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在师生互动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作者:徐 侠

绩之后,很难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尝试,学生在尝试中受阻或顾此失彼或所获结果不正确等都提供给学生一次次反思自己的机会,帮助学生更深人地认识自己。例如教师教《项链》,在学生对作品有了较深入的研读,情绪高涨时,又提出:怎么样为小说续写一个你认为最合理的结尾呢?学生立即感到了困难,这不仅涉及到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还涉及到学生的综合能力问题,于是教师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相关知识和写作能力加以反思,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认识自己研究自己的新的大门。
  在教学中促成学生自明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反思。学习策略渗透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学生整个学习行为,影响了学生整个学习效率。学习策略包含多方面内容,如课堂学习策略、学生互动策略等等,但是我认为:最基本的是记忆、思考和练习策略,三者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相互联系的主要环节。记忆是摄取贮藏,思考是组织加工,练习是吸收巩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记忆、思考和练习三个方面的学习策略,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增加自主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如记忆,高中语文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十二种常见修辞方法,学生逐个死记这十二种方法,比较困难,要不遗忘就更难。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对记忆本身加以研究,就可能获得很多记忆策略,比如利用人对音乐快而久的特别记忆功能,把这十二种修辞方法编成一句顺口溜——两对(对偶对比)两比(比喻比拟)三反(反问反语反复)夸(夸张)引(引用)借(借代)排(排比)设(设问),让学生熟读几遍,以后饭后茶余再巩固几次,学生就很容易记住。至于思考,如一篇文章为什么先写这个后写那个,这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苦思冥想,结论千差万别,最终还是不知所以然。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考加以研究,即我们有没有掌握说话或写文章的行文规律?问题就简单化了。在生活中人们对话是有规律可寻的,如为了说明某一事物必须先介绍与该事物相关的而听者不了解的背景知识,否则听者无法听明白,这就是说明文开始部分插入相关背景知识段的缘由。学生认识了这一点就把握了一类说明文的写法。困难的东西不一定困难,它往往是我们对自身学习策略反思不够的结果。又如练习,学生埋头在题海里拼杀效果不一定好,因为练习也有策略可寻。如集中强化,100遍可以掌握的,用150遍方法去强化,学习效果非常好。如有重点的练习,抓典型,以点带面,这比只有面到处抓而没有点效果好得多。狗熊掰玉米掰一个扔一个,最后所得甚少,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现在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策略还普遍关注不够,只试图凭借题海求取好成绩,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苦于应付,学习效率不高,学习兴趣受挫。
  自控。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信自明最终要化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自控过程,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才能落实。自控是一种学生自我监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塑造的积极过程,但是教师依然是导演,而不是旁观者。这其中有几点需特别重视。第一,放手。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教师“牵读”现象还很普遍,教师紧紧牵着学生走,重视作品的浅层次解读,过多纠缠于作品字面内容“是什么”,而学生只要对作品稍作深人的阅读,就可以不言自明其中的基本含义,因而,学生普遍对这种教学无兴趣。像这样浅层次的认读问题在中学教学阶段,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回忆去概括,学生不仅对所学内容有所记,而且对所学内容有所思;不仅吸收作品的东西,而且有自己的心得。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又引导了学生自主性学习。如果从更深层次上讲,我们还应该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教学生从哪方面提问从哪方面研究。教师不仅教学生具体内容,也教学生方法。学生可以把教师所教作为支点,自主深入地研究下去。例如《再别康桥》的教学,教师没有逐段追问学生写了什么,而是集中引导学生探索:作者选了哪些意象?为什么要选这些意象?这些意象的组合有怎样的表达作用?学生深入探讨:作者选择了具有共同柔美特性的意象,构筑了一幅和谐的图画,展示了一种愁一乐一愁的淡淡的情感起伏过程。所有的诗都要选取意象,所有的诗都要组合意象,所有的诗都要表现诗人情感,这种提问明显有方法论意义。放手不旁观,避免了学生在浅层次上的重复学习。第二,互动。人是环境的产儿,学生自主学习如果换一个角度看也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课堂教学不能不考虑学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例如,一节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课,调查表明,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不断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同时,也在寻找其他学生的闪光点;课堂教学形成了一个人人都能得到积极回报的竞争氛围。人都是充分关注自己活动结果的,如果活动没有了反馈,他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挫伤。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个好的竞赛场,它对学生主动自控能力的生成具有全面的影响力——学生都知道自己的目标所在,都努力把自己朝这个方向培养。第三,培训。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是以学生长期独立的自我培训活动为基础的,教师的教学不能再总是局限于自己的教学计划或主观设想,而要能满足学生长期独立的自我培训活动。如研究课《中西比较阅读》的教学,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能力所在、占有资料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择研究专题,组成小组,分工确立各自研究任务,展开合作研究。这一研究过程的意义对于中学生来说,并不在于他们究竟能获得多少学术成果,写出怎样的学术论文,而在于帮助他们进行独立的自我培训。教师所要介入的地方应该是有益于学生独立自主活动的必须所在,如开始时启发学生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研究能力,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采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研究中如何解决难点和重点问题;阶段性结束时如何总结,并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百花齐放的前提下做更深入的研究。对这一过程,教师不仅不多干预,而且要确保尽可能少干预。我们现在的中学语文研究课大有大学课程的“成果意识”之嫌,我以为就是这一基本点没有弄清楚。
  如何切实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适应时代适应社会的一个主题,由于我们教育传统过重,对新的理论和实践认识不十分充足,对这一主题研究还相对较浅,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上海黄浦区衣吁进修学院中学教研室 200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