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7期

认同与同化

作者:张玉新




  在课堂教学师生关系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是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传授内容,学生被迫屈服是因为教师的权威不能容忍不同意见,这就是课堂话语霸权的一种表现,教师以强势存在的方式压迫沦为弱势群体的学生。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这种情况仍然在很多课堂存在。其实,在这样的课堂上,有的教师虽然表面上很“强势”,心里还是很虚的,下课以后浑身冒凉汗。
  一些教学技能全面的教师因为有自己的教学专长,对所教的内容胸有成竹,于是一步一步设套,最终把学生引入自己的全套中不能自拔。这样的教学,比强迫学生屈服好多了,但还处于“耍大牌”的状态。他的逻辑是周严的,论证是合理的,结论是正确的,学生接受也是顺畅的,加上教师的技巧,学生不仅被课程内容感染,也被教师的魅力所感染。按说这是优秀的教师。只是在这个证明预先设定的逻辑陷阱中学生除了“沦陷”之外并没有生成什么新的东西。许多“讲派”教师深谙此道,他们让学生不得不认同自己的逻辑。
  如果说使学生“屈服”是靠外部力量(例如规章制度、教师身份),那么“认同”则是靠教师的内在学识与人格魅力,也可以说学生的信服是真的信服,但在本质上,他们都是以强化教师的权威为特征的。
  应该说处在使学生信服、认同水平上的教师是深受校长器重的,但是从教育最终的目的来说,这样的教学和这样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智力来说其作用存在局限性。
  与认同相比,同化则是更高层次的教学境界。在通常语境中,同化指不同的事物逐渐变得相近或相同。这里所说的同化,是指当代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于1963年提出的认知结构同化论。目前,这一理论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熟悉并认同。认知结构同化论认为,学生从事新的有意义的学习时,必须有适于新知识学习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学习就是一个同化和发展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同化的实质是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它既是新知识习得的心理机制,也是新知识被保持的心理机制。
  可以说,同化就是个体将其遇到的外界信息直接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图式中去。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受到自己认知图式的支配,如果取得成功,这种认知图式就会得到强化,这就是同化。同化虽然只是运用已有的认知图式对新问题做出反映,并不能改变个体现有的认知结构,但同化对个体认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同化的过程中,个体对获得的外界信息要进行某些调整、转化,使其与个体当前的认知结构相匹配,有利于改善个体对信息的加工能力;其次,同化把外部环境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扩大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范围,使个体的思想体系得到发展。为了达此目的,认知心理学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认知任务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的时间内多次进行,每一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造,具有不同的目的,着眼于不同的侧面,个体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一学习内容,从而获得对该内容所涵盖知识的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并达到熟练的程度。这一原则称为“随即通达教学”,它所强调的并不是对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使个体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通达”,同化的内容更全面、更深刻、更熟练。
  如果说“屈服”是主体在课堂情境中的丧失,“认同”是主体在课堂情景中的偏离,那么“同化”就是主体的回归。同化需要师生关系具备以下的条件:
  第一,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以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为基础,师生彼此平等相待,坦率而真诚地参与教学活动。
  第二,师生之间应该是对话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当中,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简单地传递知识,也不仅是资料的提供者,而是学生求知和发展过程中的向导,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三,师生之间应该是合作伙伴关系。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应有的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做人、如何与人合作。在这种关系下,师生之间友爱、合作。在课堂上,教师热情耐心的鼓励,循循善诱、恰到好处的点拨,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甚至是那些为了解答疑难、为了探求人生真理而激烈争辩的场面,都渗透着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
  新课程之所以强调师生关系的根本改变,就是着眼于学生身心的发展,着眼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与价值观,着眼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参见陈玉琨、代蕊华主编《课程与课堂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第127页)。
  本着师生关系改变的初衷,评价以下课例,能够得到许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