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语文模块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案例简介

作者:张 强




  法家选择了《外储·又上·说三》《说难》和《和氏第十三》(体现法家核心思想“法术势”);
  墨家选择了《兼爱》节选、《非攻》节选、《节用》节选(着眼于墨家的“义利观”“崇尚和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等思想)。
  (三)文本呈现
  在对选文内容的编排加工处理上,我们借鉴中国传统书籍的编排法,在版面安排上设计了“核心领会”(针对能体现核心思想的关键段落和语句,采用行间点评和段后点评的方式进行“核心精讲”,要求学生深入“领会”)、“扫除文字障碍”(针对学生需要,疏通繁难文字,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背景补充”(针对增强学生“前理解”的需要及部分需要解读的典故,补充背景知识)“思维点拨”(针对在思维方式上需要提示说明的内容,加以点拨)以及“导言”(在选文的前面做有吸引力的介绍,确定选文在整个思想体系中的位置及作用)、“结语”(总括性的评价,包括专家的已有定评以及学术界不同的主流观点)等多种方式方法,来应对阅读活动的复杂性,力争以全面而有针对性的结构设计,以准确简练而具启发性的语言,并配有一定的图像与图画,精心配置能够有效地辅助文字叙述的历史图片、图表、地图等,做到图文并茂。把选文内容讲解透彻,分析明白,并有重点地突出语文素养的建构。
  (四)文本表述
  在文本的叙述语言上,从内容到形式都力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尽量避免晦涩艰深的叙述和过于抽象复杂的概念;运用不同字体和字号,使呈现方式尽量多样化:需要重点强调的核心语句内容,选用黑体;一般地叙述阐释语言,选用宋体;旁批及注释,选用楷体;历代评论内容,选用仿宋体等。基本使用平等对话式和启发式的语言表述方式,避免说教式和灌输式,贯彻“逐渐浸润”的教学原则;语言文字尽量简洁、浅显、生动;并大量提供多种辅助性学习参考资料,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五)学习活动设计
  在学习活动的设计安排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努力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在关键地方往往设置带有悬念和思考力的问题及提示,并配有不同文化大家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目的在于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参与型转化,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要的学习过程是“沉浸与体验”(两课时)、“感悟与质疑”(一课时)、“讨论交流”(两课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选文,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自由,并通过具体的讨论安排,创造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空间,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利用网络检索搜集资料,自主交流,自主探究,在对文本的学习、感受、体验、理解、思考中,慢慢悟出中华文化的精神核心与精髓,并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篇选文的示范作用。
  
  【高一(下)诸子百家模块案例B】
  弱水三千,取哪一瓢饮?
  谢海颖
  林语堂曾在他的《论读书》一文中写道:读书的目的在于“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这与建平中学开设模块课的初衷可谓不谋而合。开设诸子百家模块课的目的就是:回望悠悠中华文明,探寻古老文化之根,力图由温故而知新,摒弃现代人浮躁的陋见,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进而涵养出一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万千气象,让心灵不仅丰富阔大,而且超拔俊逸,游于万象之中。
  但是,鲁迅也曾说过:中国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他认为,中国文化犹如一个大染缸,“每一制度,新学术,新名词,传入中国,便如落在黑色染缸,立刻乌黑一团,化为济私助焰之具”。所以面对诸子百家的弱水三千,该取哪一瓢饮,该用怎样的态度面对我们的文化之根,吸收其精华又不被染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站在时代的高度,获取诸子百家之中能转化为现代人的心灵养料的内容;从大文化背景出发,在与西方文化、现代文明的对接中观照、解读中国文化。在教材的取舍上,教师应该当仁不让地承担起筛选的重任,尽量高屋建瓴地引领阅读的方向,把最能体现民族心理积淀的精华传递给学生,让最具有时代感的中学生去沉浸、感悟、思考、审视、反思。
  据此,我设计了《君子与庖丁》一课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
  当今时代可谓是一个物欲蒸腾、幸福感却不断降低的时代,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让人们的精神升华,心灵往往如同笼中困兽一般;整个时代有如绷紧的弦,人与人、国与国、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危机四伏,一触即发。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推崇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个体与群体的和谐共处,这就成为我们编选教材的依据和教学的重点。所以,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感受儒道精髓,解读《论语》中的和谐观和《庄子》的养生观,呵护现代人的焦渴心灵,以期达到林语堂所谓的读书的目的。
  学生的读本可以丰博,而课堂则需要简约,一堂成功的课要如同一颗炮弹,击中学生的心灵,其冲击波还可久久在学习者心中回荡。《论语》中论及君子的言论有近六十条,选择哪些最好?在确定教学内容上我历经了一个痛苦的过程。通读《论语》之后,先筛选出有关君子的内在修养、行为准则、处世方式的十四条成语,可短短的一节课无法容纳,怎么办?我抓住了一个最能体现时代所需的关于和谐的关键词语: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个词语可以担当“开茅塞”炮弹之重任。然后又确定了另外三条论语,分别是《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宪问》:“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借此引导出一种平等相处、尊重差异的多元的现代文明观,反思时代中因为文明和价值观的不同所带来的各种冲突,在以“和”处世的方式中培养一种包容坦荡的心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和而不同”作广泛、深刻的解读也就成为本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
  构成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特点的不仅仅是儒家的进取精神,儒道互补是国人的特质。本堂课就是计划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一个传统国人的人格坐标,所以儒道两家不可有所偏废。那么道家该选什么作为突破口呢?
  中国人有一种生活方式我认为是很明智的——入世做事,出世做人。《庄子·养生主》就是借一个个寓言故事阐明人如何在纷繁的世事中保全自己的心灵,如果说“和谐”是向外寻求一种共处的方式,客观上推动了文明的发展,那么庄子就在告诉我们如何向内寻求一种平衡,让心灵摆脱各种物累,挣脱枷锁,全心于万象之中。
  故而“游刃有余”成为了又一个构成中国知识分子人格修养的关键词。我选择《庖丁解牛》作为突破口,将处于庙堂之高的君子与处于江湖之远的庖丁进行比照。通过对庖丁的“以刀解牛”“以技解牛”“以道解牛”三个境界的分析,感悟“刀”与“牛”的喻意——心灵之刀、世界之牛。体会养生之道:以“无厚”的心灵之刀在纷繁的世界之牛的间隙中游走。“道”很抽象,再借助《养生主》中的另两个小寓言《笼中的野鸡》《养虎的人》,明了游刃有余的必备条件——物外真游、顺其自然。“无厚”,就此没有物欲之累;“有间”,就在于顺其自然。通过这三个寓言故事了解庄子的游世观,在以“游”养生的方式中培养一种超脱自在的胸襟。
  也许,中国人最为理想的境界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在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共处中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在纷繁的万象之中保全自己的心灵,达到精神之自由、人格之独立。这,正是时代的呼唤。
  上海建平中学 200135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