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项链》课例点评等
作者:佚名
史建筑、张世鑫 (山东省北镇中学)
刘笑天、唐万山、刘雪红(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
《项链》课例点评
张世鑫:本课首先从小说的情节人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外貌是否发生了变化?”这看似比较浅显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追问“她的性格发生变化没有”,接着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部关于
的小说”,使学生对小说的主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描述。而“灰姑娘”故事的引出,则引起了学生对文章写作模式的思考,从而使学生对(项链)一类情景模式的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
史建筑:我想谈一谈背景资料使用的问题。背景资料的适时引用能够激活学生思维,开拓教学思路。比如,教师在讲到“作者喜欢变化之前的玛蒂尔德,还是变化之后的玛蒂尔德”时,给学生展示“莫泊桑之女性观”相关资料。在对小说进一步解读的过程中引出“灰姑娘”的故事,然后对文中“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中的“也”进行解读,学生自然便能想到,在这里“灰姑娘”是一类人的代表,“也”是相对于所有的“灰姑娘”而言,这一结论的得出非常自然,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实际能力。但我个人认为,教师引用的部分背景资料,诸如“莫泊桑之女性观”并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尤其作为结论性质的导引。我个人认为,解决文本中的问题,最有说服力的还是文本本身,教师应该多从文本人手,引导学生深入体味、挖掘,从而探求问题的根源。
张世鑫:教师设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和教师因势利导有着直接的关系,显示了较强的文本挖掘和课堂驾驭能力。
史建筑:教师让学生自主总结小说主题,课堂上出现了精彩纷呈的个性化理解。教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体验,师生在平等的对话中创建了一个和谐共振的“场”,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张世鑫:本课教学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但如果对文章的解读讲求一种“素读”效果的话,教师应该转换一下角色;将初读的体验、质疑的机会留给学生,解决学生真正的疑惑,建构教学相长、充满生机活力的“绿色课堂”。我自己在教《项链》时,学生就提出过许多新鲜的问题。比如:借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没说项链是假的,还项链时也没说是假的,而在结尾时,为什么又说出真相呢?路瓦栽怎会接受自己的妻子梦想在客室里与她最亲密的男友闲谈?妻子在那里狂舞,自己怎么就安然睡着了呢?他的心理又是怎样的?这些“幼稚”的问题的提出是对人们正常的思维模式的挑战,把握人物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下的心理,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另外,“灰姑娘”的加入,打开了教学思路,也渗透了比较阅读的因素,但在文本挖掘尚不深透的情况下,加入这一环节未免有些空泛。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课例点评
刘笑天: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有的老师可能是一个难题,但对有经验的老师,则可能意味着一个契机。学生提出杜十娘有钱“自赎”,应该是出乎郭老师的预料,在他的预设之外,但他迅速从难题中摆脱出来,找到新的切入点与突破口,把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引入到另一番境地,说明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无疑是出类拔萃的。这是一个成熟教师的标志。
刘霍红:这节课的切人点小而巧。杜十娘的美貌、深情、聪明、坚贞都是看一遍就能明白的,怎样才能更进一步地挖掘杜十娘的价值?郭老师抓住了大家不大注意的百宝箱,由探讨百宝箱里的珍宝的价值,到探讨杜十娘的价值,再到探讨封建社会下层妇女的价值,再到探讨对人生价值的评价,步步深入,步步提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杜十娘这个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也对人生价值有了思考。
唐万山:确实如此。这堂课教师以学生的一个问题作为切人点,引导学生计算百宝箱的价值,让学生思考领悟出百宝箱只不过是烘托杜十娘这一人物形象的道具,是不可能存在的虚幻想象。进而思考小说的悲剧意义:价值连城的百宝箱烘托了人间至美之人杜十娘的价值。因为学生的提问,教师打破了原先的教学设计,如此尊重并认真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是真正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做法。学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真正实践它非常不易。本实录正是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尊重才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研读文本、挖掘小说思想意义的兴趣。
刘笑天:对,这一环节确实出人意外。他把学生从俗套的情节分析中解脱出来,用“数学思维”去解决“文学问题”,把学生的胃口吊得高高的,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探究需求去关注文本。郭老师很高明,醉翁之意不在“清算财产”,数学是外衣,是一着活棋,整个“棋局”永远是语文的。他的真正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心平气和地阅读文本,养成认真读书关注细节的习惯,从中发现问题。
唐万山: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小说的思想意义的时候,并没有脱离文本让学生架空分析人物形象的悲剧内涵。教师通过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阅读文本。如教师让学生计算百宝箱的价值,就促使学生不得不认真阅读文本,以文本中的语句作为计算的依据,进而引导学生注意到作者的一句话“莫能定价之多少”,此举看似领着学生兜了一个大圈子,实际上却让学生认真地阅读了文本。
刘笑天:对话教学讲尊重学生,点拨教学讲因势利导,接受美学提倡尊重阅读的个性差异。当学生的问题超乎你的预设时,你应该“导”而不是“堵”,不要把你的理解“塞”给学生,来完成你的预设目标,那样看似完成预设,实则背离了教学的根本规律。这位老师“导”得成功,这节课也因此满堂生辉。
但是,老师还没有把这篇千古绝唱上到震撼心灵的程度。原因有三:其一,没把作品的悲剧意义读透,老师自己竭力回避俗套,但他对悲剧意义的解读还是落入俗套,说严重一点是给作品贴了标签,把学生导向了教条。其二,杜十娘的艺术形象是最具震撼力的,应该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品味。其三,我觉得也是一个根本,老师可能过于“刻意”在方法上创新,而忽视对作品内涵的探究,也可能是觉得作品太“熟”了,熟悉的地方读不出风景。
唐万山:在这堂课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得比较充分,教师引导着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问题,与此同时学生只能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尽管教师牵得比较好,学生可能还兴味盎然。但教师是否考虑到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除了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难道就没有别的问题吗?对于教师的个性化解读文本学生应该有不同的声音,但遗憾的是这些都被教师给扼杀了。
《老哥哥》课例点评
刘笑天:教师的角色更近于导演或指挥,他们不应该跑到前台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