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NAEP阅读评价体系述评

作者:于 燕




  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价(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简称NAEP),是美国国内一项连续、长期的中小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它的建立旨在向美国公众报告学生在不同学科的教育进展状况。其中的阅读评价自1992年始已进行过多次,该评价体系可以比较全面、深刻地检测出美国中小学生实际的阅读能力。笔者认为,NAEP的阅读评价体系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是对有效评价我国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NAEP阅读评价体系述要
  
  1963年,担任美国教育专员的弗朗西斯•凯普尔针对美国缺乏有关学生学业成绩方面信息的状况,呼吁建立全国性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并邀请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泰勒参与。针对这一举措,当时有人认为,这“是企图扩张联邦政府在州和地方教育上的权力,甚至是企图建立全国统一课程”;“一些有影响的教育组织如美国学校管理协会(AASA)等,担心评价结果会用来做不正当和有害的比较,因此强烈反对从各州收集评价材料并把评价结果发放给各州”。因为多方的反对,整个评价体系的研制工作时断时续。20世纪70年代,有些州在NAEP的技术支持下发展了自己的阅读评价体系,而NAEP的阅读评价则始于1992年对公立学校4年级学生进行的州立层面的评价。2001年出台的《美国中小学教育法案》确定:NAEP全国评价和州评价至少每隔2年对4年级、8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NAEP全国评价必须(NAEP州评价可以)定期对12年级的学生进行。自1992年起,NAEP阅读评价已进行了七次(1992,1994,1998,2000,2002、2003、2005年),评价体系日臻完善。
  NAEP阅读评价体系,主要由评价框架、评价实施两部分组成。现作扼要介绍:
  (一)评价框架
  NAEP的阅读评价框架,集中了与阅读教育相关的很多个人、团体的观点。NAEP认为阅读时读者、文本以及阅读目的三者是互动的,是动态的互相影响的:每一个读者都会将先前的阅读经验(对流派的认识,对文章的结构、写作技巧、策略的理解)带到当前的阅读中;读者如何理解文本与文本类型有关;阅读目的影响阅读理解的过程,影响阅读策略、技巧的使用,影响个人已有知识与文本内容相联系的程度。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三种不同的阅读情境:为获得文学体验而阅读、为获取信息而阅读和为完成任务而阅读。主要考查四个方面:整体感知、形成解释、联系自身、作出评价。这三种情境、四个方面是NAEP阅读评价的基本构架,也是进行阅读评价的基础。
  1.阅读评价的三种情境
  (1)为获取文学体验而阅读
  这一情境是指读者通过阅读文学性文本,来探索其中的主题、事件、情节、背景、人物行为和语言。相关的文本包括小说、短篇故事、诗歌、戏剧、传说、传记、神话和民间故事等。为获取文学体验而阅读时,读者思考作者的观点、揣摩作品中的角色、品味故事的语言和结构,依据自己的经历和已有知识推测故事发展、想象故事场景、分析人物行为。
  (2)为获取信息而阅读
  这一情境是指通过阅读信息性文本获得有用的信息。相关的文本通常是杂志、报纸、教科书、论文和演讲稿等。信息性文本与文学性文本不同点在于文本的组织形式和信息呈现的方式。信息性文本由主题及相关的细节组成,而文学性文本是以故事、诗歌或戏剧的结构呈现。信息性文本为了标示出重要的信息可能使用黑体的标题、表格、图例等。
  为获取信息而阅读时,读者带着特定的目的进行阅读,比如,在浏览杂志上的文章时找到需要的信息、解释某个问题或是大概地了解它说了些什么。读者需要了解文本类型及其组织形式(比如:说明的顺序和说明方法;论点、论据和论证等)。阅读信息性文本的指向与阅读文学性文本不同,此时读者的主要任务是从中获取信息,所以他们可能会选择所需部分进行阅读,而不是从头读到尾。
  (3)为完成任务而阅读
  这一情境是指读者通过阅读汽车或火车时刻表、课程表、游戏式维修说明书、税务表格(限12年级)、地图等掌握信息,并对信息加以运用。相关的文本包括图表、选举者注册资料等。为完成任务而阅读时,读者根据阅读目的及对文本结构的了解来指导自己选择、理解、应用信息。读者目的明确,就是找寻信息然后做事。读者需要运用信息而不仅仅是理解信息。在读这种类型的作品时,读者不是像在为获取文学体验而阅读那种情境下那样享受文章的风格与思想。
  NAEP的三种情境彼此不是孤立的,比如说,读者可能为了获得文学体验或为了提取信息而阅读历史类文本。然而,情境间存在差异。不同的情境影响理解的过程,影响读者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和技巧,也影响着读者已有的认知经验在什么程度上被激活。
  2.阅读评价的四个方面
  NAEP认为阅读过程中,读者在不同的方面发展自己的理解能力:整体感知、形成解释、联系自身、作出评价。
  (1)整体感知
  所谓整体感知,就是要求读者必须将文章看成一个整体并有一个较为初步的理解。这种整体感知的考查,也许会让学生为文章加个题目、解释文章的写作目的或者思考故事的主题。这方面的考查可以提下列问题:
  ●写一段话讲述故事内容。
  ●下面哪个选项最恰当地表述了故事的主题?
  ●写一段话说说文章大体上写了什么。
  ●这个文本想告诉你什么?
  ●你怎么向他人介绍文章的主要人物?
  (2)形成解释
  读者要扩展最早形成的初步印象,对所读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解。要关注文本的特定部分,并且要把文本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测试阅读的这一方面的问题包括推理两个信息之间的关系、为行动的原因找到证据。这方面的考查可以提下列问题:
  ●哪件事标志着情节的转折?
  ●什么导致了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件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人物是哪种类型的人?解释一下。
  ●这个观点暗示了什么?
  ●在这份说明书中采取这个步骤会导致什么结果?
  ●人物对___________________的看法是什么?
  (3)联系自身
  就是要在读者和文本之间建立联系,要超越文本去思考,将文本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同时所有学生的回答必须以文本为基础,NAEP不会问学生的个人感觉。这类问题通常如下:
  ●为什么牛蛙吃蜻蜓?你觉得他们还有别的可吃的吗?运用文中的信息或你已有的知识来回答这个问题。
  ●移民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至少举出其中的两点。
  ●你喜欢生活在殖民时代吗?请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做出回答。
  ●在这个故事里,两个人物选择了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哪个方法最有效?运用文本中的信息支持你的答案。
  ●如果你没有_________________,你如何改变建造______________的方向?
  (4)作出评价
  所谓作出评价,就是要读者对文本进行批判性地衡量、比较,并了解反语、幽默这类手法的效果。这一方面的测试问题要求读者跳出文本,客观地看待它。掌握关于文本内容、结构相关的知识很重要。测试问题会要求读者能根据具体目的决定文本的用处、能评价文本的语言及其结构要素、能评价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行文风格。有些问题要求读者联系前后文或其他文章来回答。例如,要求学生比较同一主题下的一首诗和一个故事;或者比较一下对同一事件,当事人的叙述与一篇文章中的描写有什么不同;或者将当事人叙述的信息与课本对这一件事的描述相联系。测试阅读这一方面的问题包括: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