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2006年高考作文命题解析
作者:胡家曙 陈世敏
引出新的写作天地,所以在这些方面多下工夫,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表达上看,作文内容一定要具体,这样才能打动阅卷者。
广东卷的“雕刻心中的天使”,采用了比喻的方式,不过。通过前面的故事,考生应该可以领会话题的含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市场经济无处不在的广东,这个题目引导对心灵的塑造,很有积极意义。这个题目的含义比天津、上海题又多了一层,题目的要素分两部分:一是“心中的天使”,一是“雕刻”。前者指人生理想或追求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人生的意义所在:后者指追求的过程、完善的过程、实现的过程。所以,文章内容在这方面的内涵都要落实,重点要体现“雕刻”的过程和方法。
4.“问”——质疑求真。想象求新:四川、山东、湖南、福建卷的求索
用“问”串起上面三地的题目,是因为它们都在关注质疑、求索、想象。学习和生活中都离不开问,问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精神、一种习惯。对于学生而言,培养问的意识,就是培养思考意识,引导学习的方法。四川题直截了当提出“问”的话题,显示了对考生学习和生活的具体关注;山东题由一首诗引出问题,要求根据阅读的联想和感悟写作,实际上是要思考想象和事实之间的关系;湖南题审问了人的精神和习惯,是对性格建设的辩证导向;福建题由三个话题组成,多是对旧有知识的颠覆、对新问题的想象。
四川题的“问”和学生的经验联系得最紧,学生都有问和不问的经历,都有过问的收获,所以这个题目很容易唤起学生的相关经验。不过。经常遇到的问题就容易流俗,容易写得平淡无奇。题目提醒的角度有三个:不同人的问,不同情况的问,不同内容的问。还可以补充的是:为什么要问,问的收获,什么时候该问什么时候不该问,问的技巧和方法。等等。
年青人常常与意气结伴而行。湖南卷的“谈意气”直逼学生的性情和心理。题目不仅提供了话题的义项,也提示了作文的大体走向。作文时应围绕一点,谈出纵深感,具体选择哪一个义项入题取决于自己的阅读积累甚或个性感悟。作为规定文体作文。应注意议论文的特定要求,如文章的要素、结构等,尤其要防止以叙带议,尽量体现以议为主,叙议结合。
山东卷的题目首先要准确理解诗的含义。这首诗分两个环节,前一个意在表达想象的世界总是美好的,后一个意在表达事实却往往是(不能理解为都是)复杂的。所以,从这首诗引出的话题应该是“想象和事实”。尽管题目说“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但写作时还是要抓住这两个方面入题。具体立意,可以写想象对探索事实的作用(如正因为想象的星空是美好的,人们才要飞上天空),可以写想象和事实的不对称(如想象有时比事实好,有时比事实差),可以写不同情况对想象和事实的不同偏好(如对未来好大胆想象。对真理要服从事实),等等。
在所有的题目中,福建题是一个另类。三选一的方式尽管以前曾经出现过,但今年提供的三个话题更加难以把握:“诸葛亮借箭未满十万支”和“戈多来了”都让人费解,可能导致学生不知所向;“留下一点空白”虽然意思较为明确,但入题的角度很窄。可见,福建卷虽然提供了三个话题,但写起来比其他地区的题目难度都更大一些,不容易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情。揣测命题者的意图,“诸葛亮借箭未满十万支”,是不是要写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怎样面对周瑜;“戈多来了”压根就是后现代的东西,可能只有少数另类的学生会选择此项,不过这倒是对想象力的巨大考验了;“留下一点空白”主题明确,考生要做的就是怎样解说或验证它。
5.“走”——探寻道路,优化人生:江苏、重庆、浙江、江西卷的策划
读过了,想过了,问过了,人生的道路还是要走的。江苏、重庆、浙江、江西卷共同关注了人生之路的问题,不同的是,江苏题从宏观着眼。谈路的选择,而重庆和浙江题从过程着眼,谈走与停、作与息的问题。
江苏题的“路”本质上是从开拓创新的角度谈路的选择,相对于前两年“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和“凤头猪肚豹尾”,今年的题目显得平易一些。题目的引述部分显示了相对的视角,写作的具体内容可以选择一个方面展开,也可以兼顾全面展开。要注意的是:第一,“人与路”与“路”并不完全等同,内容应体现“人”的因素;第二,今年是命题作文,这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完全不等同于话题作文的写法。
重庆题继续保持了一小一大的格局,体现了自信。小作文“车站一瞥”应该比去年的“筷子”更容易展开一些。正如题目提示的那样,“走”与“停”的内涵十分丰富,写作时首先要给这两个词的意义定位,尤其是对“停”的理解,将决定文章的主题走向,如“停”可以理解为休息、调整、思考、停顿等。
浙江的话题结合提供的材料还比较容易理解其含义,对于埋头苦读的学子而言,可以提醒他们用超脱的眼光打量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道路。引用的名人言论可以触发思路,也可以作为论据。要注意话题“生无所息/生有所息”的呈现方式不同于习惯上的关系型模式,考生可以选择其一,也可以两者兼顾。
江西卷用寓言故事的方式命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套路,考生应该不难适应。首先要理解其基本含义:要减去过多的负担,才能更好地前进和飞翔。在此基础上,如果进一步开拓思路,可以想到国家、社会、企业改革等方面的问题,可以谈减少干扰集中精力建功立业的问题,还可以谈消解精神压力放飞快乐心情的主题。
以上是从内涵的角度解读2006年的高考作文题,从承前启后的目的出发,我们还要审视这些题目的形式特征。
二、题型征候——后话题作文时期的确立
历览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变化,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趋势:命题作文一材料作文一话题作文……这种趋势还在演变之中。从1999年到2004年,可以看做是话题作文时期,2005年是一个过渡,话题作文不再一统天下,到2006年形势又趋明朗,可以预见,高考作文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处于后话题作文时期。
“后话题作文时期”的概念,笔者首提于2004年(见《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3期和《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第3期),这样命名的原因是这个时期的作文命题本质上还是一脉相承着话题作文的思路,而表现形式却有较大的变化。从2006年的考题看,它的特征主要有三个:
1.命题形式的多样性。高考作文不可能一成不变,2006年已不再以一种形式为主,而是多种形式互补。17个考题中,话题作文有7个、材料式话题作文有3个、开放文体的命题作文有4个、规定文体命题作文有1个,从表面上看,以前出现过的命题形式2006年基本都登场了。
2.命题思想的融合性。尽管形式多样。但统观17个考题,其内在思想还是保持着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征。究其原因,就是要保证让考生有话可说,尽情发挥。从前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反响看,凡是约束过死、内容过窄的题目总是受到较多的质疑,这也反映了人们对话题作文的拥护和守卫。由于这种崇尚和素质教育的思想是一致的,也就决定了高考作文命题不可能回到在审题上为难考生的老路上去。
3.命题内容的现实性。由于对过去命题青睐道德性的矫枉过正,高考作文命题一度受到务虚指向的迷惑,学生作文也喜欢搞花架子,过分追求形式的新奇。2006年的命题明显矫正了命题内容的指向,关注的内容与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这也引导作文教学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社会的和谐进步。如此,既是作文实践的正道,也是作文应考的正道。
安徽巢湖一中 238000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10008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