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课外阅读:不该被遗忘的角落

作者:陈尚达




  由于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和惯性影响,语文教学存在极为严重的功利化现象。语文教学被窄化为课本教学,教师关注的是课本这个有限的知识领域。教师对课文教学的深耕细作乐此不疲,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鲜有问津。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程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并取代了“语文教科书”,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语文课堂教学的信息含量明显增大了,但是这种课程资源意识局限在课内,课外阅读依旧是被遗忘的角落。本该密切结合的语文课内外阅读被人为地加以割裂了,虽然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人人尽知,新旧大纲对课外阅读都有说明,新语文课程标准更在“总目标”中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阶段目标”中指出,低年级“不少于5万字”;中年级“不少于40万字”;高年级“不少于100万字”;初中“不少于260万字”。但是在中小学校教育实践中,课外阅读并没有被纳入语文教学计划中并付诸实施,语文教学中总是难有课外阅读的一席之地。课外阅读是一个有待开垦的处女地,是一个不该被遗忘的角落,这本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笔者在此要思考的是,课程改革立足于每位儿童的发展,那么,在新语文课程背景下,重提并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良好个性有什么意义?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究竟是什么关系?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学习方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重视课外阅读?怎样引导学生去从事课外阅读?
  
  一、穿越历史,邀游宇宙;积淀语感,超越自我。
  
  关于课外阅读的地位与作用,前人已有很多研究,无须在此再作赘述。笔者关心的是,在新语文课程背景下,重提并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良好个性,到底意味着什么?有老师可能会问:新课程强调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现在完成课本教学计划的任务尚且艰巨,又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与新课程改革精神是否相矛盾?如果不矛盾,那又该如何解释?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究竟何谓课业负担?二是课外阅读究竟是不是课业负担?对第一个问题的解释影响到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所谓课业负担是指课程的作业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范围,让学生感到痛苦,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构成学生沉重的精神负担。其中,“作业多”和“学生痛苦”是课业负担的两个关键词。因此,不能把课外阅读理解为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是因为,课外阅读不同于一般的作业有一种及时性的压力,而是一种延缓性工程;作业需要动手去写,以逻辑思维居多,而课外阅读则是动眼去看,随手翻翻,在目之所及处展开联想,驰骋想象,它更多的是一种消遣性活动、娱乐性活动,所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种兴趣可以淡化甚至消解心理上的疲劳感。这就是为什么中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可是看起武打、言情小说来,能通宵达旦、废寝忘食,除了青春期心理特征因素外,有兴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语文课程要重视课外阅读,原因很多,下文还要讨论。这里主要讨论两个两重关系:一是读者和时间、读者和空间的关系,一是读者和文本、读者和自我的关系。这些关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可以简化为十六个字:穿越历史,遨游宇宙;积淀语感,超越自我。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穿越历史和遨游宇宙,完成一次次精神旅游,视野和心胸开阔了,情意和志趣感发了;在和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性交互作用中,小“我”与大“我”产生同化和顺应,形成反思和批判,在同化和顺应、反思和批判行动中,学生的语感得到培养和积淀,知识经验不断得以转变和扩充。简言之,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够实现四个超越:超越时间和空间,超越语言和自我。
  
  二、课堂教学是手段,课外阅读是目的。
  
  叶圣陶和朱自清两位先生在《国文教学》中曾经指出:“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人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它说明课本教学只是手段,课外阅读才是目的。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说“目的”并不是指读书活动本身,而是指读书活动所内含的学生谋求自我发展的主动与自觉,这种积极的意识和良好的习惯正是学生形成良好个性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这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谓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因此能够自觉阅读、自主探索。诚如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说的,“教育的目的不是向学生传授已知的东西,而是要将学生的创造力诱发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课堂教学就是要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激发学生的精神追求。课外阅读就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就是学生生命觉醒和精神追求的意识与行动的体现。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学要“举一反三”,课文不过是个例子,通过例子举一反三,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这种说法是不错的,可是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只是“举一”而并不“反三”,有老师如果引进了课外资料,往往被认为是“没有紧扣课本”,认为是“超出了教学大纲”,语文教学似乎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小威廉姆斯E·多尔强调课程的丰富性和关联性,也就是强调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有机统一。
  
  三、课外阅读: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利器。
  
  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针对学生在长期应试教育中形成的他主、孤立、接受的学习方式而言的,这是一种高耗低效的学习方式,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却大有市场,根深蒂固,积重难返。许多教师积极响应课程改革的号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寻求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良方,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教师如果不对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进行审视与刨根,不找出造成学生语文学习高耗低效的深层原因,那么不能不说这种探求是消极的,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在许多有课改性质的语文课堂上,虽有几人一组的合作学习,却往往是徒有形式的热闹一番,因为课外阅读的缺失不仅意味着学生语文学习的缺少主动和缺乏兴趣,也从根本上制约着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得表面的热闹非凡并不能迎来生动而深入的关于知识意义的建构。
  卡尔·威特牧师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中说过,“个性即能力。”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方面,一个人的良好个性,往往决定了他有不同寻常的能力;另一方面,一个人的良好个性,能够促进他的能力不断发展。它们是相辅相成、两位一体的。其实这种良好的个性中,就包含着很好的学习方式。我们也可以说,从一个人的学习方式,可以看出他的能力大小和个性修养状况。学习方式、个性修养和课外阅读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前面说过,课外阅读中包含着学习个体主动学习、自觉态度和自律意识,这里的主动、自觉和自律就是良好的学习方式和个性修养中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不能仅仅立足于课堂教学层面来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要把眼界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