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课例点评
作者:郑桂华等
——评《风筝》课例
上海华师大二附中 郑桂华
上海市南中学 葛敬之
郑:最近几年,语文教学的主流话语是在内容上关注人文,方法上强调整体感悟。而对于“咬文嚼字”“精雕细刻”式的语文教学,则普遍敬而远之,似乎推敲词语、咀嚼句子,就是工具论,就是“肢解文章”,就跟不上语文课改的步伐了。这里,我们不妨看看陈钟樑老师执教的《风筝》,从这些实录的文字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老教师对语文教学理念的理解和自信坚守,那就是多花一些时间在推敲词语上,理直气壮地进行词语教学。
葛:我非常赞同郑老师的意见。我从实录中感觉到了浓浓的语文味道。
郑:词语是文本的基本建构单位,尤其是一些关键词,往往凝聚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意图。多花一点时间推敲文本的关键词,往往能引导学生找到破解文意的钥匙。在教学中,有的词语陈老师请学生发现,有的词语则是他自己故意提出问题来增加认知冲突。总之,都是希望学生在词语上多一些流连,多一些收获。由于老师的引导,使学生慢慢品出文章的味道,一步步走进文章。比如,“讨厌”与“嫌恶”的分别,也许在许多老师那里是一个简单的机械的近义词辨析,学生学得没兴趣,教师教得乏味,但在结合文本的比较中,学生对用词的精确就有了感性的认识。另外,“嫌恶”又是下面情节展开的关键,在关键处重锤敲打对于语言的学习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葛:除推敲词语之外,陈老师非常重视语言的运用,重视读写结合。陈老师请学生拿出纸来,写一句话,把小兄弟“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的心情写出来。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体现了语文教学要重感受、重领悟、重积累、重运用的思想。
另外,我认为陈老师教学的最大特点是简洁。这堂课的简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简洁的导入——“现在都时兴老照片、老唱片、老歌曲,我也给大家看看以前是怎么上课的。”二、简洁的提问——“从第三自然段看起,看看两兄弟的矛盾是怎么产生的。文章中“我”非常讨厌风筝,原因在哪里呢?三、简洁的读读议议——“现在开始阅读第三件事。第三件事看起来同样很简单,‘我’要向小兄弟道歉,但‘小兄弟’已经把这件事忘了。为什么听了‘小兄弟’的话,‘我’的心又沉重了?”而教学过程中,要达到简洁的境界,就必须在教学内容上进行高屋建瓴式的提炼。我认为陈老师用了一种看似普通、明白,却涵盖语文教学性质特征的教学实践,呼唤语文教学本色的回归——语言的品味。
郑:如果说美中不足的话,就是对词语的推敲不应该是孤立的。推敲词语的浅近意图是掌握词语的确切含义,深层目的是通过词语理解文本主旨、逼近作者的思绪。鲁迅的《风筝》是有“呐喊”意味的散文,如何通过词语推敲理解全篇的深意,从实录看似乎感觉略有不足。
葛:郑老师讲到《风筝》是有“呐喊”意味的散文,像《风筝》这样意蕴丰厚的散文的教学,除了陈老师所做的把词语敲实之外,我觉得还要重视学生对语言材料的自悟,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引导到文本中去,自己诵读,逐步形成语感。使学生能毫无障碍地进入作品,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
郑:说得对!我自己上过《风筝》,也在杭州看过类似于打擂台似的三人同时上《风筝》,有的从挖掘主旨入手,有的从文章结构入手,有的从人物形象入手,有的从关键词理解切入,有的强调散文的文体特点,都算是成功的。我觉得,不管是什么文体,不管从什么角度入手,上课无非是围绕“作者想表达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的?”“作者表达得怎么样?”这样三个问题展开,只要有助于达到总的目标,都是可以尝试的,可以随心所欲不逾矩,不存在唯一的切入点,不存在最好的教学方式流程,不存在非介绍、非掌握不可的语文知识。
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点评《阿长与〈山海经〉》课例
上海市南中学 费文凯
上海工商外国语学校 董红梅
