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说明文”阅读——一种必须推倒重来的阅读教学观

作者:董水龙




  15.文章多处运用比喻说明的方法。下列比喻分别具有什么作用?(4分)
  ①(病毒)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②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2004年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13.“远远望去,宛如一群雪白肥壮的大狮子……原来这是一座宣石假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长沙市2004年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
  看看,我们考的是些什么货色?多么美妙的语言,就给这“说明方法”败坏了阅读文本的胃口!而且,作为成年人的你,是这样阅读科技类文本的吗?请问,说明方法对我们阅读和写作科学作品究竟能起到什么帮助作用?就笔者而言,读书将近三十年,“说明方法”这东西,非但一点帮助没有,而且还造成了错误阅读信息对自己思维畅通的堵塞。
  笔者认为,说明文其实是一种并不存在的文体,是以前的语文教学专家们生造出来的。所以,对依照常规划分的事理性说明文和事物性说明文的语文知识,应该进行重新定位,“说明文”这个概念应该从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消失,而代之以“科学作品”或者叫做“科学文本”,并且再加以适当细化。请各位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在读完后判断是不是属于“说明文”:
  在教师问卷中,对于“您认为在中小学做教师是一项职业、专业、事业”的问题,表示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项职业来干的占50.2%,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项专业干的占3.1%,把教师工作当作一项事业干的占46.8%。从上海、湖南、宁夏三个不同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越是发达地区教师的事业感越强,越是贫困地区教师的职业感越强。但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教师均缺少专业感,缺乏专业意识(见图表一)。从不同教龄阶段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认知情况分析,刚工作的青年教师和教龄在20年以上的老教师的事业感强,教龄在6到20年之间的中青年教师的职业感强,而青年教师的专业意识比老教师强烈(见表二)。

  语文老师们都会认定,这段文字是典型的“说明文”,并且能熟练地说,它用了画图表、列数字、作比较三种说明方法,谁还不知!但是且慢,这段文字不是来自我们所谓的“说明文”,而是来自一篇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该属于原创性的科学作品,从文体上应该属于论说文范畴。所以以上的这段文字是在分析论证,而不是在“说明”。所以才有学者认为,世界上没有所谓“说明”这种独立的表达方式,它是我们以前的语文教学权威生造出来的,“说明”实际上就是分析和论证。比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上中的《向沙漠进军》《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大自然的语言》和高中老教科书的《泡桐——一个好树种》《人类的出现》等都是科普作品,是“说明文”,但它们都属于“说服性”一类的作品。想要说服别人,没有论证行吗?
  比如《泡桐——一个好树种》,很明显,泡桐树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并不是一种好树种,如果让你选择喜欢泡桐还是楠木,我想没有多少人会选择泡桐,一定选择楠木。但作者却用这样的题目,这就要讲出泡桐的好处来,才能说服别人,让别人接受作者的观点。为此,作者从生长速度快、分布广、材质好、用途多、适合四旁绿化和成片造林、叶花可做肥料和饲料、可做药、净化空气等许多方面加以论证,证明泡桐的确是个好树种,才终于使人信服,同意作者泡桐是一个好树种的观点。《向沙漠进军》则是想要告诉人们,沙漠是可以被征服的。因为有历史以来,只有沙进人退,从来没有人进沙退的事,所以也要进行论证,否则就不能说服别人。可见这些“说明文”最要紧的不是“说明”,而是论证,通过论述使人信服,这才是科普作品最要紧处。
  前文已经说过,语文应该教给学生一生都有用的东西。因此,如果我们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指导,那么我们以前认定的所谓“说明文”就需要重新构建一种阅读观,以及由这种阅读观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阅读知识。那么,怎么重构关于这类“科学作品”的阅读观呢?
  首先,我们不能再用“说明文”这个概念,而是代之以“科学作品”,因为“说明顺序、说明文结构和说明方法”之类的无效知识,已经对我们阅读和写作科学作品起到了负面作用。科学作品可以分为这样两类:原创性科学报告(包括科学论文),还有就是科普作品。《一次大型泥石流》是我们高中语文教科书的“说明文”传统名篇,我不清楚现在的高中语文教科书是否还保留着它。其实此文不是科普作品,而是一篇科学考察报告,是记叙性的作品,是对一个发生过的事实的“忠实”记录。可惜我们以前的教科书都把它归入到属于科普作品类的“说明文”这个错误的概念里面,没有把它们加以区别。
  其次,有语文教学研究专家认为,科学作品可以细分为三类:纯科学作品、准科学作品和泛科学作品。纯科学作品就是描述自然科学的,是描述人们通过研究所揭示的自然规律或原理,《一次大型泥石流》就是这类作品。泛科学作品就是指社会科学类作品,这些学科在理论上主要追求逻辑自恰,作品在确定性和严密性上无法与自然科学作品比肩,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中的《桥之美》和《说“屏”》,两文都是在谈论他们自己认可的美学观点。泛科学作品主要就是指科普作品,我们以前和现在的语文课本中的作品大多是这类作品。
  为语文课中的科学作品教学提供正确的知识和方法已经十分紧迫。因为我们当今的大学生不会写科学报告和科学论文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比较严峻的普遍现状。另外,根据专家研究,在我国当代科普领域,科普文章的文字要么甚至朴素到连语句都不通顺的情况普遍出现,要么就是辞藻的堆积得忘记了文章要叙述什么。科学文明的承传主要是通过语言文本来延续,如果连叙述清楚明白都做不到,那么承传将成为一句空话。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中阅读科学作品时要做好的工作。
  虽然,“科学作品”的阅读,不仅仅是语文课上才有,但要使语言明白晓畅,即会读又会写,则是我们语文的主要责任。在我们的语文教科书里,我们不但要有科普作品,我们更应该有科学论文和科学报告类的纯科学文本引入,同时把“说明文”之类的无用知识赶出语文教学的阵地,真正让科学得以张扬,也只有这样,科学和人文才得以一起张扬。
  
  ①李海林《论语文教材的“语文性”问题》,《教师之友》,2005.1
  ②王荣生《两个课例评议》,《语文学习》,2004.4
  ③董水龙《说明文——一种并不存在的文体》,《语文教学之友》,2005.5
  ④徐江《语文问题说——三续“另一种声音”》,《语文学习》,2004.9
  ⑤余彤辉《也谈“创造性阅读”》,《中学语文教学》,2005.5
  ⑥孔庆东《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中学语文教学》,2005.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