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工夫在诗外

作者:蒋念祖




  我们常说,上好一堂课,必须抓好教材、学生这两头。我的体会,除此而外,还得抓好“自己”这一头,了解自己的长处短处,扬长避短,才能完善自我、实现自我。
  1979年恢复高考,我考进师范专科学校,经过短期学习,分配到江苏省扬州中学实习——其实就是顶班上岗。在农村插队十多年,一直想当教师而不可得。如今学历不高,经验没有,口才不行,在海内外闻名的百年老校忝居教席,真所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是想想自己也有长处,一是能够吃苦,插队多年,一直在农村干活,什么都不觉得苦了;二是一直喜爱看书也逐渐学会看书,这对于教好书自然也是有利条件。不久学校让我担任章熊教授主编的《全国重点中学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的试教工作。结合自己自学的经历、体会,我认识到,语文教学应当把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作为重要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模式,制订长期的合理的教学计划。在初中语文实验班教学中,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大体形成“预习一讨论一归纳一迁移”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疑问,教师课前检查预习,梳理学生提出的疑问,确立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重点难点展开讨论,最后进行归纳整理;设计相关练习,整理归纳,从而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教学的大致步骤。虽然课前这样准备花费的工夫比较多,但上课的时候心里踏实多了。看了学生的预习作业,觉得学生对于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既具有喜剧因素又具有悲剧因素,没有多加注意,这对于他们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肯定有所妨碍。如何不涉及专门术语,而让学生感受、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深刻意蕴,无疑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于是我根据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最初感受和产生的疑问,把理解小说中多次出现的“笑声’柞为理解作品的突破口。
  听课的大教室里,座无虚席,又是录音又是录像。刚上课,我就指出,《孔乙己》是鲁迅先生自己最喜欢的小说。小说中的孔乙已是个喜剧人物呢,还是个悲剧人物?同学们七嘴八舌有说是喜剧人物,有说是悲剧人物,有说既是喜剧人物又是悲剧人物。我知道同学们这些说法还没有经过认真思考,现在下断语为时过早,于是蓄势待发,并不急于表态。转而问道:我们阅读时心情如何?教室里逐渐沉静下来,学生们肯定多少感受到小说中那将初步形成的认识、能力加以巩固、迁移。现在看来这种教学模式未必没有欠缺,但是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1983年,这届学生进入初三,我担任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也正好三年。扬州师范学院殷祥宝教授联系中文系三百余名学生来扬州中学听课。我虽然早过而立之年,可确实还是一名新教师。虽然底气不足,但是“丑媳妇”总得“见公婆”啊,于是主动请缨:给我一个机会吧,我来上!
  选择的课文是鲁迅先生的《孔乙己》。首先要研究教材。我的习惯是不看参考资料,自己先直接阅读、感受、理解文本。阅读中我们虽然始终感到心情压抑,但是也始终忘不了小说中先后多次出现的笑声。不妨说,《孔乙己》就是一出充满笑声的悲剧。当时我了解到,关于小说人物形象,正好有文艺理论家提出“性格组合论”,我觉得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既具有喜剧因素,又具有悲剧因素,两种因素相互渗透,形成非常生动的二重组合形态。通过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无疑是作品的亮点。其次是了解学生。三年来,同学们基本上养成了按照常规预习课文的习惯,检查预习的时候,我们把学生阅读中提出的问题收集上来,种压抑的气氛。接着又问道:可是小说中为什么多次写到“笑”和“笑声”呢?你们觉得孔乙已是不是好笑呢?或者说,小说中,哪些地方描写孔乙己让人感到可笑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很直观的问题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他们有的翻看课文,有的交头接耳,忙乎开了。我看看火候已经到了,于是说:大家知道,让人感到好笑的事物,有一定的规律,漫画大师方成概括过,让人感到好笑的事物,有巧合、机智、不协调等类型。我讲了几个笑话,将上面的几种类型分别举例说明。然后问:课文中对孔乙己的描写让我们感到好笑,属于哪种类型呢?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回答:不协调。我又问:有哪些例子?这个问题同样非常直观具体,可以在课文中直接找到答案。我要求学生重点在孔乙己出场的那段外貌描写中找答案:孔乙己皱纹间的伤痕,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又脏又破的长衫,都反映了他是个处在社会底层的被欺侮的人物,这就是他的实际地位;但是他始终不愿意脱下长衫,满口之乎者也,说话让人半懂不懂,这又反映他无视现实,还要大摆读书人的架子。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我引导同学们作了概括:孔乙己的不协调是他自己的思想和实际地位之间的矛盾,孔乙己整个外貌描写都是围绕这一矛盾展开的,其中“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又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是这一矛盾的形象的概括。
  接着,要求学生思考:小说中还有哪些描写也突出了这一矛盾?阅读的范围扩大了,思考的难度也增加了。但是由于前面的认识已经有一定的基础,这个问题很快得以解决。这一矛盾其实贯穿在对于孔乙己的描写之中:他一方面已经难以维持生计,免不了偶尔做些偷窃的事,一方面却要强词夺理,胡诌什么“窃书不算偷”,“君子固穷”之类;一方面因为“终于不能进学”受尽歧视和冷遇,一方面却仍然以“识得字”傲视他人。连“孔乙己”这个名字本身,也反映了这种矛盾:一方面他的社会地位无足轻重,连个正经名字也没有;一方面却还要卖弄斯文,“说些半懂不懂的话”。这些“不协调”与课文中的“笑声”是联系在一起的。将他最后一次出场和第一次出场时的外貌描写做比较可以看到,他的处境每况愈下,已经濒临绝境,甚至已经无法再穿那件作为读书人标志的长衫,也已经无力回答人们对他的嘲讽,但是他的自视清高、死要脸皮却丝毫没有变!
  课上到这里,又来一个急转弯,我问:孔乙己身上只是让我们感到可笑吗?他身上有没有好的一面、善良的一面呢?这个问题其实正是针对着学生思想上此时可能产生的疑问:对于孔乙己,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
  于是学生马上找到孔乙己身上“善”的一面:他身材高大,如果本来就是“短衣帮”,肯定能自食其力;他写得一手好字,可见他年轻时也着实勤勉过;他在酒店从不拖欠,更不赖账;他不厌其烦地教小伙计识字;他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如此等等。应该说,他还是个忠厚善良的读书人。为什么最后成为引人发笑的“畸零人”?
  有了前面的铺垫,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孔乙己深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封建思想的毒害,一心专读圣贤书,想以此作为进身的阶梯,而不愿学得也不可能学得任何实际的本领,甚至连起码的谋生之道也不具备,一旦科场失意,只有潦倒终身。而他思想上仍然自命不凡,这就导致他的实际地位和思想之间的矛盾、不协调。在这笑声中,我们看到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