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在技能训练中体验情感
作者:刘清华
3.学生简评,教师指点
(通过朗读,品味优美的语句、拟人手法;体验作品的感情)
4.学生齐读一节,感受课文优美的语句。
楼老师的教学设计,采用的是“听读一自由朗读一朗读自选语句一齐读”的方法整体感知课文,这节课中的多次期读,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反复多次的朗读中,在调动多种感官感受荚词佳句的前提下,逐渐积累优美的言语材料,并存储在个人的言语积累中。楼老师在这节课中所运用的朗读训练,应该是在学生熟练掌握朗读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若学生未能掌握朗读技巧,那么“教师提出朗读要求(特别强调朗读时脑海中要映现出作者描绘的美丽画面)”“学生朗读自选曲语句,井说说感受。(运用多种朗读方法训练,如自由朗读、美读表演等)”这两个要求则不能实现。
而陈老师的(雨巷》教学,朗读技能是品味诗歌情感的基础,理解感情是掌握朗读技能的体现,训练与品味相辅相咸,她找到了解读文本最好的切入点,同时实施针对性很强的训练,不但有助于学生掌握技能,还可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后应用到阅读其他课中。因此,我们可以把陈老师的课看做是所有语文阅读课的基础,她实施的是真正的技能训练课,楼老师的课则是朗读技能的应用课。两相比较,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技能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不管是阅读技能,还是听说、写作技能,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和柱心,优秀的语文教师庄重视语文技能训练。
三、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过程
目前,有些语文教师反对技能训练,认为它过于刻板、无效,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不符。其实,技能训练并不枯燥,也不刻板,在训练的过程中也是需要以学生为本,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构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又因其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所以对老师的教学语言与专业知识要求更高,好的技能训练课,必定是扎扎实实落实教学目标的,也必定是成功的。让我们再看看陈老师的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现代诗歌的一篇经典之作——《雨巷》。同学们知道如何正确通过朗读欣赏这首诗歌吗?朗读有哪些具体的技能呢?
(生开始有感情的朗读)
师:大家觉得这位同学是否恰如其分地运用了朗诵技巧?为什么?
生(齐声):还没有。
师:对,要想读好诗歌,还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我们接下来分析这首诗在技巧上的读法。首先,朗读应该根据什么规律安掸停连?
生(议论纷纷):停顿在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根据内容停顿……。
师:大家说得很正确。安排停连是要根据语法规律、逻辑规律、气息停顿等,根据标点符号的停顿最容易看出,其他两种相对难找。请大家讨论第一节停顿的处理,长停顿用八表示,短停顿用▲表示,连接用一表示,请在诗中标注。
师:这就对了,恰当的停连是朗读的基础,也是读出感情的重要条件之一。大家刚才说这首诗应该用慢速读,那要怎样读才是慢速呢?
生(齐声):不清楚。
师:在同样多的时间里,读两个词和读3个词相比,如“一个丁香一样地”与“丁香一样地”相比,哪个语速慢一点?
生:读两个词的相对慢一点。
师:对,在同样多的时间里,读的词越少,就表示词的密度越小,速度就越慢,这就好像歌曲一样,两个音构成的节拍比四个音构成的节拍要慢,这就是慢速。……
(老师带领学生集体练读这一小节)
陈老师针对学生掌握朗读技能不够熟练的学习基础,她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先采用提问法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让学生主动重温旧知;在步步引领学生掌握有关知识的过程中,她并不照搬书上理论硬塞给学生,而是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音乐知识打比方,解说明白浅显,力求贴近学生的能力实际;在读的训练过程中,选取了自由朗读、齐读、练读、范读等方法,避免了枯燥,活跃了课堂,同时强化了各项技能;课件的使用,优化了教学资源使用,调动了气氛,创设了优良环境。在体验与反思环节,学生充分发挥了个体的经验和智慧,畅所欲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陈老师及时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根据课堂实际调动了气氛,引领学生投入训练,显示出很强的课堂调控能力。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源于教师对朗读技能训练的指导策略把握娴熟。
从这节课中,体现出课堂训练必须注意几个方面:一是要精心设计训练过程,二是要以学生掌握技能为中心,三是注意激发动机,四是要创设优良环境,五是及时调控,六是正确的评价反馈。只有这样,训练才能摆脱枯燥无味的刺板印象,也才能保证训练的效果。
当然,陈老师的课也不是无懈可击,缺点在于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操练还不足,真正的训练要让全班每个同学都动口动手,如能像魏书生等语文大师那样组织学习小组,人人落实教学目标,让每个人都按要求标注每人都读。其次,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绝不是一蹴而就,只是课堂上的训练决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教师还庄要求学生课外都这样去读。再次,要让学生学会朗读,光一节课一首诗是不够的,应连用几堂课让每个学生真正基本掌握诗歌朗读的方法。我们衷心期待陈老师能在广阔的语文课堂中进一步落实技能训练的要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