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2期

点击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作者:陈玉成




  赵谦翔老师有一次给高中的同学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作文乐(苦)。几十名同学,没有几个人写“作文乐”,多数人都倾诉了作文之苦。这种感觉也可能是全体高中学生的“共识”。
  “‘作文’的确很难‘教’。可以教的是知识,是方法,是技巧,而这些虽然有益,但对作文来说并不起关键作用,起作用的倒是诸般‘能力’:观察、体验、思考、表达、语言等。它们综合起来,形成一种运用文字媒介,熟练地进行‘表情达意’的那种写作能力(由‘构思’一直到‘行文’‘修改’)——而它只能由写作‘主体’经过反复地刻苦历练才能获得,它是不能由老师直接传授的。再说,像才情、禀赋、灵气等等,就更加没法‘教’了。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作文’之难,怕也就难在这里。”①
  刘锡庆教授的这段话恰如其分地道出了目前作文教学之难。写作文之苦,教作文之难,也便形成了目前的作文教学现状。
  目前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作文教学观念陈旧
  
  李洪义、李贵田在《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及其对策》一文中把教学观念的陈旧概括为:五个“偏重”、五个“忽视”。②本人把作文教学观念的陈旧具体概括为:
  
  1.偏重阅读,轻视作文。
  多年来,重读轻写,作文教学长期处于附庸地位,这是总“病根”。我国从“五四”以后,直至今日,占主导地位的语文教学指导思想是“以读带写,读写结合”,说白了就是“以阅读为本位”。语文课本唯有阅读教材而无系统的作文教材。(新编课本有了“写作与口语交际”,但明显地仍处于附庸地位)语文周课时虽多,但绝大部分课时为阅读所占。(多数学校每周安排2节作文课,有时还被阅读挤到课外)语文考试除毕业、升学考试外,一般校内平时的测验也以考阅读为主。作文教学时间少,作文训练严重不足,大纲规定的作文篇数,也常常不能完成。有实验证明,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应有30万字的写作量,其作文能力才能“过关”。而现在是每两周一次作文,每学期7—8次。初、高中六年下来,估计作文80次,字数8万左右。作文训练的“质”姑且不说,就以训练的“量”而言,与“过关”要求相比,明显不足。作文教学遭冷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受作为教学“指挥棒”的高考的不良影响。学校领导与教师们似乎普遍认为,在高考中,作文拉不开分数,为功利计,花力气抓作文得不偿失,尤其到了毕业学年,师生投入作文教与学的时间极为有限。升学考试的竞争日益加剧,作文备受冷落的遭遇尤甚。
  
  2.偏重“表现”,忽视“吸收”;偏重技能,忽视修养。
  写作水平的提高,固然离不开不间断的写作实践,但仅靠写作实践还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如同一个人,要提高其身体素质仅靠体育锻炼是不行的,还需要增加营养。只注重“表现”而忽视“吸收”,学生容易患上“营养缺乏症”。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大多把精力放在命题立意和文章的选材上。大讲特讲立意要如何准确、新颖,选材要怎样的具有时代气息。殊不知,文章立意深刻与否,关键应取决于写作主体——学生的思想认识程度的深浅。可以说,没有认识水平的提高,就没有立意能力的提高。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思想则是写作的灵魂。学生作文立意不高,“究其根源不是写作本身的原因”,更不是一个纯技能的问题,“关键在于作者的思想情操的高度,也就是人文素养水平”。③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也常常看到这种现象:教师毫不顾及学生的生活积累与主观体验,毫无休止地对学生进行“具体细致”的程序化指导。对物的描写可以从形状、颜色、重量、气味、大小、用途等方面展开;对于人的描写可以从神态、表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展开;描述事情的记叙可以是起因-经过-结果,时间、地点、人物的要素不能漏掉;对于一个事物的观察可以是由整体到局部、由外到里、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前到后;对于一种行为可以用一系列动词:拿、拨、放(打电话),拉、踩、蹬(骑电动马),因为据说这是从鲁迅《药》中写康大叔的一组动词套来的;甚至人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有相应的神态、表情、动作、语言;文章的思路也有顺序——先写、后写、再写、接着写、最后写,中间还要使用“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等词语连接。这种训练,与学生每天经验的、感性的、真实的、个体的生活相去甚远。学生的文章千篇一律,好像是一个窑里烧出的规格统一的红砖。
  作文教学搞成了作文技术培训。一些作文法的书刊总是强调“方术”,《论据手册》《作文宝典》《考场夺魁》《作文快速构思法》之类的作文指导书刊充斥书架。一些作文教学课总打着“作文怎样写”的旗号给学生以程式。“其实,‘方法’是很难教会的。”④虽然从文章学来看诸如开篇结尾、谋篇布局等技能训练不可丢弃,但是,作文是记录人的思想、情感的载体,是有血有肉、有鲜活灵性的有情之物,如果训练时只注意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而忽略人的教育,忽视个体的“需求”,那么,这种观念势必将作文教学引入旁门左道,作文也便成了“编文”,甚至养成抄袭的恶习。
  
  3.偏重命题,忽视“需求”;偏重“最佳”,忽视个性。
  不少语文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出什么题目,而很少去研究学生想写什么题目。每次作文评讲只是选择那些少之又少的好一点的作文,大部分学生的作文被打入“冷宫”。长此以往,学生便对作文望而生厌、谈而色变。
  忽视个性,导致教者把个人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其结果是迫使学生就别人的认识而作文,缺少自己的见解,写出的文章是千篇一律、众口一词。
  4.偏重语言,忽视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虽然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上,有语言决定论、思维决定论以及语言和思维统一论,并且学术界还没有定论哪种是科学的,但是,高中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偏重语言训练忽视思维培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熊成钢教授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呼吁“语文教学应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⑤
  我们知道,“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结合体。它外显为以听说读写为系统的语文技能或语文能力,而内隐为一种思维能力。过去,我们往往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而死板地抠字、词、句、篇、章的分析,学生的语文能力照样提不高,这说明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训练是不行的;现在,“创造教育”“互动式教学”等成为了教学流行语,但又常常表现出失去了语文姓“语”的学科特色,这说明失去了“语言”这个“抓手”,思维训练就生不了根。作文教学也是这样,既要树立思维和语言训练为核心的观念,又要把对二者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同样知道,思维是人脑对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应,语言是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思维,是人的“内部语言”;语言,是“外部的思维”。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影响到他的言语能力的优劣:概念模糊,用词就不准确;思维缺乏条理性,说话就颠三倒四,层次混乱;思维缺乏严密性,表现为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或者上下文不贯通,缺乏照应;思维方法片面,表现为说过头话,强词夺理、不能自圆其说等等。“儿童往往难以学会一个新词,原因不在词的发音,而是由于该词所指的概念。无论何时,只要概念成熟,一个词便能学到手。”⑥同时,“思维不是在言语中表现出来的,而是在言语中实现出来的”⑦。因此,尽管“思维的发展与言语的发展并不对应,它们的两条发展曲线是交叉的”,但是“没有思维的言语不是言语,没有言语的思维也不存在。言语和思维,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是同时发展起来的”⑧。维果斯基的理论,为“同步”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提供了科学依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