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记念刘和珍君》的另一种读法

作者:泰晓华

个是,据说,在卫队开枪打死学生后,段曾顿足长叹:“一世清名,毁于一旦!”一个是,段在知道卫队打死徒手请愿的学生之后,随即赶到现场,面对死者长跪不起,之后又处罚凶手,颁布了抚恤金,并从此终生食素,以示忏悔。①这到底是他惯用的“两手”,还是他人性中的一丝闪光呢?真是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段祺瑞晚年坚拒日本帝国主义拉拢,表现出了应有的民族气节:“日本暴横行为,已到情不能感,理不可喻之地步。我国唯有上下一心一德,努力出击。语云:求人不如求己。全国积极准备,合力应付,则虽有十日本,何足畏哉?”而段在弥留之际,留下的亲笔遗嘱中,所言“八勿”事,亦足可传世。他说:“复兴之道,亦至简单。勿因我见而轻启政事,勿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之说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固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骛时尚之纷华。本此八勿,以应万有。”②今日读来,遥想其人其事,不觉失语。正所谓“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魏征语)人事之复杂正需要我们有这样二种“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的慧眼,方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对杨荫榆、陈西滢、段棋瑞这样的历史人物是不能“憎而止知其恶”的。
  
  二、一份不该被遗忘的历史文献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中国知识分子和各大媒体表现出极大的社会良知,许多著名知识分子如周作人、林语堂、朱自清、蒋梦麟、闻一多、傅斯年,就连刚动完手术、尚在住院的梁启超等人都纷纷慷慨陈词,愤然谴责段政府,刘半农作词、赵元任谱曲的哀歌更是在京城传唱一时。《语丝》《国民新报》《清华周刊》《现代评论》《京报》等在惨案发生后的12天内,连续发表了200余篇相关报道、评论等。
  在众多的文章中,除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外,我以为还有一份历史文献弥足珍贵,它就是发表在1926年4月3日《京报》上的《京师地方检察厅致陆军部公函》。说它弥足珍贵,原因有二:
  一是它能帮助我们了解那段真实的历史。人们解读《记念刘和珍君》时可能不大会注意到第五部分这样一处细节描写:“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人。”一般的理解无非是看做历史镜头的回放,使读者对段政府的凶残有更感性的认识。这种理解是不差的,但总感到隔了一层。其实,鲁迅的这一细节描写是有其深意的:“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段政府曾肆意造谣说是学生袭击制造了事端。而这一细节即可戳穿政府谎言:如果是学生发动袭击,子弹当迎面射入,怎会从背部射人?子弹从背部射人只能说明学生是在无防备或奔跑过程中中弹的。鲁迅的这一笔可谓是春秋笔法,体现了说出真相的勇气和历史责任感。北京地方检察厅的司法调查正好印证了鲁迅的这一说法:“查验断书所载,仰面枪弹伤痕,多系皮肉向外,足见从后身穿入者居多。此枪击行为,似不生防卫问题。”“公函”中类似的地方还有很多,如“学生方面除木根所粘旗子、号筒、传单外,别无凶器及放火物件。反复质讯,众口一词。”又如“侦缉分队侦探赫良玉供称:我从天安门跟着学生赴执政府,混在学生队伍中间,只见学生拿着喇叭、旗子、传单,没有别的东西。”这篇文字用铁的事实证明了学生的无辜,段政府的凶残;同时,也说明了鲁迅为人的良心,为文的正直。历史毕竟是公正的,在历史的烛照中,虚假的东西自然无所遁形。
  二是它能激励我们敢于言说的勇气。“公函”中议论部分不是很多,但每有议论,辄发人深省。如“据此,当日铁狮子胡同东栅门外大街巷口,把守部队,似有开枪围击情事。”真是一语道破天机,段政府反诬群众为有预谋,实则自己是有预谋。鲁迅所说“诱杀”“虐杀”绝非妄语。再如结论:“学生人等少不更事,平日言行容有轻躁失检之处,然此次集会请愿宗旨尚属正当,又无不正侵害之行为,而卫队官兵遽行枪击死伤多人,实有触犯刑律第三百十一条之重大嫌疑。”字里行间充溢着浩然正气。最后甚至提出应追究当时总理贾德耀之刑事责任,其不顾强权、秉公行事、独立司法的勇气让人感佩。这对我以往的阅读经验有所矫正,过去读《记念刘和珍君》时,总为那句“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黯然神伤;如今,却有些安慰,毕竟80年前,除鲁迅的文字外,还有这样的“有血痕的文字”在,有这样的文字在,民族就有希望,中国就有未来。
  
  三、其余的话
  
  上课时,我曾问学生:为什么纪念“三一八”惨案的文字很多,留下的却似乎只有《记念刘和珍君》?有学生答曰:因为它是鲁迅写的。
  不禁莞尔。
  这个因素存不存在呢?也许有吧。但仅仅是因为如此吗?主流话语、权威人格真的这么重要吗?也不尽然。我给学生们介绍了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一篇曾获普利策奖的名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我告诉他们那篇文章给人印象深刻的其实是这么一段文字:“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入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学生们很快发现了这个姑娘和刘和珍君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不仅仅是年龄相仿,更重要的是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而这个姑娘则是“温和地微笑着”。她们都是对生活充满憧憬与梦想的适值青春韶华的温婉美丽的女子,然而却被邪恶的力量摧残了,这是一种怎样的惊心动魄!举凡纪念“三一八”惨案的文章没有如此写的,只有鲁迅如此。还有,你读过葛兆光的《阴晴不定的日子》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吗?那样截取一个人或一个时代最关键的一天或一年作为横断面考察一个人物或事件的写法,你了解吗?你知道鲁迅之所以不选择当日写悼文而在两周后写就是为了寻找这种审视的距离的良苦用心了吗?如是,你方能认识到《记念刘和珍君》流传至今,并不仅仅因为它是鲁迅写的。
  上课时天是阴沉沉的,有意思的是,快下课时太阳却出来了。刚走出教室便被阳光刺痛了眼睛,不知为什么,心中一动,忽又返回充盈着温暖阳光的教室,问学生:现在有什么感受?学生沉默了一会儿说:幸福。
  ①江长仁《三一八惨事汇编》,北京出版社,1985
  ②沈飞德《段祺瑞:在上海的最后岁月》,《上海滩》2004.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