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呼唤严谨求实的语文学风

作者:陈日亮




  讨论当前的语文教学,我觉得必须认真关注一下学风问题。在我看来,中学生的语文学风,已经变得越来越浮躁了。
  最容易看出来的是作文。弄虚作假,无病呻吟,为文造情,浮华不实,已不再是个别现象。由于整个社会风气特别是各种文化媒体的传染,更有所谓新概念写作、自由写作、创新写作等的鼓吹倡导,中学生作文出现了对写作形式技巧的片面和过度的追求,以掩饰认识的肤浅、情感的空虚和智性的贫乏,产生了新的假、大、空。有人已经指出,对中学生这种“伪个性化的写作倾向”,必须引起警惕。
  我翻看了2004年和2005年《语文学习》刊出的四十几篇“优秀”高考作文,其中大多是罗列材料,铺排事例,大量借助修辞手法和各种花哨的所谓诗化语言,再加上真假莫辨的旁征博引,来路不明的哲理警句,作丰富深刻状,力图给人以满纸烟霞、才思横溢的印象。例如有一篇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的作文,通篇写的是“风”,标题是“风,可以穿过荆棘”。以“荆棘”喻挫折,以“风”喻不怕痛苦、敢于面对、勇于战胜的精神意志,并无不可,甚至很可以通过巧思妙喻,把道理说得与众不同。可是作者偏热衷于玄妙的形容、描绘与铺陈。“生命如风,好一个亘古的比喻”,“我却跋山涉水,在时空中淘尽沙砾”,“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了”,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有取宠之心,无求实之意。写到苏轼其人,则说诗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那个夜晚,他“心灰意懒”,看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做的是“神鹤翩跹而舞的梦”。后来,诗人竟然“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了,刹那间心中郁结和痛苦便随风而散,通通“唯有忘记”,忘记之后,于是便“逍遥红尘,寄情山水”去也。
  此外还有凡·高。据作者说,他曾痛苦而懒散地躺在向日葵地里,幸而也看见了风,“于是他也成功了”。
  作者说“关于风的故事太多”,大概是时间不够,他没有再编下去,不然我们会读到更多这样的故事新编和人物戏说。
  就说是写的是近真的苏轼吧,去年福建省的一篇优秀卷《苏轼的赤壁》,也是以描述诗人的生平加上空洞的类比,只因为辞采华瞻,而成了“压卷之作”。
  形式的“标格”,已然大大超过了思想内容,而事例的“量贩”,也会使文章身价倍增。于是,在八九百字的文中可以用上十多个典故,堆进二十多个事例。开篇前先来一段“题记”,开篇后轰然一阵排比,结尾要么精妙,要么含蓄。“风头”“豹尾”俱足,中间的“猪肚”只要塞得饱满,哪怕全是假冒伪劣,也能挣分数,岂不快哉!
  严重的还在于群起效尤。当代中学生本来就喜欢跟风,尤其对青春的诗意写作情有独钟。拿一点点浅薄的情感渲染成一篇散文,并不算很难,怕只怕分析说理,遇到议论文就傻眼,往往写不了几句就惯性地滑向“随笔体”——名副其实地随着笔头走,写到哪儿算哪儿的一种中学生文体。不是提倡“自由写作”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反正高考旦不再限制文体。“文体已死”。什么论点、论据、论证,通通是旧枷锁,早该粉碎了。据说最好的体裁就是没有体裁,最便捷的拿分秘诀,是学会语言包装。语文报刊上有篇文章,标题就叫《让你的作文语言精彩亮丽起来》,介绍了几种妙方:1.巧塑意象代抽象;2.妙用修辞添光彩;3.善构佳句增亮点。于是乎,像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虽然给的命题是“感情亲疏与理性判断”,照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旧脑筋”想,大概总是要写成辨析说理的文章吧,但费那么大的劲干嘛,只要彩笔一挥,像下面的文字就会博得评卷老师的“齐声喝彩”:
  感情如水,理性如冰,八分之一的冰块浮动在水上显现着庄重和威严,一任冰下蓝色的水漂荡,不减半点高雅,这是理性的美。
  人非草木,岂能无情?但感情如佳期如迷梦,如朦胧的月光一样虚幻地笼罩在你的思绪中,虽然美,但是纵使你有洞明一切的雪亮智慧的双眼也难在情感的月光下一任目光驰骋鸟瞰。而理性,则是明艳的阳光,它慷慨地洒向宇宙空间,哪怕是枝叶繁生的丛林,哪怕是污浊游荡的大海,哪怕是遥远孤独的星球,都可以让你一睹宇宙的本色。阳光下的荚是真实的。
  求知的瞳孔放飞色彩的希望,那一方黑色的沃土贮满流连,赫然印着“情感用事与理性分析”。是的,站在雨季边上,绵亘于高三的岁月,即将步入社会的熔炉,凭借直觉和情感亲疏去认知这个纷繁的世界,还是逻辑分析,理性判断,助长理性的羽翼?我愿意让生命喷涌,把羽翼淬火,去捕捉理性的灵光。
  高考命题对文体的宽容,评卷教师对文章廉价的赞许,就让诸如此类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的文字混到了高分。有人说,高考是为国取士,判分怎么能这样有眼无珠?我说,一两分钟甚至数十秒钟扫描一份作文卷子,你还能对评卷的眼珠有什么苛求?也许由于庸卷太多,见到如此“色彩斑斓”的文字,眼珠子突然一亮,早已顾不得细看其中货色的真假了。
  除了考试的功利趋求,一个时期以来的各种写作新概念、新理念的误读误导,也许更是中学生文风发生畸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像自由写作、生命写作、人性化写作等等,其宗旨原是不错的,对转变长期在机械反映论、主题先行论主导下的作文教学,廓清窒息个性的沉闷刻板的写作风气,确实起过积极作用。但是,离开了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目标任务,不全面考察了解中学生的写作现状,脱离实际地将那些新观念做了过度宣扬;特别是,把大学的写作、成人,写作、文学创作的观念方法,原封不动地直接搬到中学的作文课上来,对那些华而不实、矫情失真的作文,不断给以掌声,就必然会给学生造成错觉,以为写作纯然是拼凑文字的事,也是可以玩玩的,根本用不着下什么苦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学生正处在基础学习的阶段,如果说为发展个性而写作是“基础”,那么学习文法、章法,掌握文体格式,练习各种表达的基本功,难道不是“先基础而基础”么?有个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告诉我,中学里写的那些言情抒感的散文,上了大学才知道基本无用,真到需要发表意见,阐述观点,参与讨论辩论的时候,才发现要讲出自己想讲的话可难了,才觉悟到过去写作文之所以比较容易,原来是未必要讲真话。已经宣传得太多的新概念写作、人性化写作等等,对写写抒情类的散文还凑合,一旦遇到说明或议论的话题,不管你有多“新”多“人性”,真要你准确地定义,充分地论证,严密地表达,老老实实地以理服人的时候,恐怕就招架不住了。据报载,今年有全国人大代表提交了一份关于语文的议案,要求国家在理科高校普遍开设简单科技论说文写作的课程,因为大学生语文水平下降,论文写作基础之差,已严重影响了专业学习。如果追究原因,我看中学议论文写作训练的长期缺失,是难以辞其咎的。
  写作,既是自由的,也是不自由的。学生走向社会,更多的是不自由的写作。鲁迅说过,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写作也是。在一个人还不具备基本写作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