费:鲁迅的文章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板块,过去很多教师热衷于进行大而全的详尽分析,使课堂变成死水一潭,学生学得无趣,课堂效率也无从谈起,而本课实录却另辟蹊径,尝试为鲁迅作品教学“松绑”,通过师生的对话,一起感受教材中情感的丰富性,并努力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董:确实不错。这节课最出彩之处是执教者非常善于挖掘课文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训练点,进行语言实践,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会运用的“活”的语言,让学生通过想象来领悟文本中蕴涵的真情。如执教者请大家根据课文再想象一下阿长买《山海经》的经过,看谁体会得细致、真切,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激起了想说的欲望,老师抓住这一契机,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想象力得到训练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了阿长找《山海经》所经历的艰辛以及这其间所包含的对鲁迅的爱。这一点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费:这的确是这堂课的出彩之处。这样就使学生和作品中的人物阿长拉近了距离,产生了心的沟通、交流,对课文爱的主题把握也自然水到渠成。我认为这种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的方法在散文教学中尤其重要,也很有效,毕竟现代教学要求教者“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费:这堂课还有一个特点:特别注意对文章关键词的感受、揣摩、辨析、品味。如对文中“新”“一时”“特别”“空前”等词的理解,对标题中“与”字的分析等,这种善于抓住关键词进行研读、品味的方法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所谓的“语文味道”也许就是如此吧:在教学中要紧扣语言的教学,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体会语言材料,在积累、感悟、品读、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欣赏语言、运用语言、掌握语言,由此获得独特的生命感悟,并最终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散文教学在这方面似乎有得天独厚的便利。
董:本课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具体表现在教者设计的几组对比上:除了将三种称呼对比外,还将阿长讲长毛的故事及找到《山海经》时鲁迅对她的两种敬意进行对比,又将鲁迅前后对她的情感变化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讨论,以此把握阿长不拘小节、淳朴、善良的性格特征以及作者对长妈妈深深的怀念之情。
费:对此我有不同看法。教者精心设计的这个“牛鼻子”问题会不会使课堂教学的流程始终没有超出教者预设的轨道呢?这样的设计,使一切都在教者的设想和调控之中,只有设计的匠心、刻意的雕琢,而没有“无法预约的精彩”。在这样的课堂上,难以看出学生自己的独特见解,也没有学生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看似完美却不合理。这说明教师的设计还是着眼于教者如何教而不是学生如何学。
循循善诱的教学境界
——点评《今生今世的证据》课例
上海光明中学 李 新
上海市南中学 倪友宁
李:刘亮程的散文是难读的散文,是读起来有点“隔”的散文,然而又不能不承认,是无比美的散文,是美得让人无法逼近无法抗拒的散文。如何引导学生走进刘亮程?我觉得这位老师选择的突破口非常好,“读出我们自己”,这便是通向文本深处的最佳途径。
倪:本文所蕴涵的深邃的内涵着实让我们为教者捏了一把汗,“语言”和“内涵”是本文的两道关。但教者在本堂课中所显示出的智慧的神采却不得不令人叹赏。
李:最具智慧的地方我以为在于教者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阅读中遇到的障碍,其实都基于生活体验的不足或无法激发。显然,这种困难如果得不到解决也必然影响到他们的阅读兴趣,老师通过“你怎么向别人介绍你的老家,以此证明你确确实实在这里生活”的谈话,让学生理解什么叫“找到证据”,通过用“小孩子回头望”的例子让学生明白“怀旧心理”,从熟悉的生活体验入手,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文章深处。当学生问到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时,教者话题一转,转到了“失忆症”,于是让学生恍然大悟。这样,老师就像一个高明的导游,引领学生一步步走向文本深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