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在技能训练中体验情感

作者:刘清华




  建构高效的语文课堂,落实语文技能训练,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这既是数代语文工作者的美好愿望,也是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现代教育心理学对技能与能力的关系早有定论,加涅认为:学生只有在教师指导下充分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问题解决者。知识技能在前,能力发展在后,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建构高效的语文课堂和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关键在于落实语文技能训练。如何进行训练才能达到科学高效?韩雪屏老师在《语文教育的心理学》中提到,心智技能训练要建立在心理学和合手法则的基础上,而不是任意而为。比如,识字的技能要合平汉字的构成规律,读段的心智技能要合平段落的组成规律,写作要合平书面语的生成规律等等。因此,心智技能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和教学训练才能获得,它不同于自然养咸的习惯。
  心理学家冯忠良教授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必须经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三个阶段。心智技能及心智活动方式的训练,首先就必须确定原形,即使学生了解原型的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顺序、动作执行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关动作的主观表征以及定向映象(活动的程序结构)。其次,由于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训练时对心智技能中新的、主体未掌握的部分必须分阶段进行练习,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让我们回到(雨巷)实录中来。
  这是一堂诗歌朗诵技能训练课,很有自己的特色。陈老师选择朗读作为学习<雨巷)的主要方法,教学中发扬了传统教学中诵读法的优点,既有练读、带读,又有自由朗读、齐读,还有名家范读,通过不同的读达到强化技能的目的,较好地实现了品味感情、训练朗读技能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完成,或者说学生在课堂中朗读能力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施教者对学生施加了行之有效的训练。
  这堂课值得称道之处有三个方面:
  
  一、落实课程目标,重视技能的科学训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申明确提出了“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的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本来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但是,在课堂上,“读”往往是最客蚕被疏忽的一环。长期以来,诗歌教学过程多集中在分析诗歌写作背景、意境、象征意义上,朗读及技巧的运用在其中只占很少的分量。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读了不少课文,但是大多数人只能“背”而不能“诵”,当面对新的作品时,却难以读出文章和诗歌的韵味。造成这种现象,原因在于语文教学过程中,从小学到中学只讲了朗读知识,不重视朗读训练,即使安排了训练也只是一个笼统的训练,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知识没有真正转变为学生的能力。
  (雨巷》实录中,陈老师认真落实了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她重拾传统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朗读,引领学生进入作品的思想和感情的境界中,在初读一品味—再读的过程中,适时作知识的点拨,引导学生进行不断的科学训练,让学生把他们对作品的理解用相应的语言发音方式(诸如停连和重音处理、语调把握等朗读技能)表达出采。这个过程使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越采越准确,通过朗读技巧指导,促进其个性意识的觉醒,最后达到品味语言、激发情感、掌握技能的境界。因此,这节课的效果比把朗诵作为“装饰品”的课更胜一筹。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得”比“习得”的效果更好,这节课体现了科学训练是掌握语文技能、提高能力的最重要途径之一。训练能集中、系统、科学地组织学生围绕着教学目标学习,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技能训练,并采取相应的评价措施促进学生掌握听讲、交谈、朗读、演讲等技能,如经过广播影视学校培养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会比一般学校学生强,表演、主持、采访等专业素质更是远胜于一般学生,这就是专业技能训练的结果。
  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钱梦龙老师也指出,“语文教学的内容不是语言工具、语文工具,而是各种训练。”学生要掌握语言工具、语文工具,是要靠能力的。能力是训练的结果,因此语文教学的内容理所当然是各种各样的能力的训练。教学过程中的训练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和实践。学生的知识在训练中获得,能力在训练中培养,智力在训练中发展,同样,兴趣的激发,情操的陶冶,性格的养成以及世界现的形成都可以在训练中得到体现。如果没有训练,那也就失去了设置语文课的意义。训练是体现着语文课特点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它是非工具性学科所不可能具有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必须把训练作为贯串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线索和关键方法。
  通过这节课,我们看到了“朗读训练”对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的突破口。这突破口何在呢?就是根据冯忠良教授的理论确定了朗诵训练的原形,让学生根据知识知道怎么练,练的方向很明确。虽然学习的是一篇现代诗歌,但是通过这堂课,学生能在系统的朗读知识引领下,得到技能的训练,并单一反三运用到其他诗歌中。再次,对新的技能未掌握部分引导学生反复训练强化,通过聆听名家朗诵、教师范读,产生技能的对比,通过不同方式的练读,促进朗诵技能的内化,使学生的感受力进一步增强,激发他们对朗诵技巧的重视,对日后的学习产生不可忽视的良性影响。
  陈老师的课告诉我们:语文课堂就是要从人的认知规律出发,通过对学生“习搏”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学得”训练,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慢慢内化为个人能力。
  
  二、选准突破点,教法创新意
  
  陈老师选取了朗读感悟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在教法上有新意。教学(雨巷》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教法是教师先讲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再引入学习,这种教法虽然很传统,但是由于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已不同,他们难以理解,间接影响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把握的效果。因此,这堂课通过朗诵技能的反复训练,不断挖掘、品味情感的内涵,通过朗读品味这首诗歌孤独忧伤的感情,会在短暂的课堂时间里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并将学习的效果延伸至课堂的空间之外。
  这种通过朗读品味课文的思想情感的教法,其实很多教师已经在自觉地运用,但是他们运用的前提是学生已掌握了比较好的朗读技能。如杭州市的楼红老师在设计《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对于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这两个环节作了如下的设计: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听读。学生画出能表现济南冬天特点的优美语句。
  2.学习小组讨论:假如给一个从没有到过济南的人讲济南美丽的冬天,你着重讲哪几个精彩的片段?
  3.全班交流、讨论并朗读相关段落,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1.学生自选朗读内容,教师提出朗读要求(特别强调朗读时脑海中要映现出作者描绘的荚面画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