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语文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作者:张彬福
对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爱护,还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像力有关。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备通过白纸黑字,借助头脑中储存的表象,构建形象的能力。因此有很多时候,不宜将教学内容全部直观化。例如学生们在读《小桔灯》的时候,很可能从“那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的描写中,想像作者手提小桔灯走在漆黑的山路上的画面,很美;他们对小桔灯的形状、构造、制作可能会有很多想法,想像的空间很开阔。但是,如果教师用橘子皮做一盏真的小桔灯,用筷子挑着在学生们面前晃来晃去,试想,那种想像的空间还存在吗?学生们对课文内容所产生的好奇和美感还存在吗?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事。还有诸如不恰当地运用影像资料代替学习内容,甚至放弃课文去讨论影像资料等现象都不是很有益于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的。
研究学生是教师的专业要求。就一篇课文的教学来讲,这里介绍下面两种方法。
1.在上课之初设计一个环节,用以了解学生初读的问题,以确认本课的教学目标。例如下面某教师教学《斑羚飞渡》的起始片段:
师:上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刚才发给同学们的课文。先请大家专心致志地默读课文,做一件事情:把你认为应该画一画的地方,画下来,然后我们一起交流。现在开始吧。
(学生默读课文)
师:都看完了吗?好,有哪些同学以前看过这篇课文或类似的故事?
生:有。
师:请你来说说。
生:我以前在报刊上看过。
师:是这篇文章,还是这个故事?
生:就是这个故事。
师:现在再看这个故事,感觉有什么不同么?
生:我当初看没有什么感觉,现在看挺打动人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只老斑羚用死换来了其他羚羊的生命。
师:还有谁看过?
生:我看过的和这个故事大概的意思差不多。说的是老斑羚为了年轻的小羚羊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师:很好啊。刚才我们每个同学都画了自己觉得该画的地方。都画了些什么呢?同桌两个人相互交流一下,说说为什么要画这些内容。
(同桌学生交流)
师:好。下面咱们大家交流交流。谁认为自己的同桌画得特别的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这篇课文的文字对学生来说几乎没有障碍,加上故事内容有较强的震撼力,所以大部分学生初读课文,不仅容易被内容吸引,而且能够基本理解课文的主旨。但这还只是教师上课前的一种主观估计。究竟如何,还要在上课之初作了调查之后才能确认。于是,教师就设计了实录中上课起始阶段的内容,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已知”以及他们对这篇课文的兴趣。让学生圈画自己认为重要的语句,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具体说,在这里是学习阅读,养成良好习惯。请学生“说说同桌什么地方画得好”,既有交流的目的,又有学会欣赏别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暗含其中。而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初读的状况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2.请学生参与教师的备课。学生参与教师的备课活动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从教师方面说,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思维习惯,进而选择切实对学生学习有所帮助的方式方法。从学生方面说,参与教师课前的教学准备工作,本身就是学习,同时还会有一种潜在的成就感。真正为学生的学习设计教学,把学校生活的每一个空间都变成学生学习的平台;教师的每一个教学行为,都服务于学生,成就于学生,那将是多么美好的境界!
三、关于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就阅读教学来说,一篇课文,从哪里入手(第一个环节),对于被称作“艺术”的语文教学来说,是很有讲究的。有人形容:一篇课文就像一块好看的花布,高明的裁缝总是能够就着图案缝制成一件漂亮的衣裳,而他裁下的第一刀,对能不能缝制成一件漂亮的衣裳至关重要。成功的语文教学总是与这“切入”有着重要关系。
1.从题目入手。
另拟题目。教师请学生为课文重新拟定一个题目,并且说出理由。例如上《变色龙》一课,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给课文拟定了这样一些题目:一个看风使舵的人;变化多端的人;多变的人;两面人等等。我们都很清楚,学生为课文重新拟定的题目是很难超过原作的题目的。这只不过是一种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手段而已——学生要在整体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才能提出自拟的题目;说明所拟定题目的理由,正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在教师方面,通过学生所拟定的题目和陈述的理由,可以了解他们初读的水平,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这是一举多得的办法。待这一步工作完成以后,教师顺势提出问题:刚才同学们给课文重新拟定了不少题目,但作者为什么却要用“变色龙”作题目呢?教学自然而然地进入精读阶段,而且学生兴致很高。
添加题目。包括副标题和在原题上添加修饰限制成分。例如让学生给《海燕》一课添加副标题。学生添加的副标题有:——勇敢的斗士;——渴望暴风雨的勇士;——迎接暴风雨的先驱者;——胜利的预言家;——革命的先驱者,等等。又如教读《中国石拱桥》,老师让学生通读课文以后,在题目前面加上修饰限制成分,成为“……的中国石拱桥”。学生们添加的有:(美丽的)中国石拱桥;(坚固的)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中国石拱桥;(世界著名的)中国石拱桥;(多姿多样的)中国石拱桥;(有优良传统的)中国石拱桥,等等(《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载《中学语文教学》,1998.4-5期)。添加副标题或修饰限制成分,只是一种手段,引导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才是目的;有了这个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就能够进行深入的阅读。
从课文题目设问。教学课文《女兵墓》时,教师先请学生从题目上提出一些问题或推测课文中会写到什么,于是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和猜想:女兵是谁?女兵墓在哪里?女兵是怎样牺牲的,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女兵是个什么样的人?她的墓是什么样的?谁为她建的墓?学生所以能够提出这些问题,因为他们的头脑中有相应的已知。而他们并不知课文内容,如果这时让他们读课文去印证自己的猜想,那种阅读的快感是不寻常的。更重要的作用还在于这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题目入手进行阅读指导,往往有纲举目张的效果。它可以有效地使学生达到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目的,而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是阅读教学初始阶段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教师也会由此了解学生阅读的“起点”。
2.从圈点批画入手。这是最简洁最朴实,也是最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让学生默读课文(尤其是高中学生),画出文中自己认为重要的语句(如不懂的语句,有深层含义的语句,一段话中的关键语句等),然后大家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对应该圈画什么给以指导,学生在其他同伴的作用下,久而久之学会画“重点”语句,阅读能力就渐渐提高了。
语文教学设计有很多内容尚待我们进一步研究,例如:怎样确认设计是成功的?这就是一个既重要又困难的课题。这把度量的“尺子”不清楚,语文教学设计就难以真正理论化,也难以推进教学实践的发展,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又必须与实践同步。结论: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积累,逐步建立起语文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北京教育学院 1000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