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课例点评
作者:郑桂华等
李:当然,这堂课也有它的不足。我指出三点:一、平等意识还是不够。比如对“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这句话的理解,教者先把自己的结论交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讨论。这样多少武断了些。你是这样理解,学生完全可以有另外的理解,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各抒己见呢?这还是没有把学生真正放在平等的位置,没有充分解放学生的手脚;二、对文本的理解浅尝辄止。理解文本固然是要抓关键句,但光靠这几句关键句还是不够,要引领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读出自己的前提是读懂作者,只抓住几句关键句,把其他全部抛开,很难说就是走进作者心灵深处了。我觉得这位老师的教学比较严重地疏离了文本,这只会导致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三、拓展不够。走进刘亮程的内心世界,光靠这一篇课文远远不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外去阅读刘亮程其他的散文,如他《一个人的村庄》《风中的院门》等集子中的一些散文,或者跟其他同类题材的散文作一比较,这样学生的思路可能更开阔些,讨论问题的范围可能会更广些。当然,这不是一堂课所能够解决的,但教师应该有此意识。
为心灵阅读的声音
——点评《我与地坛》课例
上海市南中学 唐功亚
上海光明中学 李敬东
唐:《我与地坛》一文的教学给了我们许多启发。首先是教学突破口选得极好。课文的最后一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的确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处。史铁生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每一次挣扎都给母亲带来过忧虑和哀伤。当老师幽幽地说出“这一句话中总是有两个词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有谁能猜出吗”,学生便怦然心动了。然后顺着“车辙”和“脚印”走进地坛、走进史铁生的心灵世界。我们不能不为老师的智慧叫好!
李:我赞同唐老师的意见。教学有意打破课文结构,从最后的一句话讲起,而学生根据认知水平的高低都可寻找答案。
唐:这堂课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高质量的对话中触摸语言的世界,唤起情感体验。“哪些文字直扑你的眼睛,打动你的心灵?”尽管学生的发言是无序的,但这样的课堂犹如一首散文诗,形“散”却神“聚”!这“神”就是体悟史铁生洋溢着生命本色之美的境界,体悟他对生与死艰难而执著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的冷静和超脱。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对话,教师亲切的呵护,及时的追问,让课堂开出了灿烂的花朵。当听到“你伟大的母亲并未死,她只是化作你精神的双腿,让你重新站起来,走出去”时,有谁不心头一热啊!是老师带领学生走向了精神的高地。
李:确实。整堂课营造了良好气氛。教师带着激活课堂的意识去组织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学得轻松,若有所思,师生互动得到充分发挥,这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
唐:然而,相比于我阅读原作时心头沉甸甸的感觉,总觉得课还是有些“轻”了。没有障碍的行程,学生那些精彩的回答,感觉就像尝到了甜头,却少了回味。实录中似乎也少了原文弥漫着的那忧伤的情调。这显然不是事先演习过的课,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细细想来,可能是教者相对明显的理性或者说是“教师角色意识”造成的。学生回答后,老师的个别落实还不够,有时跳开了,没有与学生作透辟的心灵交流。教师在细品语言方面的功夫还可以下得深些。诸如“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第一部分的景物描写和第二部分写母亲究竟为的是什么”这些都是可以好好咀嚼的。
李:说到这堂课的不足,我觉得有两点:一是学生主体性地位落实还不是很够。体现在单个问题提问多,启发引导讨论少。二是只注重了散文的情感美,忽视了散文的整体美、语言美,有肢解散文和架空分析的不足。
综论:体味散文之美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崔干行
上海光明中学 李 新
崔:散文如何教?这是个大问题。但我以为如何引导学生体味散文之美是散文教学的关键所在。不久前,一位专家在广州一个主题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研讨会上说了这么一段颇发人深思的话:我们现在一些老师是用较坏的语言解释较好的语言,学生学到的是较坏的语言。《背影》的语言很美,但被老师一讲就没意思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较好的语言”以及科学的组织与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美文”的“美”。
李:是的。散文教学不仅要注意一篇散文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而且应该把重点放在这些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是通过怎样的构思表现的,是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如语脉、修辞方式、句式等来表现的?只有把“怎样表现”搞清楚才算是语文课,至少是合格的语文课。
崔:要让学生体会到散文之美,老师需要创设情景、创设氛围。在这方面,诵读显然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诵读把那种“美”读出来。教《风筝》时,陈钟樑先生在诵读“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时,把“我”的惆怅和焦虑读了出来。
指导学生想象,也是属于创设情景。教《我与地坛》的老师让学生即席叙述“中考那段日子”,以此感受关爱与亲情。而课例二中,老师让学生想象阿长买《山海经》的经过,“看谁体会得细致和真切”,也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李:散文教学如何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进而体会到散文的美?我觉得应该注意三点:一、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通过他们自身的体验来理解文本。二、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在课堂上只是起一个领路人的作用。在课堂上如果能够实现作者、老师、学生的和谐共振,可能产生一个非常便于激活思维的“场”,可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三、形成问题意识,增强合作意识。学生自己质疑出的问题,经过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才能在学生心中烙下更深的印迹。
崔:教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他们注意一些在自发阅读中很难发现、感受,或不到位的地方。
一、点拨学生领会文章的情感。在《我与地坛》的教学中,老师读“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一段时,故意省略了“母亲已经不在了”相同意思的三句话,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母亲魂牵梦萦的怀念。
二、点拨学生领会文章的思路。“清唱”《风筝》的陈钟樑先生指导学生依次阅读围绕风筝发生的三件事,条理清晰,没有“散”的感觉。再如彭老师执教的课例中,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对阿长的三种不同的称呼,即“我的保姆”“长妈妈”“阿长”,整节课老师就是以这三个称呼作为学习的线索,这使得教学设计的思路相当清晰。
三、点拨学生学习语言。语言必须在咀嚼中才能品出味道,散文教学尤须如此。两篇鲁迅散文的执教者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方面做得都相当出色。陈钟樑先生教《风筝》时让学生辨别“讨厌”和“嫌恶”的区别,以及对“苦心孤诣”的理解,给我们留下颇深的印象。
【主持人语】
崔干行与李新两位老师的阐释是否旨在说明这样一个意思:散文教学没有僵死的法则,但有基本的要求。散文具有丰富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其教学方法难以求得一律,教者应该根据文章特点和学生情况相机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但无论怎样,有一些属于散文最根本的因素在散文教学中是不能舍弃的,我把它概括为文趣、理趣和情趣。这大概也符合崔老师所说的“体味散文之美”的标准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