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7期
“牵引”要适度
作者:何芳梅
执教者程启明老师在教学中“注意通过某一意象牵连出一些相关的古典诗词,来丰富意象,拓展画面,挖掘意境,增加情韵”,这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尝试。从“实录”的文字来看,教学全程也确实十分完美地实现了执教者课前的设想。在老师抛出一个个问题后,学生即能准确地甚而至于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毫不困难地进行回答,并信手拈来古代宫怨诗、闺怨诗中的相关诗句进行佐证,一步到位地完成老师所希望达到的鉴赏要求(例如生56、生59的发言)。一所农村中学刚刚完成了初中学业、才步入高一年级的学生,有如此之高的文学素养和鉴赏水平,真让人羡慕不已又难以置信。
大量“牵引”是本节课的特点。我们认为,诗词教学的“牵引”,一要有助于学生解读文本,二要有利于学生增加积累,丰富想像,提高文学素养,三要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根据这样的原则,从“实录”的教学全过程来看,程老师这节课的“牵引”,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如从“柳絮”牵引开去,引导同学联想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能触发人离愁的物象,并“牵”出了有关诗句,既有助于理解人物的心境,又丰富了有关知识。但本节课在“牵引”的设计与操作上,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解决好“牵”多少、“牵”什么、怎么“牵”的问题。
一、“牵引”容量过大。仅古典诗词,一节课就涉及49处之多。且不论这些分别由师生脱口而出的诗句是否人人听得懂、分得清,也不论一节课能否容纳这么大的语言量,仅就数量而言,也是不合适的,让人感觉教者有堆砌、卖弄之感。“牵引”的量虽应该因教材、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绝不是多多益善,尤其不能为了增加量就生拉硬扯。例如,在引导同学揣摩了诗中女子的心境后,老师说:“那我们跟那位可怜的女子不是产生共鸣了吗?顺便问一下,我说的‘可怜’是什么意思?”学生答:“值得同情。”老师接着说:“哦。那女子就只值得同情?”一学生答:“还有可爱的意思。是说长得美丽,值得怜爱。”于是老师引领学生“牵”出了两首古诗中的有关句子,以佐证“可怜”在古代有“可爱”义。老师的第一问,分明用的是“可怜”的今义,硬要扯出“可爱”,本身就混淆了词的古今义,还要由此“牵”出古代诗句,就更不合适了。教学中,我们对“牵引”的内容要加以选择,对“牵引”的量要把握好度。
二、“牵引”的目的欠明。例如,由“江南”牵引出了一组与“江南”有关的诗句,以证明江南的景美、人美,进而推测游人为何“不归”,这与体会这首诗的意境或品味诗中人物的“情感心理”似无多大关系。小诗写的是江南的女子思念自己的心上人,而非来江南的“游人”不想归。设想一下,如果由江南水乡联想到江南女子的温情细腻、多愁善感而非北方女子开朗奔放的性格特点,也许能有助于理解诗中为什么“我打江南走过”,而不是“打漠北走过”,从而理解女主人公的寂寞、惆怅、无尽的闲愁。此外,由这个女子本身牵引出的联想想像,有些作用也不大。例如,老师要求学生想像“城中的这位女子会干些什么呢”,同学们作了大量的猜测,这与教学目的的达成,似乎关系也不大。“牵引”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服务。。
三、“牵引”方法单一。从“实录”的教学全过程来看,都是老师问,学生答,没有讨论,更没有争论,因为学生总是能一步到位地回答出老师设定的问题答案。不客气地说,这不是牵引,而是早被语文界批评得体无完肤的问答法。貌似启发引导,实则通过满堂问,借学生之口说出老师要灌输的内容,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毫无主动性可言。这种问答法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课堂上大都是统一的答案。且不谈这些理解是否一定就准确,至少不大符合多元解读的现代教学理念,抑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认为本文运用讨论法最能丰富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当然,让学生讨论绝不是让学生毫无目的任意闲扯。老师应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几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谈感受甚至辩论,适当的时候加以点拨、小结,使学生的感悟更上一层楼。例如,诗人承继了古典诗词常用的手法,运用生动的意象营造意境,表现人物情感。教者可就此设计这样几个问题: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对表现人物情感有哪些作用?我们初中学过的诗词中哪些诗句运用了这种手法?引导学生讨论体会,老师适时点拨小结。这样,“会杂乱无章”的担心就会是多余的了。必须指出,教学方法的选择决不仅仅是个技巧问题,它是教学理念的体现。
程老师在谈到自己的“牵引”时,说“恐怕有人会认为这是在走老路”,但“还是必要的”。其实,即使不是鉴赏课,老师在教学中的“牵引”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存在是否走老路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从“教”到“不教”就绝对离不开“牵引”,如同孩子学会走路离不开父母的“牵引”一样。关键在于老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把握好“牵引”的度,运用好“牵引”的方法。
江苏如皋市教育局教研室 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