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服务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辨析词句的意义教学实例

作者:万技伟




  练习3(2003年上海高考卷)
  横在山之陬,水之滨,卧在江南烟雨里,北国迷茫风雪中。无论石拱的,木架的,无论藤编的,舟浮的,简素、玲珑、野朴,永远是小桥的品格。比之现代的长堤大坝,小桥没有宏丽的桥头堡,没有高大的石墩跨梁,甚至连雕龙绘凤的栏杆也常常略去,就那么简简单单,潇洒出尘的“-”撇。
  “简简单单,潇洒出尘的‘一’撇”中“一”的含义是
  练习4.拿起一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赏鉴了。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避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他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的思索、感叹,更不需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
  请阐释划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练习5.(2003年上海高考卷)
  记者:音乐能给人带来很多的快乐,然而对于您,音乐带来更多的是坎坷与磨难,为什么您始终没有放弃音乐创作呢?
  王洛宾:我一生坎坷是因为音乐造成的,曾经,我想到过死。然而,也是音乐在最痛苦时救了我。所以,我并不抱怨。
  人,如果只会从一个角度看问题,那就很容易钻牛角尖。历经磨难,我学会了多方面看问题。这就好比下一场大雨,如果别人身上都是干的,只有我全身湿透,那我可能就活不下去了。恰恰相反,那时候,所有人身上都是湿的,我也许湿得厉害些。况且,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
  “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这句话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很明显是化用了典故,学生都知道“越俎代庖”的本义和比喻义,所以很容易理解了它的语境义——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
  练习2“节奏”是一个从其他领域借用来的词,有学生一开始只是笼统地回答是指“建筑”,我没有马上否定,接着引导他:“音乐中的节奏是指什么?”学生说:“是指音乐的高低、快慢、长短等。”他马上反应过来:“在这里是指建筑的色彩、高低和式样等。”我对他的反应迅速给予了夸奖。
  做练习3的时候,学生根据“由近及远,查找释句”的方法,很快回答:“一在这里意思是结构简单。”我肯定了她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再进一步启发:“准确理解句子的语境义还要结合本段的核心内容,特别是段落结尾带有总结性的句子。这个语段除了写小桥的结构简单还写了什么?”她笑了起来:“还写了小桥简素、野朴的品格。”
  练习4句子比较长,学生一下子不知该如何下手。几个学生都没有说到点子上,于是我让他们再回顾了一下刚刚归纳的内容“由词到句,逐步还原”,先引导理解“遗民”这个词的语境义。“遗民?即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朝的人。作者在这用来说明书历经沧桑,本身就包蕴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再来把握这句话的意义就水到渠成了“书有如遗民,经历了岁月的淘洗,经历了种种变故或磨难才能得以幸存。这样的书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有了练习4的铺垫,做练习5时,学生们很快抓住了两个关键词语“大雨”和“雨中的美”,然后“由近及远,查找释句”,“大雨”即坎坷与磨难,“历经磨难,我学会了多方面看问题。”然后很准确的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在坎坷、磨难、痛苦中,我应多方面看问题,体会它们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这时下课铃已经响了,学生们似乎意犹未尽,想看看下面还有什么练习,我说:“现在这个情境中的铃声就是说该下课了。”于是,学生们会心地起立说:“老师再见。”
  
  [教学反思]
  高三的语文复习课总是一不小心就落入老师讲,学生听(记)的形式,难免枯燥。设计这堂课,我希望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扎实掌握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上完课后,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收获和不足: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课时,多媒体的运用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和耳朵;生活情景的设计更是激发了他们的想像力、创作力,成功地使“今天星期六”这句话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了不同的内涵。贴近学生认知和经验的导入比较有效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过程方法。有了很多的学习实践,怎样盘点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使自己的概念更清晰,使知识内化为一种能力,这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请学生结合所学的“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的实例整理知识要点,探索、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注重过程、归纳方法的意识和能力。大部分同学通过预习和课堂的交流,都能试着做一些过程的阐释和方法的归纳,尽管这些阐释和归纳有时是片面的,有些甚至不是很正确。当然,也有个别学习困难的同学,分析归纳能力较弱,需要在预习的时候就给予更多地关注和指导,在课堂上他们可能就会收获更多。
  三、及时迁移反馈。知识整理、方法总结之后及时的迁移,有助于巩固学生的所学,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有助于教师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补充;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借鉴。但这种练习方法也有它的不足,就是教师不能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具体情况,虽然,我已经根据平时对学生的了解注意了提问的针对性,但缺漏在所难免。所以,我想应该再补充一些课外的拓展练习予以弥补。
  [主持人插话]这是一个高三系统复习课的教例,结合语境辨析语义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的言语技能,它还可以分解为更具体的系列技能,它是语文教学服务于学生必须教授的基本内容,是从小学起就应有计划有步骤地由低到高传授训练的教学内容。各年级的语文教学都可以从这个教例中学到些东西。有一点应引起注意,这堂课主要是班级或小组讨论答问,不见人人动手的个人作业,这叫不叫训练,训练的“练”该怎样进行?以后还将展开讨论。
  上海市延安中学 20033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