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问”的问题
作者:郑晓龙
(北京一教师)
自读、自疑、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课堂阅读教学方法,当然是好的方法,执教起来之所以比较困难,一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不着边际,似问非问,难以回答;二是问题不典型,与阅读的文章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似即似离,缺少组织讨论的价值。这种教法自然不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的方法好控制。
如何看待这种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我认为,它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如果教师能熟练地把握教材,熟悉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思维流程,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就更有针对性,更典型,更有价值,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内驱力”,诱导学生的探索意向,尽快把学生引入求知的境界,帮助学生越过思维障碍,达到激发学生创造精神的目的。起码也能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而有得”中摆脱出来,走进“思而有得”的境界中。学生在答问中推求质疑,就会带着明确的方向性,就有了探讨的价值,这和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是一致的。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不过,目前许多质疑问难的课堂教学,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为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解决的问题,如问题的设置、提出、探讨、解答的形式、方法等不适合课堂教学,不符合教学的实际。天下问题多多,有的是要幼儿回答的,有的是专家学者才能回答的,不能都让中学生回答。一样问题百样问法,对象不同,问法不同,问法不同效果不同。一个答案,多样表述,回答对象不同,要求也应该不同。下面就存在部分问题,作一些肤浅的探讨。
1.预设的问题大而虚。所谓“大”,一是从文章学的或专家分析鉴赏的角度,设置疑问,不是从中学生阅读感受的角度;二是一个问题涵盖了整篇文章内容和形式的问题,需要长篇幅的阅读和多角度的观照才能回答,这不符合课堂教学的形式。所谓“虚”,即是空泛,笼统,问题的取向不明确,思考的角度不具体,要求不明确。如:
①“抢夺梳妆匣”运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②“祝福”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
③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2004全国高考题)
①“什么手法”是指什么?表现方法?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让人很难选择。“抢梳妆匣”部分不下两千字,从何处下手?②“有什么作用”是什么意思?③“描写手法”是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是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是白描还是工笔?
旧教材的“思考练习”中,常常设这样“运用什么方式表达了什么感情”之类让学生如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问题。有些问题也许适合笔答,适合考研,但用来课堂提问,往往问得学生不知所措,哑口无言。面对四十五分钟的课堂,面对中学生,设问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宜实不宜空。“小”,是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小问题合起来解决大问题。“浅”是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回答,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实”是问题的取向明确,要求明白准确。如果改成这样设问,效果也许会好得多:
①“老头身子一纵,扑向梳妆匣”,——为什么其他地方称葛朗台、箍桶匠这个地方称老头?
“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七十六岁老头为什么好似老虎能纵能扑?”
“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向窗前走去。——没看清什么东西为什么就抢夺?“嗷,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为什么称镶着金饰的匣子为金子?
“查理把这个给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金洋为什么是美丽的?
“这交易划得来”——为什么把爱情说成交易?
……
②“祝福”的内容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能举例说明吗?
③描写有工笔和白描之分,这里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做饭的人的回忆,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
2.提出问题平而淡。所谓“平”,是指提出的问题死板,单调,缺乏启发性,学习每篇文章都是问写了什么,感受是什么,好在哪里之类;所谓“淡”,是提出问题的表述的语言形式、语气等,不生动,没起伏,缺少鼓动性号召力。我们面对的是一群生龙活虎、争强好胜的学生,学习的是充满了情趣、理趣、美感的文章。平淡的提问,使学生奄奄欲睡,使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如,
①“还剩下五分钟,大家自己读一读吧”
②“贾母称凤姐凤辣子,运用了什么手法?”
③《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④朱自清欣赏完荷塘月色为什么还要写江南采莲的事?
①教师要求得懈怠,怎么能让学生踊跃响应呢?②③问得功利,很像上学术课、政治课,④问得有点意思,但轻描淡写。要让学生积极思考参与,教师首先要身心投入,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用铺垫、强调、激将等方法,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和思考,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欲望。教师问得声情并茂,学生才能听得跃跃欲试。如果把上面的问题改为下面的样子,效果或许好一些:
①这段对王熙凤外貌服饰的集中描写,运用整句语言形式,体现了古典小说“话本”的特色,你能像单田芳说书那样,读得有声有色、起伏跌宕生动传神吗?
②有人说王熙凤“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贾母称她“凤辣子”,只三个字便形神毕肖,入木三分。你能体会出好在什么地方吗?
③在李甲已经大悔痛哭之际,杜十娘为何还要怒沉百宝箱,投江自尽呢?人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她还可以选择别的人生道路,她为何绝世而去?造成她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④人在心绪不宁时,总要设法使心情得以平衡,作者要排除哀愁,却排除不了,他该怎么办呢?他又写了江南采莲的往事,他的目的是什么?
3.对学生的理解回答缺少点拨和引导。对学生的表现教师点评得少而笼统,是普遍现象。学生兴冲冲地回答后,渴望老师的指导,不少老师常常不置可否,或简单地说“不错”“很好”一带而过。“不错”在什么地方?“很好”在什么地方?怎样才能更好?不得而知。学生毕竟是求知者,他们的思考理解难免片面、表面,或与问题的核心擦边而过,或者接近还欠缺,这时候正需要老师相机诱导,引向正确、全面、深入。不少老师却让大好的时机白白失去。
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中对介绍荔枝生态特征的顺序的回答评价:
师:作者介绍荔枝的生态特征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生:先壳,后膜,再肉,最后核。
师:不错。能把这个具体的顺序概括说明吗?
生:由外到内,由表及里。
师:很好。
单就上述问答评点看,倒也无可厚非,但到此而止,未免可惜。因为问题的答案很明确,同学们都能看得到,概括得出。如果把上述回答作为铺垫,在此基础上恰当点拨,把问题引向深入,则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师:作者为什么不能先“壳”后“肉”再“膜”再“核”呢?
生:(思考)荔枝果实本身就是这样组合的。
师:的确如此。那么,能不能依照荔枝的结构,先核,后肉,再膜,最后介绍壳,这样“由里及表”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