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谈谈语文技能训练中的原型定向

作者:桑志军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育最为重要而根本的任务。语文能力是学生对其言语活动过程起稳定调节作用的一种心理特性。语文知识和技能不能等同于语文能力,但是,语文能力的这种稳定调节作用是以语文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通过对语文知识技能的迁移、概括化和系统化,可以逐步形成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技能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前提。我国语文教育自五、六十年代起就一直强调“双基”训练,然而,由于一直没能建构起有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双基”体系,以致许多人对“双基”训练本身产生了怀疑。基于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对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忽视以及语文技能训练的无序性现状,实有必要对语文技能的形成过程做一些梳理。按冯忠良先生的智力技能形成三阶段理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本文旨在说明言语技能形成中的第一步:原型定向。
  
  一、关于技能以及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
  
  由于当前人们对技能的认识有着种种偏差,且语文界不少人并不了解心智技能,有必要对此作些简要说明。
  不同的心理学家对技能有不同的认识,但还是有一些共识。总体而言,他们都认为,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的动作系统,它和知识系统不同,动作系统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合乎程序的必要动作,同时,动作之间相互协调,共同达到预定的目的。例如学生通过审题、立意等一系列的动作,运用语言文字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这就是写作技能。另外,他们都肯定技能是后天获得的,任何技能的习得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那些不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系统不是技能。点头、握手等简单动作就不能被称为技能。
  技能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动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操作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动作活动方式。心智技能又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经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接近自动化的认知活动方式。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相比较,具有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语文技能主要从属于心智技能范畴。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加里培林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了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的理论。他认为,心智技能按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动作的定向阶段;物质或物质化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以及言语动作阶段。我国心理学家北师大冯忠良教授认为加里培林关于心智技能五个阶段可以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理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以及原型内化。三阶段论在我国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二、语文技能形成中的原型
  
  1.关于原型
  心理学中,原型也叫原样,指那些被模拟的某种自然现象或过程。由于心智动作的内隐与观念性,使得人们对这一概念的认识不像自然现象那么直接,也难以完全认识清楚,只能是对典型的心智活动作些模拟和设想。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原型是外化的实践模式,是物质化的了的心智活动或操作活动程序,通过这种外化的实践模式,使得学习者认识到技能本身的活动过程以及技能动作的操作程序。
  必须强调,原型并不等同于心智技能活动本身,它实质上是一种简约化或者说是理想化的心智技能的模型,它可能是某一个人的心智技能的动作,更可能是对一群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关于某个心智技能动作的概括。“心智技能的原型不应是原始的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型,而应是对理想的科学思维过程的模拟,由于形成了的心智技能一般存在于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头脑之中,因此创拟确立模型的过程实际上是把专家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经验外化为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心理模型’的过程。”
  
  2.语文技能的原型
  语文技能从根本上说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熟练运用。语文技能的原型不同于语文技能本身,它应该是人们对言语活动中规范合理言语活动方式方法及策略的总结与概括(这里将策略也视为高级技能),它可以是某个语文教育专家或是一批从事语文教育专家头脑内部的思维操作过程,是关于语文技能学习模型的概括化与综合化,这种原型必须正确反映专家头脑内部的思维操作过程,以便使得专家头脑中的经验能够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心智技能,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心智技能的培养过程。
  我们有相当多的人在相当长的时间,一直认为社会生活实践是语文技能学习的主渠道,混淆了学校语文技能原型与言语实践活动的区别,学校语文技能学习实际上是科学世界的语文学习,它不同于生活世界的语文技能学习,它是在专业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言语技能训练,学校语文技能的原型应该说是来自言语交际的生活实践但又是对言语交际生活实践的进一步概括归纳总结,它比生活实践更有利于学生语文技能的形成。
  这里,我们将语文学习策略也视为技能。语文技能的原型中应该包括学习策略。关于学习策略,林崇德教授在《学习与发展》一书中将其定义为“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它是一种在学习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它是认识(认知)策略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语文教育专家头脑内部的思维操作过程中,学习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要素,它直接影响到语文技能活动的结果,它要求专家在这一原型活动过程以合乎规则的方式,对专家的思维起到调节和控制作用。
  为了向学生传达明确而又科学的语文技能原型,作为语文教师自己要有清晰的语文技能实践模式与学习策略。
  
  三、语文技能形成中的原型定向
  
  1.原型定向
  原型定向是一种心理定向。心理定向是指人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和注意的指向性。
  智力技能学习的这一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五阶段中的动作定向阶段。加里培林认为,在这一阶段就是要了解、熟悉活动,使他们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在头脑中建立起活动的定向映像。这不仅要向学生呈现活动的模式,而且要说明活动的目的、客体和方式。
  冯忠良教授对此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为了突出“原型”,冯忠良教授用了“原型定向”这一概念。他认为,原型定向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次序和动作的执行要求),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原型定向阶段实际上是使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形成定向映像的阶段。为实现原型定向目标,教师可采用一定的方法,确定各种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引导学生了解构成心智活动的各个动作及其执行的顺序和方式,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有关这种活动方式的定向映像,使他们建立起活动的初步自我调节机制,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内部控制条件,做出相应动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