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一份作文评改教学案例
作者:李卫东
冲上去,两个按住老人,另几个高个的一蹦就抓住了茅屋上仅剩的茅草,像我这样既没力气又没身高的,只好蹲在地上捡草渣。不时地抬起头瞟老人,不知是风吹得还是他的确大老了,我看见老人的腿在不停地颤抖,孩子们突然松手,老人一下子跌在了地上,两膝深深地陷入了泥洼中,两只老的像木枝般的手指在地上维持平衡,(请把这一句修改润色一下,让老人的动作状态更符合当时的情境。)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小伙伴们,嘴里咿呀叫着什么却被风声遮住了。
眼见新的一轮暴风雨又将袭来,有人大吼一声:“回家!”便抱着自己的战利品蹿得没了影。老人刚刚直立起的身躯又被狂风撂倒。我的脸早已莫名地交织满了雨水和泪水,我抓着手里的草奔向老人,却被一双手抓了回去:“走,暴风雨又要来了!”“可,可是……”看看自己和伙伴们手中的茅草,猝然间我将它们猛地掷在了地上,向前跑去……
回头望望再次屹立在风雨中的老人,耳中茅屋里的哭叫声、林间的簌簌声、老人沙哑但顿挫的吟诵声交斥着,响彻耳骨,我在疾风暴雨中狂奔,周遭的世界天晕地旋。
回想至此,泪水再次爬上了我的脸……
思考:1.能按括号内的提示给相关的词句做番修改
2.你能说出这篇文章是对原诗的哪一部分进行的重点改写吗?
3.这篇文章的突出优点是什么?
教学现场
一、重温原诗及改写要求
过程概述:配以幻灯片的播放,师生重温:①本诗的写作背景。②写作思路:秋风破屋,心情苦痛一群童抱茅,无可奈何一长夜沾湿,忧思不绝一期盼广厦,恳切激昂。③主旨: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博大情怀。④改写要求:1.充分发挥想象,适当补充内容,描写细致。2.可改换叙事人称甚至叙事者,但不要改换原诗的主题。本环节以幻灯片展示为主,用时不足5分钟,但不可或缺,这是评改的起点和依据。
二、评改《风雨夜思》《雨夜长歌》两篇习作
过程概述:两篇文章一并发给学生,让他们自主阅读并结合文后的思考题斟酌比较。过了六七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之后全班自由发言,就两篇文章的优劣各自陈述自己的意见。同学们的意见趋于一致,没有明显的分歧,大都以为:第一篇几乎成了原诗的翻译,是“放大了的翻译”的“问题”文;第二篇则充分展开了想象,是比较成功的改写范文。接下来对第一篇文章修改方案的讨论,意见也十分明确:“添枝加叶”(充分利用各种细致描写的手段、适当扩充情节内容),让改写饱满丰润起来。
下面是让学生挑出第一篇的某一段落或某几个句子进行扩充修改。在此过程中教师来回巡视,及时“捕捉”信息,发现有代表性的修改样例,而后再行组织学生就“修改样例”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共讨论了三个样例。
细节修改1:
(讨论:第二篇文章加入了原诗没有的内容,你觉得合适吗?说出你的理由。)
师:根据同学们刚才的发言,总结一下,这篇改写除增添了对主人公的外貌、神态、心理等描写之外,还创造性地移入“摔碎的茶壶”“摇晃的油灯”“远处隐隐传来的欢快的鼓声”等细节。我们着重就“油灯”讨论一下:增添对“油灯”的描写有何作用?
生:我查了查,文章共7次写到“油灯”,它伴随了风势愈来愈猛的过程,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生:作者写道:“这难熬的夜,留给富人的是歌舞升平,而他的小油灯,无法驱散无尽的黑暗。”这是用“油灯”来反衬社会的不公和黑暗,表达作者的愤慨之情。
师:顺着这位同学的思路,想想“油灯”还衬托着什么?
