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让材料“自谋出路”

作者:陈新明




  教师们都懂得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但对如何突破作文教学的难点又往往是一筹莫展。面对学生作文普遍质量不高的现状,大家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归纳出了多种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但统观起来,归因于学生的多,而对教师自身的反省少。下面笔者就写作教学谈一点个人的见解。
  
  一、质疑:缺少材料、思路狭隘,这一学生写作问题的归因貌似客观,其实偏颇。
  
  学生作文的思路狭窄、质量低下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就学生的写作过程而言,面对作文题,让大多数同学首先感到困难的是寻找材料这一关。他们常常感到无事可写,无例可用,当然更遑论去构思行文了。对此,我们一般都会简单地归结为是学生缺少积累。但果真如此吗?统观高考和平时学生习作中的一些优秀作文,不难发现其中所写的人和事,一般的学生也并不陌生。像今年的高考浙江卷作文题“生无所息/生有所息”,可以想见,如果从“生无所息”角度写,考生大多会写一些科学家之类的名人是如何地追求奋斗的;如果从“生有所息”的角度写,考生大多会写我们要工作、学习,但也要学会休息,劳逸结合才会更有效率之类。虽然一般不会偏题离题,但要出新出彩却也很难。如果思路开阔一点,我们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写:(1)人生需要奋斗,需要追求,但是当你的前面是万丈深渊或黑暗迷濛,那么与其迷惘、踟蹰、挣扎,不如停下追求的脚步,让生命得到休息,为生命寻找另一个出口。就像陶潜,在饱尝“风尘叹”后,去寻觅他的那片菊花地,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地享受着造物的馈赠,享受着远离腐败政治、污秽官场的快乐;就像李白,走出了长安,清醒地走向明山秀水,在山水间,成了一个忘忧之人;就像苏轼,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即使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却仍能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着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生无所息的勇者奋进的宣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生有所息的智者隐逸的情怀。从某一个角度说,他们都是某一种精神的榜样,那么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当屈原遭遇了陶潜,那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也许屈原会以积极奋进来劝导陶潜,而陶潜则会浅吟一口酒,把他的目光投向那远方天空中的一只盘旋的飞鸟。于是通过这两种人生态度的冲突,可以提出一个关乎人生价值的命题。我想,许多学生看了这样的文章,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想:呀,这些材料我也知道啊,为什么就没想到用呢?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不是不知道而是没想到。
  而此时,我们又往往简单地把问题归之为学生写作思路狭隘,思维不开阔。那么,思路从何而来?思维如何才能开阔呢?虽然许多人都曾做过相关研究,对学生进行过相应的训练,但收效甚微。而其中的关键,我想还是在于教师本身的教学思路不够开阔,没有能深入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从而有意识地寻找思维的规律,有效地去指导学生的写作。
  诚然,要写出那种文化积淀丰富、语言富有灵气、思想认识深刻、情感动人充沛的文章,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就运用材料、丰富主题这一角度,我们能不能为学生找一条便捷的路径呢?
  
  二、突破:改变思维过程,让材料去“撞击”话题,从而变话题“四处招工”为材料“自谋出路”。
  
  美国杜威曾说:持久地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唯一直接途径,在于把注意力集中在要求思维、改进思维和检验思维的种种条件上。叶圣陶也曾对“训练思维”理论进行过阐述。然而现行语文教学注重的多是思维结果的呈现,而不是思维过程的训练,作文教学也不例外。
  回顾一般的写作过程,我们所依循的程序往往是:审题(拟题)一立意一选材一构思一行文。其基本的思维流程有以下两种:
  
  这两种思维虽略有不同,但从整体上说,都是一种我们平时习惯了的顺势思维,其共同点都是从话题(或文题)出发,去寻找材料和确立主题。这看上去很合乎思维的逻辑性,但仔细想想,却存在着两个问题:(1)这种思维的过程有跳跃性、隐蔽性,从问题(这里指话题)到结果(这里指材料、主题),中间少了一条明晰的“线”,这会导致在具体思维时陷入迷茫和混沌。(2)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沉锚”效应,就是指人们在做决策时,思维往往会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第一信息会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你的思维固定在某处。由于话题作为第一信息被我们的大脑摄入,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束缚住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囿于话题而不能展开。所以,从话题出发去寻找材料和确立主题,就如同在茫茫人海中找几个人一样,难度必然大。有时即使掌握了很多的材料,一时也难以找到与话题(或文题)相匹配的材料。这时,如果我们能反其道而行,不从话题到材料,而是用材料去“撞击”话题,把原来话题“四处招工”的现状变为由材料去“自谋出路”,那么“命中率”就会大提高。其思维流程如下:
  
  这是一种逆向思维,但这里所提供的思维方式却是一种被人忽视的方式。我们平时所理解和运用的逆向思维其实还非常狭隘,如由“班门弄斧”想到“弄斧须到班门”,由“近墨者黑”想到“近墨者未必黑”,这只是思维内容的逆向,并且它的实现还有赖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比较难的。而这里所说的是思维过程的逆向。
  其基本步骤是:1.撞击:就是任意寻找一个你熟悉的材料,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去迎合话题,看看有没有被使用的可能性;2.架接:把你寻找到的材料与话题联系,看看能不能寻找到一个合适的连接点,可以的话,就用一两句话在二者间架起一座桥,使材料能说明话题的某个方面;3.归整:把有共同点或相似点的内容归结在一起,为正式行文做准备。
  
  三、实践:示例
  
  话题:有人说“玩物丧志”,有人说“玩物长智”,对于“玩”,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是怎样看的?请以“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对于这个话题,许多同学可能仅仅想到的是自己的经历或身边人的故事,很难打开思路。而用材料去“撞击”话题会怎样呢?
  1.撞击:让学生想想,王羲之、李白、苏轼、杜甫等等文学人物有没有“玩”过?[肯定“玩”过]还有其他一些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吗?
  2.架接:把人物用一两句话与“玩”串接起来,还可以联系一下所学的课文。
  (1)王羲之:永和九年的暮春之初,为修禊事,与朋友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一觞一味,畅叙幽情,不是“玩”吗?
  陶渊明: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或把酒赏菊,或举杯邀邻,无不与“玩”字有关。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正是“玩”后所作吗?一篇《将进酒》虽为解愁之作,但从一个角度而言不也可以说是饮酒寻乐之事吗?
  苏轼:“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