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也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

作者:石义堂




  三、“整体感知”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审美过程,既需要感性的直观再现,也不排斥理性分析。
  蒋培坤先生在他的《审美活动论纲》一书中把艺术审美欣赏的过程分为观、品、悟三个阶段。就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来说,同样可以从这三个阶段去把握。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过程中,文本内容和形式的各个层面是随着阅读主体诸心理功能的逐步调动及其主动性的逐步发挥而由浅入深地渐次展现出来的,在此过程中,作品各层次的展现与阅读主体相应的心理功能活动是同步发生的。在阅读欣赏的第一阶段,即观的阶段,主要表现为阅读主体对作品感性存在的整体直观把握,在此过程中,感知、记忆、表象等心理因素发挥着巨大作用;在阅读欣赏的第二阶段,即品的阶段,主要表现为阅读主体对作品中表现的形象的解读和体会。在此过程中,阅读主体需要根据自身的审美前结构(包括生活阅历、知识积累和艺术素养等)来丰富作品的形象,进行审美再理解和再创造,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指这种现象。在此过程中,是想象和情感统帅一切,正是由于想象力的驰骋和情感的移入与共鸣,才导致了阅读理解中的“物我同一”的境界;在阅读欣赏的第三阶段,即悟的阶段,主要表现为阅读主体在对作品整体理解、体验基础上的理性思考,它是主体入于其中又出于其外,站在一定的制高点上的逻辑思维和理性直觉活动。由于文学作品阅读欣赏中的情感反应与主体的评价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它必然伴随着一定的认知和理性思考过程,这也就决定了由情感的接受到理智的认同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所以,“整体感知”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审美过程,既需要感性的直观再现,也不排斥理性分析。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朱自清先生的《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国文教学》,开明书店民国三十七年十一月四版),使我对这一问题的困惑顿生拨云见日之感。朱先生在此文中写道:“教师的讲解一向在国文训练里占着重要的部分。有些人觉得国文教师的讲解太琐细些;学生只被动地听着,不需要什么工作,似乎得不到实在的益处。这该分两层讨论。第一,我觉得课文应该分析的咀嚼‘讲解’若是这个意义,似乎正应该详尽些……第二,……其实欣赏就在正确的、透明的了解之中。欣赏并不是给课文加上‘好’‘美’‘雅’‘神妙’‘豪放’‘婉约’‘温柔敦厚’一类抽象的、多义的评语,就算数的;得从词汇和比喻的选择,章句和全篇的组织,以及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去体会,去领略,才是切实的受用。这和了解是分不开的。”原来,著名的文学大师也是这样看重讲解和分析的。了解了这一点,我们的语文教师们或许就不会再在面对“讲解、分析”的时候那么“噤若寒蝉”了吧。
  四、“整体感知”的运用与文体类型和文章特点有密切关系。
  关于这一点,王荣生老师在他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03页)中有着精辟的论述,兹录于下:
  (1)古代的韵文以及写景抒情的小品文,大致适用于“整体感知(把握)”。
  (2)现代的科技文,议论文,绝不适宜“整体感知(把握)”,必须用西方意义上的“理性分析”的解读方式。
  (3)现代的文学作品、国外的文学作品,是否适用,应该取决于文本自身的特性(即文本对隐含读者的预设),不能一概而论。
  (4)由于字句的生疏(即:文本在易读性测试中得分较低)、由于背景的隔膜,学生做不到通畅阅读的文本,或者在达不到通畅阅读的时段,无论是古是今、文学或文章,都不适宜(也不可能)“整体感知(把握)”。
  在这里,王老师除了从文章类别及其特点出发对各类文体与“整体感知”阅读方式的适切性进行了阐述之外,他提出的第四点还可以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发:不论阅读什么文体的作品,只有在做到熟练阅读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整体感知”,这里没有捷径可走。那些简单地认为通过“整体感知”就可以“事半功倍”,解决阅读教学中的一切问题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以上是我对于“整体感知”的几点“感知”,供你参考。
  即祝
  教安!
  石义堂
  2005年9月5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