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以辩证分析写透议论过程

作者:何贤寿




  写好议论过程,当然不能缺少论证分析,也不能绕过论证的方法。议论过程中,倘若作一些辩证分析,那会论述得透彻得多。
  
  1.对立统一的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也就是矛盾规律,是指一事物与它事物不是绝对统一的,而是存在着内在的差别与对立,即便是同一个事物自身也不是绝对统一的,也是存在着差别与对立。统一以对立为前提,对立又与统一相联系,对立与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
  应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看问题,议论过程就会透彻得多。我们不妨以一些高考满分作文来印证。
  2003年全国卷的高考作文话题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感情与认知,这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起来的双方,又是统一起来的双方,而且感情本身也有亲疏的矛盾关系在里面。遇上这样的话题,在写作过程中就可以用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来分析,使得议论过程具体而透彻。
  为说明问题,笔者选用了湖北考生的一篇满分作文《感时花溅泪》。这篇作文题目很有诗意,用的是杜甫的一句诗,从题目上已经能够看到“感情”与“花”之间在特定的环境里互相依存、互相排斥的关系了。再来看看这篇作文的议论过程。
  我国诗人有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这句诗正说明了景随情迁的道理。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的感情有很大关系。
  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一颗水珠就是水珠。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一颗水珠便可折射出社会、人生。因为诗人富于感情,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同于一般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在“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李清照眼里,她的生活安定、幸福且少受战乱之苦,因此她才会“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然而世事沧桑,后期的她饱受战争流离之苦、丧夫之恨,对于她来说,这时的舟已是“载不动许多愁”。前一舟是幸福愉快的载体,后一舟却成为了愁绪与痛苦的寄托。难道是舟变了么?不,是她的感情变了——物是人非事事休。她对事物的认识抑或对,抑或错,其实本无定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有人说,中国人缔造了月。这话其实并未夸大。在科学上,月只是一块毫无生命和感情的矿石,但中国无数诗人无数美丽的诗篇,却赋予了月亮不朽的生命。在王维的诗中有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白的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优美的诗句,至今细细体味,仍给人口有余香、不绝于耳的感觉。但我们同时也会发现诗人的感情却不尽相同:王维的安适,张继的失意,李白的狂放不羁,苏轼的人世旷远。也正是如此,对于同一事物月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同样,对于其他事物,诗人们也同样有不同的认识,有人喜春,有人悲春;有人伤时,有人感时。感情是对事物认识的一个基点,一个发散源。
  千百年后,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则抒发了一代伟人豁达的胸襟和壮志豪情。他对于“天”这一事物的认识也正是与他的宏大的志向和博大胸怀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人的感情亲疏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便也不同。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感情亲,则对事物爱好,感情疏,则对事物厌倦。其实,这本是见仁见智的。
  这篇作文的论述十分巧妙地着眼于“景随情迁”这一点,也十分巧妙地应用了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景”与“情”这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在这篇作文的特定环境里,“景”与“情”是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互相联结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这样就有了“对一个事物的认识与一个人的感情有很大关系”的问题。在议论中,沙子、月与诗人,舟、天与词人,都贯穿着“景”与“情”的关系。同一事物,不同的人,由于情感不同,产生的认识也不同。这就是一事物与它事物之间的差别与对立。从这篇作文的议论中,还可以看到“同一事物的自身也不是绝对同一的”。分析一下“词人李清照与舟”的关系。同样是“舟”,“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中的“舟”,这是“幸福愉快的载体”;而“载不动许多愁”中的“舟”,却“成为了愁绪与痛苦的寄托”。同是“舟”这个事物也不是绝对同一的,因为词人的感情变了。
  这篇作文论述得如此深刻透彻,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作者恰到好处地应用了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我们很多人都注意到这篇作文在语言上很出色,其实,还应该注意到应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进行分析论证这一重要成功因素。
  要想把议论过程写得深刻透彻,应用对立统一的思想来完成论述过程,应该是得力的一招。
  
  2.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
  
  “现象与本质”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之一,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容实质相互关系的范畴,它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深度和认识过程。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统一的,是辩证的关系。这给我们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方法,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议论文的写作,就是要拨开现象的迷雾,深入到问题的核心去,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分析论证,这样的议论过程才深刻与透彻。
  怎样在议论过程中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展开分析论证,使得这个过程深刻透彻,具体而充实,2004年全国高考海南一位考生的满分作文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篇作文题为《思维,请守住幸福》,从题目上看,思维与幸福有关系,再从“守住”两字来看,发现“幸福”是一种表象,而“思维”才是本质,“幸福”的根本就在于“思维”能否“守住”它。一个好的题目就有了辩证的意蕴了,这当然还不是议论过程的表现,但已经为它进行辩证分析树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表明了一个鲜明的态度。
  下面来看这篇考场作文,并思考这位考生是怎样在议论过程中表现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思想的。
  一枝笔,刚画完前唐的雁落平沙,又滴淌着晚清的紫廖渔歌……
  一杆桅,刚降下暮春的轻烟残月,又升起了霜秋的白荻劲风……
  岁月在轮回,人生在飘逝,我们驾一叶扁舟于江渚之上,寻觅所谓的幸福。
  茫茫中华史,从未忘记幸福的存在。有过去、有现在、还有未来。刘邦是幸福的,因为他胜利了;武则天是幸福的,因为她执政了;杨国忠是幸福的,因为他有权了。然而,项羽是痛苦的,因为他失去了;李氏宗族是痛苦的,因为它遭弃了;李白是痛苦的,因为朝野乱了。于是,时间在追问历史:“何为幸福?”我追着时间在后现代的荒原上呐喊:“幸福在于自己的心!”
  世界万象,无所不有。幸福,只有用心而且懂得去接受的人才能幸福。有些事,就像哈哈镜与平面镜的结合,从这面看,很好看,另一面,丑死了。给一个选择的机会,你是选好看的一面还是丑的一面?幸福在于自己的把握,或者,你对着丑的一面时万般痛苦,忘记了翻过来,于是,幸福与你只是一镜之隔,却隔若汪洋。有些人注定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看这样的镜子会翻看不同的一面,于是,幸福属于了他们。
  贝多芬就是一位懂得看镜子的人。当有人问他是否为失聪而痛苦,他说:“没有,我很幸福!因为我仅仅失去六分之一!”除了耳,我们还有眼、鼻、嘴、手、脚。六分之一,这就是贝多芬幸福的概念。
  幸福,只是“塞翁失马”,要懂“焉知非福”的道理。
  求幸福,有时就要有阿Q的精神。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是一个极具讽刺意义的人。然而,今天的我们,在困境中不妨把阿Q作为一种榜样。原来,阿Q也是幸福的。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