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7期

讨论拍摄方案 领略壮观景象

作者:陈 玲




  师:那我们现在就按照生6的观点,从自然景物方面来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豪放风格。
  如果让你做导演拍电影,你将把这部分切分成几个镜头?
  (生七嘴八舌,有的自己说,有的讨论)
  生1:分三个镜头。“大江东去”一个;“故垒西边,三国周郎赤壁”一个;“乱世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个。
  师:为什么这样切分?
  生1:“大江东去”是一个宏大的背景,作用是渲染氛围;“故垒西边,三国周郎赤壁”是故事发生地,当然是一个少不了的镜头;“乱世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壮观的细节描写。
  师:非常好!看来你可以朝著名摄影师方向发展。(同学们大笑)下面我们就进入实地拍摄过程。谁拍第一个镜头?
  生2:“大江东去”用全景拍摄。
  师:为什么?要突出什么?
  (生:突出大江东去的气势,要拍出滚滚东流、一泻千里、波涛翻涌的样子。)
  师:同学们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吗?还记得片头是怎样的吗?
  (生七嘴八舌,有的唱起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师:还记得从浪花中涌出一个一个英雄人物吗?
  (生3:七嘴八舌对对,伴着歌曲,从江水中一会儿涌出一个,一会儿涌出一个英雄。)
  师:那涌出的是三国英雄,而这里涌现在作者眼前的是——
  生4:“千古风流人物”。比那更多。
  师:大家的设想非常好。现在来看看第二个镜头怎么处理?
  生:用近景。
  师:怎么拍?
  生5:是不是把镜头推移——推移——,推到“故垒”—“西边”,然后锁定“赤壁”?
  生6:对,就是这样。
  师:为什么这样?
  生6:这样镜头在慢慢缩小范围,由长江到赤壁,由千古风流人物到三国周郎,使我们由远而近地熟悉环境,从而触景生情。
  师:好!大家看最后一个镜头……
  生7:(抢答似的)特写。
  师:(赞许地微笑)你也要当摄影师啊!(同学们大笑)请问,如何处理三个分镜头?“乱石穿空”,是在飞机上俯拍呢,还是在船上仰拍?为什么?
  生8:在船上仰拍,显出险峻。
  生9:在船上仰拍好,能拍出“穿空”的陡峭气势。
  师:对,咱们是不是拍一块陡峭的石头?
  生9:不是。“乱石穿空”,“乱石”,应该是很多石头。
  师:是的。赤壁矶江岸应该是山石林立,那不是咱们沙滩海边的礁石,那是直插云霄的长江边的高耸的山石,一座一座连绵不断,很是雄奇险峻、峥嵘突兀。现在大家再来看“惊涛拍岸”,在拍片时要不要配上一些什么效果?
  生1:音响效果。
  生13:配上浪涛声,江涛击打江岸的声音,很有力量感。
  师:设计得不错。江水不断地冲击着江岸,一浪接一浪,咆哮着轰鸣着,确实很有力量,很有气势。好,我们一起来看最后一个分镜头“卷起千堆雪”。我们应当抓拍怎样的镜头呢?
  生2:卷起的浪花,波浪冲到岸边的时候,波浪冲到岩石上的时候。
  生11:波浪冲到岩石上的时候,被岩石撞回来,形成一重重雪白的浪花,就像一堆堆雪一样,应该拍这时候的景物。
  师:描述得很形象。至此,我们对自然景色的拍摄已经完毕。哪个同学小结一下?
  生13:这样三个镜头由远景而近景而特写,从不同视角把苏轼兀立于赤壁时所见所听的壮丽景象展示了出来。面对此景,作者不由得发出由衷的感叹……
  浙江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 315040
  课堂感言——
  以前觉得文学作品中景物的欣赏很抽象,总有一种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感受。陈老师在这一点上给我们耳目一新的冲击。照相、录像是我们外出旅游或者有重大喜庆活动时经常做的事,也是我们所钟情的一种爱好。老师利用我们的这种爱好来欣赏宋词中壮观的景象,一下子激发了我们的积极性,同学们发言积极,笑声不断就是明证。更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只要角度切入得好,文章的美和魅力就能独特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高二·3班 余晓凯)
  
  【说课晬语】
  陈老师很会调动学生,学生能够被调动起来却并不只是老师的手法、技巧,根本还是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这需要长期的交往、磨合,非一朝一夕之功。陈老师也没有让学生屈服于自己的观点,也超越了简单的让学生认同自己的观点的层次,倒是在主动认同学生的做法。其实,学生在同陈老师的平等对话中,合作“拍摄”三个镜头,并不是老师教学生应该怎样拍,而是学生根据对作品的具体的、个性化的解读去拍。这一招很高,你要求学生拍摄镜头,首先你的潜意识里认为学生可以通过努力成功解读文本,在可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拍摄”那些镜头,而所谓“拍摄”,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联想力。学生从事“拍摄”这样的有意义的学习时,必须有适于新知识学习的原有的认知结构(诗词意境的感悟能力),课堂上“拍摄”镜头就是一个同化和发展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拍摄”的实质是已有的诗词意境的感悟能力和“拍摄”实际操作的相互作用,这种心理机制既是“拍摄”这项新知识习得的,也是“拍摄”这项新知识被保持的。这种心理机制在不断实践中得到培育,同时也得到发展。这就是陈老师和学生们的生动的同化的过程。
  (张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