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7期

说课晬语

作者:张玉新




  杨老师这堂课或类似杨老师这样的课,出于不同的评价观,可能存在评价的争议。例如,杨老师自己说的“听着有点不像课堂了吧?可是孩子们很快乐……”因为杨老师是语文教师,课堂当然是语文课堂,“听着有点不像(语文)课堂了”的课,恐怕不是语文课吧,“可是孩子们很快乐”能否成为如此上课的惟一依据?有人这样认为。课堂上让学生模仿各种叫卖声,是不是语文课的内容?虽然课文里有这样的内容,有人这样认为。杨老师“走进”《老北京的小胡同》究竟要做什么,只因自己感兴趣吗?孩子很容易“跟着感觉走”,杨老师的感觉对不对?也有人这样说。上述种种说法,在类似的课堂评价中屡见不鲜。我倒是觉得,教无定法,人有专长,只要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哪怕采取一点离谱的招法也无可厚非。所以,问题不在于杨老师这样上课行不行、好不好,而在于至少语文课可以尝试着这样上。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不管你用什么招法,学生有收益,爱学习,就是行的、好的。
  杨老师和学生们共同沉浸在《老北京的小胡同》中,叫卖着、乞讨着,快乐着、思考着,也生成着对语文课的喜爱。这也是对民俗文化的同化过程,重新获得已经失传的文化基因的过程。我这样看。
  前些日子到一所中学听课,一位青年教师说:“下面我再给你们3分钟时间思考。”评课时我没留情面,问他“我再给你们”是什么意思,你凭什么“给”,你是谁?课堂的主宰?对杨老师的“谁给我讲讲对老北京的了解?”中的“给我”有些想法。对“人才啊!我今天上语文还顺便发现了唱戏的人才!”这样的语气也有些看法,这仿佛是小品语言。我虽为东北人,却很反感某些走红全国的小品演员的表演程式。我毕竟没有亲临课堂,如果理解错了,还请杨老师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