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语文模块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案例简介
作者:张 强
学生提问:第五条遗嘱中为什么要加“空头”两字?
同学A:第五条遗嘱中的“空头”二字十分重要,鲁迅先生是借这条遗嘱叮嘱自己的儿子做事要踏实,不能浪得虚名。
同学B:我不同意。这不是鲁迅的原意。一九三六年九月五日鲁迅写作散文《死》,鲁迅遗嘱出自其中,当时冯雪峰认为“万不可去做文学家或美术家”容易给人误会,鲁迅想了一下,就加上了“空头”两个字……
同学A:这是不是说鲁迅先生原本不希望周海婴做文学家和美术家?可他自己就是一位以文学为“匕首”“投枪”的思想家、革命家啊……
教师: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啊。有谁能结合读到的鲁迅作品,谈谈自己的体会?
同学C:鲁迅弃医从文,怀着神圣的使命感和一腔热情去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然而,在《〈呐喊〉自序》中鲁迅先生又说,“我绝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他认识到在那个时代文学的力量是极为有限的,因此他当然不希望儿子再成为文学家。
同学D:我同意这个观点。因为我还读了王晓明的《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1927年国民党血腥大屠杀后,鲁迅在一封信中曾说:“我现在愈加相信说话和弄笔的都是不中用的人!”1927年春天,他又重复他在北京说过的话,“文学文学,是最不中用的,没有力量的人讲的;有实力的人并不开口,就杀人”,“文学本来就没有对抗专制的力量,它在黑暗中的命运,不过是被杀而已”。因此,鲁迅先生对文学家的命运感到悲观只是问题的表面,更深的意味是要告诉海婴,对于杀人的政府,不能只用“笔”。
同学F:大家的意见我很赞同,但不赞同只从一个思路上做文章。大家看,鲁迅为什么不愿意让海婴做文学家?当时,谁在做“文学家”?特别是“空头文学家”?钱理群先生的《周氏两兄弟》《与鲁迅相遇》,大家真应该去看一看,鲁迅有三种论敌,都是所谓的“文学家”……
同学G:这样我明白了,这条遗嘱如果用两个词来概括,就是“爱”与“恨”,鲁迅恨之深,因为爱之切啊……
同学H:大家都在说“空头文学家”,为什么没有人谈论“空头美术家”呢?鲁迅临终前,与绘画有一段不解之缘,他不读书不读报,手上只拿着一张小画……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此次鲁迅模块教学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师生“沉浸”之后才会有“体验”,有了“体验”方可谈“感悟”与“思辨”,而这之中,师生对文本的“沉浸”深度,决定了课堂的广度与教学的效度。
【高一(上)C模块案例】
架起从课堂通往社会的桥梁
——一堂新闻模块教学课的反思
唐忠义
4月28日至30日,我校高一年级开展了“南京行”社会实践考察活动,我以这次活动作为新闻模块教学的设计素材,以“南京行——社会新闻调查采写与交流”为课题,先后完成了通过校园网发布新闻作品征稿启事、指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并开展实地调查采写活动、指导学生加工完成各类新闻作品、指导新闻评定小组评选优秀新闻作品等教学环节,最后在5月12日学校举行的模块教学公开展示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南京行”优秀新闻作品的展示与交流活动。
这真是一次艰难的教学之旅,“南京行”社会实践考察活动是新奇而欢快的,而整个围绕“南京行”展开的新闻模块教学的设计、指导与交流的过程则紧张而艰苦。因为有很多潜在的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决定了这次教学活动将呈现各种不可预知的或然走向。加上时间的紧迫,要将这样一次开放而动态的实践活动加工成一堂模块教学展示课,的确具有相当的难度与风险。
经过与备课组老师们的交流讨论,我逐渐将这次教学活动看成是继“新闻知识储备”“新闻作品导读”“新闻热点点击”等教学阶段之后的一次尝试新闻写作的实践演练,并将“动态生成”“自主合作”与“综合实践”确定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本次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正得益于这一指导思想的有效体现。具体而言,本次教学活动的主要收获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动态生成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与探究意识。整个活动规划大致包括准备、实践与交流三个阶段。在网上发布征稿启事、成立调查采写小组、进行实地调查采写、整理加工新闻素材、评选优秀作品、开展展示交流等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学生的集体智慧与辛勤汗水。
二是在综合实践中,活化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了学生开展社会新闻调查采写的综合能力。在整个调查采写活动中,主题的确立、对象的选择、任务的安排、素材的获取、文本的加工等,都是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全面考验。
三是在合作交流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我展示与交流的能力。学生不仅是整个调查采写活动的设计者、实践者,也是整个展示交流活动的表演者。课堂采用学生集体交流讨论的组织形式,由学生自己主持、自己展示、自己解说、自己点评。在举行简短的颁奖仪式之后,请获得优秀新闻作品奖的作者,分别结合自己的新闻作品,从主题、素材、文本特点及写作得失等角度介绍有关调查采写的经验与体会,形成主持人与作者之间、作者与同学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多向交流。
当然,一堂课的展示仅仅是冰山之一角,还有更多的东西被隐藏在整个教学活动的海面之下。这对师生双方都是一场情感与态度、学识与能力的持久考验。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存有指导不够细致、点面兼顾不够的问题。如在调查采写阶段,有些新闻小组的活动还不够深入,影响了对新闻素材的收集与加工的质量;在展示交流阶段,有些入选的优秀新闻作品展示交流得还很不深入,或者还来不及展示交流,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成效。
庄子曾用“得鱼忘筌”来形容一种“得意忘言”的学习境界。我想,如果一堂课也有境界可求的话,课堂本身不过是“筌”而已,而课前课后学生的实际收获才是真正所得之“鱼”。一节致力于架起从课堂通往社会的桥梁的新闻模块课,如果真能做到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去捕获生活之“鱼”,那就是最大的收获了。
【高一(下)诸子百家模块案例A】
改变教材呈现方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诸子百家哲学论著研读》校本教材的编制
张广录
(一)本课的培养目标
如果说高中必修课系列的主要目标还是立足于学生语文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话,那么,我们模块课的目标主要是立足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通过具体的课程内容编制和学习活动设计,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在耳濡目染和反复熏陶中逐步建立起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悟、体验和理解。
(二)课程内容选择
对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在高中模块课程系列里,设计了《诸子百家作品选读及哲学思想研究》(主要选择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为主要研究对象)。
我们认为对诸子百家的学习属于文化传承方面的课程,所以强调选文的经典性和涵盖性。通过精心选择丰富多彩的名篇范文来展示诸子思想的核心精神与文学风格,以探寻中华文明的根。
儒家选择了《论语》63条(着眼于体现儒家“仁者爱人”“礼乐治国”“兼济天下”“勤勉自强”等核心思想);
道家选择了《逍遥游》节选(庄子人生观的核心体现)、《齐物论》节选(庄子宇宙观的集中体现)、《寓言》节选(庄子特有的文学表现方式的集中体现,解读庄子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