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课例二:讲述故事 探究笔法
作者:徐雪莉
他是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担任过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是一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他写了大量的文化散文,品读秋雨散文,可从散文集《文化苦旅》开始。(幻灯片:《文化苦旅》的封面画)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第一站就是道士塔。(幻灯片:道士塔的图片)
道士塔指的是在莫高窟的大门外的僧人圆寂塔。莫高窟的名气很大,它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洞窟呢?(幻灯片: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莫高窟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庞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宝库”,有彩塑像2100多尊,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这么宝贵而灿烂的艺术宝库却屡遭破坏,其中重要的一段却是毁在了发现他的人的手上。是谁?
生:王圆箓!
师:作者说“我见过他的照片”,那么我们也来看看他的照片。(幻灯片:王圆箓照片)真是一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的人!
他的经历有哪些?
生:农民—道士—不幸当了莫高窟的家—敦煌石窟的罪人。
师:那么,王圆箓何以成了敦煌石窟的罪人?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二部分的第9—11节。(约2分钟)
师:下面,我们来讲故事。请根据刚才所读的内容,讲一段王圆箓在莫高窟的故事。同桌两位同学可以互相交流一下。(约3分钟)
请位同学来讲述一下这段故事。
生1:王道士觉得洞窟里太暗了,想要亮堂一点,于是找来两个帮手把四周精美的壁画刷白;后来又想起自己的道士身份,想在这里塑几个天师和灵官菩萨,于是他砸碎了雕塑,请邻村的泥匠塑了天师和灵官。
师:我们讲的故事和余秋雨讲的故事有怎样的不同?
生2:我们的故事较概括、集中,语言简洁,但缺乏文采,不够好看。
生3:余秋雨的故事语言很有文采,并且将自己的情感、观点融入其中。
生4:我们看余秋雨的故事就像在看电影一样,历历在目,很直观,极有影视文学的效果。
生5:余秋雨讲述故事的时候充分发挥了他的想像,揣摩人物的心理,把一些史料上只是概括叙述的事件写得形象、具体,如:“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
生6:作者其实是通过想像对史料进行了虚构,如:“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了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这样的描写,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们觉得余秋雨就在王道士的身边目击着这里的一切一样。
生7:我觉得作者不仅走进了历史,站在王道士身边目击着现场,并且与他直接对话起来,如:“‘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通过这样的虚拟对话,把自己的痛心、愤怒很好地表达出来了。
师:很好。同学们发现了余秋雨讲述历史故事的一些方法,那就是运用想像对史料进行虚构、描摹历史人物,让读者感觉作者似乎走进了历史目击着现场,并与历史人物直接对话。
但是,我有一个疑问:这是散文不是小说,它是否可以这样进行目击现场似的想像虚构、直接对话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讨论约3分钟)
生8:不可以。因为他这样对史料进行创造性加工,让人误以为这就是历史,信以为真,这样会歪曲历史的。
生9:我认为是可以的。因为他对历史面貌没有做大的改动,而只是虚构了一些细节,事件的大体是真实的,王道士、斯坦因、伯希和等人物都是真实的,不会造成历史的变样。但正是这些想像虚构、直接对话的语言深深地吸引了我们,让我们对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生10:我也认为可以。因为读史料太累、太枯燥了,而读余秋雨的散文则轻松得多,直观得多。他的文笔又极好,让我们大家都爱看。我想这也许就是秋雨散文在当今社会上广泛流行的原因之一吧。
师:大家讨论得非常激烈,观点有同也有异。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著名学者钱钟书的观点吧。钱钟书《管锥编》中说:“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时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相通。”(幻灯片:钱钟书的话)钱钟书认为即使是史家叙事也可以想像虚构、揣摩人物,事实上,《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史学名著之所以蜚声中外,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史学著作可读性强,生动、引人入胜,并使读者产生共鸣。
刚才同学们依据第二部分讲了故事,下面由我来讲一讲第三部分王道士的有关故事吧。
(同学们齐声说“好”!)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王道士发现了藏经洞,然后将文物送交给官员,官员却没有好好保护,于是他从外国冒险家手中接过极少的财物,就让他们运走难以计数的文物。在作者愤怒的质问中,我们感到“一个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作者向我们展示的是被野蛮践踏了的破碎文明。
我讲的故事是否精彩?
生11:还算精彩吧。(学生们大笑)
师:我讲得精彩是因为余秋雨先生写得精彩。接下来,就让我们进一步探究余秋雨是用什么方法讲历史故事的。让我们来交叉读课文,我来读12、14、15节,同学们齐读13、16节。(约2分钟)
我读的段落和同学们读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生12:老师读的段落是以记叙为主,我们读的则是议论抒情为主。作者叙事的线索多次中断,插入了抒情议论,这是夹叙夹议的写法。
师:对。这种把一个完整的事件切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片段的结构便称之为链环结构。这也是余秋雨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这一部分,有的段落却不是夹叙夹议,而是集中议论,让我们一起来看24—28节。看了这些文字,同学们有什么感觉?
生13:恨!
师:是啊,作者说“我好恨”,联系全文来看,作者“恨”谁呢?
生14:恨王道士愚昧无知乃至痴呆,损毁甚至出卖文物;恨昏庸的官僚,没有那副赤肠,没有好好保护祖国的遗产;更恨外国文化强盗,用欺骗的手段掠夺我们的国宝;也恨自己没能拦住车队,即使拦住也不知该驶向哪里,恨“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最终恨的是“存不下几卷经文”的当时的腐败的朝廷!!
师:说得太好了!除了恨,是否还有其他的情感?
生15:还有爱!作者的恨根源于作者的爱。有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热爱,有对我们祖国深沉的爱!俗话说:爱之深,恨之切;恨之切,也显示他爱之深啊!
师:很好,同学们通过研究,总结出了余秋雨讲述历史故事的三种方法:目击现场、直接对话、链环结构,其实这正是他写作散文的主要方法。这三个方法,再配以秋雨独特的诗化的语言,抒发个人的文化感怀,也就基本上构成了秋雨笔法。用这种笔法写成的散文就是在余秋雨的手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文体:大文化散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