生:写油灯摔碎了,“一切都黑暗了”,更有力地衬托出了闪电中那张“坚毅”“苍白”的脸和忧国忧民的火热的心。
师:看来,作者的“无中生有”,并非信手乱写,而是合理生发,巧妙地渲染烘托,这是一种值得学习的写作技巧。
细节修改2:
(讨论一位同学的修改样例)
师:这位同学修改的是文章的第四段,在原文第一句后加写了“我的心也被压得透不过气来,一行浊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喘息了片刻”,接着写道“我一歪一歪地踱进茅屋……”你如何评价这位同学的修改?
生:添加了神情和心理描写,增强了感染力。但把原文的“挪”字改成“踱”字,觉得不对劲。
师:我也觉得不对劲,谁能说一说不对劲的原因?
生:“挪”,步子小,“踱”,步子大。
师:“踱”也可以是小步幅啊!(教师做模拟状)
生:“挪”突出了“我”动作的艰难和心情的沉重。而“踱”则多反映出人悠闲的心态,用在这里不合适。
师:我赞成你的意见。一个普通的词眼,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用活了,也就变得不普通了。我们可不要小瞧了字词的推敲。
三、评改《风雨中的狂奔》
过程概述:讨论这篇习作时,留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前,是按照“自主阅读一小组讨论一全班交流”的过程展开的。没有出现想象中的争辩的火爆场面,但也大致产生了两派意见。一派认为本文非常成功,视角独特,描写细腻,文笔流畅,且蕴涵真挚的情感。另一派则认为这篇改写不成功,偏离了重心,过多地突出了“我”(抱茅草的小孩)。对于这篇文章独特的视角,大家不会有什么大的分歧,关键是“偏离了重心”这种说法能否成立?持第二派意见的同学也语焉不详,讨论就从这里开始了。
细节修改:
师:有同学说这篇文章“偏离了重心”,怎么能说明
这一点呢?
生:原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
情怀,而这篇文章没有体现这一点。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本文的重心偏移到哪里去了呢?
生:这篇文章突出表现了自己对当年参与欺侮一个老人事件的忏悔,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可明显感觉得到。
师:在这篇文章里,“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生:普普通通的一个受苦受难的老人。
师:问题就在这里!这篇文章的确有令人耳目一新之处。不但改变了叙事人称,而且也改变了叙事者,重点抓住“群童抱茅”一节做扩充,这是一种难得的创见。不足就在于未能充分考虑本次改写练习的限制,过多地“以我为主”,自立主题,一个“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伟岸老人被不经意间矮化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贫苦老汉。症结就在完全不顾原诗的最后一节,有“腰斩”原诗之嫌。改写不等于仿写,改写也不等于重写。如何“带着镣铐跳舞”,“如何合理改造,把握改写的‘度’”,是做改写练习,尤其是有所限制的改写练习时需要注意的。今天的作业就是修改《风雨中的狂奔》。
教学反思
好的作文评改课应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
教学这节课是有所预设的。笔者认为,对于作文讲评课,预设必不可少。比如评改重点的确立(正如每次作文都要体现训练系列中的一两个能力要点),评改例文的甄选,甚至给例文提前拟订好辅助思考的题目,这些准备和预设工作,对于上好一节评改课不仅是必需的而且也是相当重要的。但预设并不意味着灌输,更不等于先入为主。恰恰相反,预设需要在随机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实现、补充、矫正和深化。比如课堂上学生对第一篇文章的修改。学生修改到何种程度,教师无从预知。只能靠教师的随机捕捉和引导,尽可能地让学生在一种本真状态下主动发现,自然生成。遗憾的是,本课在处理“挪与踱”这一细节时,尚显匆忙,未能让学生本人说一说把“挪”改为“踱”时的思考过程。我们平时多关注“为什么这样做不那样做”的原因,而对于“为什么会那样做”的心理原因的追寻远远不够,而后者往往更有价值。
教学这一节课下来,直觉的感受是,预期基本达到了,但节奏快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有些“赶”,个别环节处理干硬、不从容。如果只就其中一篇评深改透,又将如何呢?另外,对于第三篇文章的评改,到现在,我也并不怀疑我的看法,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至少课堂最后的讨论并不精致。也许这次改写练习前本就不该做什么限定,比如体裁上也可以改写成课本剧什么的,主题上也可以做点侧重点的转移等。但那样是否又会过于分散不利于群体的循序渐进的训练呢?规范与自由,对于写作教学来说,始终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难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