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怎样评判一节语文课
作者:金荷华
3.客观对待“自主探究”与“课时任务”的矛盾。改变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后,疑问明显多了,问题的质量也会提高,有的问题还很棘手,讨论的时间也就长了,于是往往完成不了当堂教学任务。解决上述矛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明白不是课课、时时都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灵活运用,必要的呈现、讲解,教师尽可大胆去做。其次,对那些始料未及的问题,教师要快速进行梳理,作出反应,或纳入,或舍弃,或作为课后作业处理;不必拐弯抹角,搞迂回战术,浪费时间;当然,教师的语言要机智幽默,不可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第三,教师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胸怀和境界,勇于在学生面前袒露自己的不足。第四,要解放思想,与其面面俱到、隔靴搔痒,不如突出重点、不及其余。
例如江苏高中新课程实验课例《金岳霖先生》(汪曾祺)、《亡人逸事》(孙犁),课堂设计为两大环节:其一,建构细节之美及赏析的方法,师生概括出语言、动作、情态、肖像几个角度;其二,赏析两篇课文的细节之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以上几个角度找出两文中的细节描写,并进行欣赏。这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的第四个专题“慢慢走,欣赏啊”中的两篇文章,执教者根据高中新课程“模块”“专题”的特点,采用“捆绑”式教学模式,将两篇回忆性散文放在一节课中,贯通起来阅读,抽取两文的共同点“细节描写”来集中研习,突出了“学会鉴赏意境美、细节美、情节美、环境美和人物性格美”的专题教学目标。至于两文在选材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方面的各自特色,则不在课堂上研究。
总之,盲目无序、少慢差费的课,是要彻底摒弃的课;而有特色、有创新、有突破的课,是瑕不掩瑜的课。
三、“问题意识”与“伪问题设计”
素质教育要求改变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语文教育既是标准的、统一的、具有一定理性的教育,又是多样的、个性化的、更具感性的教育。因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注意激趣、质疑和引导学生发现、创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例如《荆轲刺秦王》可谓传统名篇力作,其故事情节及荆轲形象意义,不难为学生接受。但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很多。比如,(1)文中荆轲自己解释刺杀秦王失败的原因:“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可是在有关诗文中却称荆轲不成功,与其剑术不精有关,请根据课文的情节描写来判断荆轲说法有无真实性;(2)荆轲究竟是救国于危难之际的英雄,还是“为知己者死”的封建之“士”?抑或为施行暗杀手段的恐怖分子?结合课文及相关历史资料,谈谈你的看法。这样的教学环节设计,体现了从新课程的发展目标定位:即落实“思考·领悟”的目标,应该立足于对文本语言的品味,从而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和批判性。又如元代散曲杰作《高祖还乡》(睢景臣)可谓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的“新奇”力作。教学时如果从究“新”探“奇”切入课文学习,应该算是“抓住了牛鼻子”。但是仅仅理解作品本身的“新奇”还不够,毕竟作品是时代的产物,睢景臣的观点并非历史“定论”。一代帝王汉高祖,英雄乎?无赖乎?抑或瑕瑜互见乎?其千秋功罪任评说。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广泛搜集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把自己对刘邦的看法在课堂上“一吐为快”。让问题成为课堂教学的纽带,使问题意识的培养,成为素质教育课堂的灵魂;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与作者的心灵世界沟通,与教材编者的意图对话;又能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文本,在“应用·拓展”过程中,努力达到“发现、创新”的高度。这样可以使学生在鉴赏领悟中,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例如教学《鸿门宴》设计探究问题:有人说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表现了项羽的“妇人之仁”,而苏轼却认为表现了项羽的“君子之度”,对此你怎么看?可见,没有问题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问题”,指教师的设疑、启疑、答疑和学生的怀疑、质疑、解疑等);有结果无过程,有学习无思考,重学会轻会学,重继承轻创新的课,是严重违背新课程精神实质的课。
但是,追求问题意识,要提高问题设计的价值,尤其是设计探究性问题的时候,要防止和杜绝“伪问题”。过去有人教学毛泽东的一首诗《送瘟神》,针对“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诗句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同学们,春风杨柳多少条啊?(生齐答“万千条”);“六亿神州怎么尧的呀?”(生齐答“尽舜尧”)——“这是提倡“启发式”课堂教学背景下出现的一个堪称“伪问题设计”的“经典”例子。如今虽然不至于再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但类似于伪问题的设计并不是没有。例如研究性学习课例《我的叔叔于勒》研究性问题之一:“于勒是流氓无赖,还是正直、有良心的人?”(高占魁主编《语文新课程研究性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从形式上考虑,此类问题的答案有三种可能:其一为前者“是流氓无赖”;其二为后者“是正直、有良心的人”;其三为前后兼而有之。但本题不可能是第三种情况,因为自相矛盾。而该问题师生研究的结果却既不是前者,也不是后者,而是“他有行为不正的地方,却也有正直、有良心的一面”。因此,该问题应该改为:“于勒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同意‘流氓无赖’或‘正直、有良心的一个人’的说法吗?”否则容易误导学生思维定势。
在旧版语文教科书“思考和练习”中,经常出现一些预设判断先行,武断地牵引学生认同成人或者编者的解读之类的问题设计。例如:试比较下边每组句子里两个句子的句式,体会课文中用(1)这样的句式,表达效果为什么更好些?(1995年“人教版”高中第二册《包身工》)
(1)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2)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蓬着头,赤着脚,一边扣着纽扣。
(1)长方形的用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小巷划成狭长的两块。(2)一条水门汀的小巷,把长方形的用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划成狭长的两块。
诸如此类的问题设计,与伪问题设计在本质上无多大区别。因为学生针对该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其任务就是要认同编者的结论,或按照这个结论去理解文本,这样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岂不成了一场游戏!其实,从遵循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和尊重学生主体性需要来看,上述两组句子,用句式(2)也未尝不可,何故非要让学生的思维与作家的完全一致呢?
新课程实验教科书,在问题设计上则避免了这种现象,注意体现新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对文本语言发表独到见解。如“语文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第三册《山地回忆》第三题:“一个标点符号不同往往会造成不一样的表达效果。……‘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这7个动词之间若用顿号,在表达效果、节奏和语气上与用逗号有什么区别?从这7个动词中,你能想象出课文中那个女孩子劳动的情景吗?”又如其第五册《神游物外(〈庄子〉节选)》第五题,通过援引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对庄子和惠子的濠梁之辩除了从语言学、哲学方面去观察,“你觉得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去观察?你自己有什么看法?”上述两例分别为教材课后的“理解·鉴赏”和“拓展·应用”两个栏目练习的设计,在内容上既有理解与鉴赏的基本学习目标,又有拓展思维、深入探究的进一步要求,并且简明扼要,层次清楚。
问题意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师生的质疑,具有先导性、好奇性、潜在性和深刻性,它标志着一个人思维的品质。师生只有有了真正的问题意识,才能发现问题、生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规律性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显然,那种肤浅、琐碎、多而滥的,学生不需要深刻思考就发出“是”或“不是”、“对”或“不对”的“满堂问”的课,不是具有问题意识的课;投石击破水底天、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设计”,才具有点燃思想火花、撞击思维闸门的功效。
新课程确立了“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和原则。因此评价课堂教学,应该坚持“以学论教”的理念,即通过关注学生“学”的状况,来判断教师“教”的质量。充分发挥评课的积极作用,能更好地促进教师完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①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②教育部基教司《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 2100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