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点击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作者:陈玉成
以上这些陈旧的作文教学观念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学生对作文产生厌倦甚至畏惧的情绪。学生常有“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之叹。学生作文时东拉西扯、搜肠刮肚,作文变成了“挤”文。表达的感情是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揉造作。
二、作文教学环境封闭
落后陈旧的作文教学观念使本来生动活泼的高中作文教学自我封闭起来,变得凝固化、静态化。高中学生积极鲜活的思维受到了无情的扼杀。高考指挥棒成了高中作文教学的金科玉律。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就成了教和学的主旋律。加之长期以来,人们把语文学科知识化、公式化,把各种文体写作程式化,学生为了掌握各种“知识”,只好整天钻进书本。空间的狭窄、生活的闭塞,使学生的情感之源干涸,成为精彩生活中的贫乏者。脱离了火热的时代和多彩的生活,写出的文章难免干瘪乏味、缺少灵气。刘锡庆教授说:“生活单薄,思想贫弱,不善于观察,不长于想象,缺乏‘发现’的能力,这对于‘写作’来说,的确是致命的缺欠,是‘先天’的不足,是极大的不幸!我们的‘头脑’本来是可以对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做出完整、准确、生动的反映的,但是,你切断或削弱了‘客体’和‘主体’在认识上的联系,那么,你‘反映’什么?又怎么能做到完整、准确、生动的反映呢?”⑨狭小窒息的写作空间、静态封闭的教学体系,使得学生思想僵化、文思枯竭、文章乏味,体现不出生活的亮色和人生的曲折美丽。
三、作文教学目标有偏差
作文教学目标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即他们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表达与交流”部分这样表述: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以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应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加工,汇编成册,回顾和交流学习成果。还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自己的文稿,学习用计算机进行文稿编辑、版面设计,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
应该说整个中学阶段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实用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并不离谱。但是,目前有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上偏离了这个标准,常常用成人的写作甚至作家的创作来要求学生,人为地拔高要求。如:在作文内容上,从要求“内容具体”,变为要求“内容充实”“选材典型”“材料新颖且与众不同”;在立意上,从要求“中心明确”,上升为要求“中心突出”“思想深刻”“有新意”“在认识上有突破”;在表达上,不只要求“条理清楚”,而且要求“结构严谨”;在语言上,本来要求“文字通顺”,而今加码要求为“语言流畅”“语言生动”,甚至写作技巧也提出要求。这实质是混淆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不同,混淆了写作基础教学与文艺创作的不同。这种“高标准”坚持不懈的要求,等于是在无休止地折磨学生。使绝大多数学生不仅体会不到成功的乐趣,反而陷入苦恼、厌倦作文的境地。
而且,在“应试教育”的阴影笼罩下,作文训练跟着考试指挥棒转。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它要人为地拉开差距以便于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将作文教学目标定位于升学考试,考哪一类题型则练哪一类作文,其结果必然欲速不达。而且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阅卷的要求居高不下,据江苏省2000年高考评卷统计,全省54分(满分60分)以上者仅200篇,全省考生有25万之多,相当于20多个教学班才出一篇一类卷。2004年全省有40.6万考生,作文获得满分的才十几位。这一方面说明了当今中学生作文水平不高,但也不能否认高考作文评分要求不切合中学作文的实际。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同样,作文教学的目标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从素质教育出发,培养和形成高中学生的作文素质应是高中作文教学的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传授写作知识—培养写作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其中培养写作能力是关键。能力是知识、智力和技能三位一体的“合金”。⑩以培养写作能力为中心,前启写作知识,后联发展智力,达到培养人的目的,这样高中作文教学就能走上“信息高速公路”,高中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综上所述,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与时代的要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弥补、消除这种反差的唯一办法就是寻求科学合理的理论来指导高中作文教学的研究。
①刘锡庆《郑北京爆破作文·序》
②李洪义、李贵田《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及其对策》,《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1
③张葆真《抓好课外阅读,提高写作水平》,《语文月刊》,2000.6
④陈军《作文价值论》,《语文建设》,2002.5
⑤熊成钢《中学语文教学应训练直觉思维以培养语感》,《天津师大学报》社科版,1997.4
⑥⑦⑧维果斯基著,李维译《思维与语言》,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第7、5、10、17页。
⑨刘锡庆《基础写作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12,第24页。
⑩韦志成《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11,第13页。
江苏宿迁市实验学校 2238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