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疑难问题解答

作者:龙志心

然的现象。恩格斯曾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世界科学的最高峰,一刻也离不开理论的思维。虽如李约瑟所言,“中国在理论和几何学方法体系方面”确实“存在弱点”,但实际情况是,大致与希腊文明同期,中国诸子百家不仅提出了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和方法,而且在运用逻辑思维方面取得了几乎和希腊人同等辉煌的成就,只是缺少人出来将各家学说理性地归纳总结成“方法论”“工具论”一类著作罢了。中国早期形成的相对领先的科学技术思想和方法,不仅影响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传统思维,而且也是中国明代中叶以前为什么科学技术一直能够“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的根本原因。
  中国在中古时期,科学技术水平达到当时世界的顶峰。尤其是两宋时期,中国数百年间尽管经历了西夏、辽、金等民族带来的频繁战争的磨难,但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譬如大约在北宋末年,铅山县(今江西铅山)铅山矿区,“常募集十余万人,昼夜采凿,得铜铅数千万斤。置四炉鼓铸,一岁得钱百万余贯”。这意味多金属银铅铜矿开采冶炼业达到惊人的生产规模与水平,反映资本主义因素已经萌芽。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谈北宋开封“民俗”时说:“凡百吉凶之家,人皆盈门,其正酒店户,见脚店三两次,打酒便敢借与三五百两银器。以至贫下人家,就店呼酒,亦用银器。”这是矿冶带来空前物质文明的生动写照。假如没有后来元军一路屠城、对南宋生产力彻底大摧毁的话,一部中国古代科技史肯定会是另外一种写法。
  但也毋庸讳言,当时中国的科技确实长期处在经验型阶段。就拿印刷业来说,我国毕异的活字印刷比德国比谷登堡的发明早几个世纪,但我国的现代印刷术确是从欧洲学来的。印刷术的发明是近代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我国的活字印刷为何没有被广泛采用呢?究其原因,一是中国人的传统保守思想。《活板》结尾说:“异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透露了“活板”印刷靠家传途径,在社会上根本没有得到流传,以致今天我们几乎无法见到活版印刷的书。此外,毕异发明的活版印刷,本身也有其很大的局限性,缺乏推广价值。“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中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这种工艺如果没有高度熟练的手工业艺人,是很难办到的,特别是要使“字平如砥”,非常困难,全部靠经验。毕异未能创造出一套高效率的生产方式,是其“活板”得不到广为流传的根本原因。
  明清之际,一些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促使中国在科技大滑坡后第一次睁眼看世界,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清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清廷对西方科学技术基本持比较开明的态度,对西方传教士的评价也是基本客观的,其认识虽然存在许多局限性,但中西文化交流的最大障碍,不是来自清廷而是来自鸦片输人导致闭关。这应该是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现代科学”的重要原因。
  中国科学技术为什么最终落后了?这是李约瑟难题的难点。中国科技从领先到滞后,中间大约经历了从万历(1573—1620)至清乾隆(1736—1795)二百多年的过渡期,研究了相关内因和外因,指出了最终未能抓住追赶世界科技机遇的症结。中国有一个传统观念,就是把技术当做“奇技淫巧”,即使是康熙、乾隆这样的明君也不例外,当传教士献给他们手枪后,并没有想到让自己的国家生产现代化的武器,用枪来武装自己的军队,而只是用他们的科技来制造玩物,供自己玩赏。由此可见,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科技发展的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快船利炮给清政府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促使清廷内部逐渐分化产生了洋务派,中国人掀起了第二次学习西方的浪潮,而且比上次学习西方,要主动得多、全面得多。一是鼓吹“西学中用”,提倡翻译和介绍西方科技著作,决心“师夷之长技”;二是试图兴办以军工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工业,企望走“富国强兵”之路;三是开始走自己培养人才与选派留学人员两者并举之路。总之,洋务运动失败表明,挽救中国、振兴科技已非封建国家所能胜任,但它毕竟率先打开了中国封闭多年的生产力系统,开始虚心学西方,睁眼看世界,科学与民主意识开始吹人中国,渐人人心,这也就为彻底埋葬封建制度,开始孕育和准备了掘墓人。
  江苏镇江布谷和新村三区13性202室 212003这样一首“打油诗”中却出现了“甘心做人民的牛”这样沉重的句子,让人感觉一点也不“打油”。
  那么到底怎样理解“俯首甘为孺子牛”呢?先看先生是如何“偷得半联”的,据《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的注释:
  清代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同里钱秀才季重,工小词。然饮酒使气,有不可一世之概。有三于,溺爱过甚,不令就塾。饭后即引与嬉戏,惟恐不当其意。尝记其柱帖云:‘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真狂士也。”条幅所说“偷得半联”,指此。
  看来,“甘做小孩之牛”乃是一种天真之姿,使气之态,甚或可谓“魏晋风度”之传承,是洒脱任诞的品格。我看,鲁迅先生“偷得半联”,当取此意。从《自嘲》全诗看,作者塑自己落魄之像,实于幽默风趣中表达不屈从、不合作的态度。尤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联,有一份天真,更具一种倔强。其爱憎之分明,喜怒之殊别,直是先生人格独立精神的写照。这种精神,已足可谓伟大,何必再将其“拔高”,解作“甘做人民之牛”呢?我以为那是不客观的,会弱化全诗的艺术性。
  这使我想起对另一千古名句的理解,即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其中“民生”一词往往被理解为“人民的生活”。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2000版)第三册第六课《离骚(节选)》就把此句译为“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这样理解让人有“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感觉,因为统观《离骚》全篇乃至屈原的所有诗作,其要旨在于“眷顾楚国”及“洁身自好”,“爱民”之旨体现得并不明显。其实,这个“民生”当解为“人生”,这也是很多注家的理解。“哀民生之多艰”后一句是“余虽好修婷以轨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意思为“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早上进谏而晚上就被贬黜”,这不正是对“人生多艰”的具体诠释吗?因此,完全不必人为地给屈原扣上一个“爱民诗人”的大帽子,屈原最大贡献是为我们的文化树立了爱国楷模和人格高标,有了这两点,屈原就足以光照日月、彪炳史册了。“爱民诗人”的荣誉,还是让我们奉于杜甫吧。
  我们在帮助学生分析文学作品时,往往告诫学生不要任意“拔高”作品的思想价值和作者的思想境界,而我们自身有时是否也存在这种“思维定势”呢?
  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及资料的匮乏,我的思考有可能是以上一孔之见,望大家指正。
  河北容城中学 0717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