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7期
解冻的情诗 启封的情感
作者:程瑞芬
文末引用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作者把它们放在本文中,有何用意?
问题提出后,学生讨论异常热烈,思维的火花在相互碰撞。
语文课代表首先发言:“《采莲赋》描绘的是在风和日丽的初夏,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在一起荡舟采莲,不拘礼法地表露爱意。《西洲曲》写的是一个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她盼郎郎不至,‘出门采红莲’,由‘过人头’的莲花和‘清如水’的莲子勾起了对情郎无尽的思念”。“分析得不错,”我做出肯定后,想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接着问,“这两首诗在题材上有共同点吗?”“有,爱情。”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既然是情诗,那和本文有何联系呢?”我慢慢启发学生思考引用这两首诗的用意。
这一问引来了片刻的安静,自由讨论后学生们畅所欲言。有学生说:“有联系。朱自清用《西洲曲》表达了他对爱情与青春的赞美。不过,这里的爱情、青春不是具体的,而是一种象征,象征的是美好自由的生活。”有学生起来补充:“保加利亚的瓦西列夫曾经说过:‘爱情的实质是精神的自由振奋’,爱情和自由是密切相连的。作者引用《西洲曲》,既包含他对自己当年爱情的回忆,也包含他对美好与自由的无限向往。再说这与第三段里所描写的自由心态也是遥相呼应,一脉相承。”
“名人名言脱口而出,不简单哦。”我对他引用瓦西列夫的话表示了赞赏。这时又有几位同学发表了显然是经过了一番思考后的意见。
“《西洲曲》里的少女们风姿绰约,她们荡舟采莲嬉戏,无拘无束,无忧无虑;而作者却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不难想像,‘颇不宁静’的作者对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是多么渴望啊!”
“我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一点:《采莲赋》和《西洲曲》同时引用真可谓妙趣横生。这两首诗虽然同是情诗,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而且还有多处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活泼风流,洋溢青春气息,一个则孤寂冷清,包蕴痛苦思念;一个‘热’,一个‘冷’;一个‘动’,一个‘静’。在这样的对比中,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冲突才凸现得更清晰。”
已经有学生能灵活运用对比的思维方式了,我不禁窃喜。
“两首诗的过渡也是非常自然的。‘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不得不从热闹的采莲盛况返回灰色的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这个过渡太精妙了!”
“文章前面描写的荷塘月色只是缺少人的自然景观。活泼美丽的少女采莲图则是人文景观。宁静与热闹,和谐统一,相映成趣。在这样一个完美的境界中,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才得到一丝慰藉。”
“从文章的构思角度看,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也有巧妙之处:写完荷塘月色以后,作者掉转笔端,由空间转向时间,溯历史长河而上,出其不意地把人们带入了六朝采莲的风流季节,带到了古代‘妖童媛女’荡舟采莲的境界,使文章波澜起伏。”……
激昂的争论声仍在回荡,我望着那一张张兴奋的笑脸,一双双激动的眼睛,甚感欣慰。不只是因为学生从结构、情感等多个角度为这道题找到了丰富多彩的答案,还因为我真正明白了在课堂上,老师只要正确把握住“兴奋点”,师生间的交流、学生的积极思考、良好氛围的营造都会水到渠成,甚至让“贵手难抬”的高中生们在课堂慷慨陈词都显得不那么困难。
安徽马鞍山二中 243000
课堂感言——
进入高中后,我们都不爱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了,也许是因为我们开始“深沉”了,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提的问题实在提不起我们的兴趣。上《荷塘月色》时,老师在我们很感兴趣的“情诗”上做文章,这无疑是非常“对味口”的“明智之举”,所以讨论非常热烈,许多同学都要求发言。其实,能在课堂上大声表述自己的观点,感觉真的很棒!(程灏)
【说课晬语】
程老师能够抓住课堂的偶发事件,可见其教学机智,这是优秀教师不可缺少的条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灵气”。
在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问题上,程老师也有高招,就是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这个年代的学生并不掩饰自己的情感,由于媒体的影响,很多学生对爱情的认识就是所谓“金童玉女”式的“纯情”,或者大富大贵式的挥金如土。影视剧中的爱情,差不多导引着中学生的追求。在课堂上,学生们能够就《采莲赋》《西洲曲》这样的古代作品进行现代的解读,还能设身处地地分析朱自清引用它们的感受,这是难能可贵的。学生们将自己遇到的《采莲赋》《西洲曲》的有关爱情的信息直接纳入已有的关于爱情的认知图式中去。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到自己认知图式的支配,对彼时彼地的情景加以分析,使自己以往的认知图式得到了强化,这个同化的过程不仅是文本的内容、知识层面的东西,还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对获得的关于爱情的文本信息要进行个性化的调整、转化,使其与个体当前的认知结构相匹配,这就有利于改善个体对信息的加工能力;把《采莲赋》《西洲曲》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扩大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范围,使个体的思想体系得到发展。在分析《采莲赋》《西洲曲》有关爱情内容的过程中,个体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一学习内容,从而获得对该内容所涵盖知识的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并达到熟练的程度。
在生动的合作式的解读中,程老师认为老师正确把握住“兴奋点”是关键,这话不错。但我以为这是建立在程老师同学生的平等关系与默契上,否则,单靠技巧是难以奏效的。学生不信任你怎能同你敞开心扉?
(张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