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7期
语文课的拓展要“以外养内”
作者:张 强
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本的内与外,内是“皮”,外是“毛”,语文学科打破学科本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不是用它们来取消语文、代替语文成为教学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讲,“泛语文”就是丧失语文。
一位教师上丰子恺《竹影》,教材匆匆“处理”完,进行拓展:“如果当时没有月光呢?”没有了月光,就没有了竹影,让初中生调动生活积累想像“没有月光”的晚景,固然可以,但与这堂课的语文学习恐怕关系就不大了。又如,“老师也写了一首关于……的诗,请大家跟老师读一遍”,教师的创作与教学目标也没有关联,让学生读一遍更没有必要,这种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帮助。再如“请大家再看一幅××的画,来评评中国画的含蓄美”,莫非教师认为丰子恺没有讲清楚,有必要再阐释一下中国画的特点,或者体现所谓的“浓郁的文化气息”?
尽管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但是语文课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还是不相等的。
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文本“内”决定文本“外”。巴班斯基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凡是与学生的“学”无关的课外拓展都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语文课的拓展还应该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不是别的,正是语文本身。
很多时候“深读一句话比上网六小时更有拓展性”。黄玉峰老师说,《林黛玉初进贾府》可讲的东西很多,但讲什么都不能忘掉在讲语文。比如,“靠垫是半新半旧的”,“全新的”是暴发户,“全旧的”是破落户,恰如其分是“半新半旧的”,这才是贵族家庭的底蕴,这才是林黛玉眼中的贾府。而这深读的一句话,就是语文的内涵了。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是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高到“仁”的层次上讲的。而我还以为,己之大欲,亦勿施于人。在语文课上,教师的“己所欲”“施于人”的现象颇多。
我们要问一问自己:教师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而组织的“拓展”是课堂的需要吗?是学生的需要吗?
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语文课拓展的是“范围”,而非改变教学内容。文本还是教学原点,所有课堂活动都得基于这个原点拓展,在向外拓展的过程中不能忘“本”。
我以为,语文课要“以外养内”,文本的“外”,即拓展,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养内”:A.活跃学生思维,增强思维深度、扩大思维广度。B.将文本内外的语言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主动、自主、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的环境。C.增强课堂的文化性,也关注学生的差异性需求,引导学生寻找自身的最近发展区域,探索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上善若水”。我曾经在1999年的《语文学习》上发表过一篇短文《悠然才能见南山》,大意是我们游玩景点,常常跟着一位导游,在你耳边聒噪:这个传说、那个轶事,而真正的景点呢,却被我们忽略了。所以游客常常有这样的感叹:不看名胜会后悔,看了名胜更后悔。
语文课也这样,问题可能出在我们这些“导游”身上了,到“景点”,你一字不讲是失职,高谈阔论是渎职,无关痛痒,也未必尽职。
最好的方法或许是先让游客好好地看一看、坐一坐、品一品、问一问,再按照大多数游客的需要讲一讲、议一议。尽管这样也还未必就是好导游,但至少有一点是做到了:就是不做不必做的事。
上善若水,文本是教学之本,课堂活动都要聚焦文本,语文课的拓展应该切合学生发展的需求。那么,怎样让自己的拓展切合学生的需求呢?
A.教师明白自己在教什么,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所教的是语文。
B.文本“内”与“外”的整合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
C.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应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与学术界的认识一致。
语文课的拓展要“以外养内”,关键就是一个“养”字。本文试图从“养什么”“怎么养”“以外养内的境界”三方面阐释,也算是一种抛砖引玉吧。
上海建平中学 20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