开往远方的列车》这篇文章时,我感动了,这份感情绝对比我初读它时来得真挚,来得深刻。老师,其实您当初没有必要隐去真名而化为笔名。也正是由于了解到这是一份属于您的童年,才更增添了一份亲切的感觉,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平日里无法通过课堂发现的您的内心世界,这里装载着一个天真懵懂的童年,一条与列车紧密相连的情思。这使我仿佛从一张可敬的面庞前,又看到一副可爱的笑靥。
王婉迪:平日里天天都有李老师的语文课,每一次作业都有李老师的批改,也常常有机会读到李老师的文章,我自以为对老师有不少的了解。而当我在迫切地重读这篇《开往远方的列车》时,我仅仅只能艰难地从文中的只言片语里隐隐感受到老师。是的,文章中的那个“我”与讲台上的老师有着太多太多的不同。为我们所熟悉的后者把太多的精力都倾注在了我们的身上,有太多的期许和辛劳。而当他在夕阳美丽的余辉下,坐在奔驰的列车里,咀嚼自己涌动的感情时,那种柔软和真切似乎离我们太遥远太遥远了吧。而或许是因为童年的美好在他的心灵里打下了太深的烙印?以至于才会在这么多年后如此真挚地迸发。我很想把当时老师的思绪也比作一趟列车,驶向童年的列车,那是永远满载着挚爱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