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行路难》实录

作者:朱建伟




  傅寒晴:诗歌之美在哪里?就在诗人所用的言语形式中。这堂课,教师并不急于告诉学生诗歌表达了什么,而着重引导学生去分析、领悟诗人是怎么表达的,体现了文学教育与一般道德教育的本质区别。比较,往往能丰富学生的语言感觉,让学生循着言语的门径进入文学艺术的堂奥。师生之间关于原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与改句“路修远兮穷且艰,青天大道知何边?”的比较、探究,紧紧抓住诗歌语言表达本身,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和文化积累,打开了通向诗歌神殿之门。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诗歌教学。
  黄琼:我有些不同意见。不管是从诗歌学习还是从语感学习的角度看,没有抽象的阅读能力,只有具体的某种文体的阅读能力;没有抽象的语感,只有具体的文体意识下的语感。我们说语感是对言语形式的一种深刻、敏锐的直觉力,这只是简单的说法,如果往细里说,还必须看到它是与正确的文体意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具体文体意识的语言直觉力。比如看政府公告,对语言的把握与看小说是完全不一样的。以小说的阅读习惯去读公告显然不对,以读公告的意识去读小说也必然犯错。同样,读诗歌也须以诗歌的意识去品味诗歌语言。如果这样的说法并无大错,如果这堂课的目的是为了学习诗歌、品味诗歌语言的话,那么我以为这堂课是不成功的。教师以一种散文的阅读方法处理诗歌,比如“十千”就是“万”,“浊酒”就是“好酒”,“拔剑”就是“拔出剑”等解释,将诗歌语言直陈化、实义化,完全剔除了它的意味性和象征性。再如以演说词的句式来比拟诗歌句式,忽视诗歌的形式对构建意境的美学作用,也是如此。
  董汀丰:引导学生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几句诗的表达效果的探讨,是这堂课的重点。我认为这重点的确定是合适的,教师的引导也是颇为机智巧妙的。通过师生所改拟的语意相同或相似的诗句,多角度地与李白原诗中的句子相比较,学生应该能比较深切地感受到李白原诗句子的表达效果,这对深化学生的语感肯定能起一定的作用。
  郑飞艺:我赞同董老师的意见。这节课最精彩的当属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表达效果的品味、探讨。现今课堂上对言语形式的“品味”“探讨”不少,但往往蜻蜒点水,浮光掠影,像这样的充分与到位实属不易。你看,朗读、联想、改写、比较等各种品味语言的方式轮番登场,教师抓住修辞、标点、句式一步步追问,使学生不仅体味出了语气和感情,而且还道出了所以然,引领他们走向了感性与理性融合的境界,实现语感的深化,因为语感本是沉淀着理性的感性。
  董汀丰:我还有一个意见。在探讨品味过程中,学生改拟诗句的积极性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鼓励,仅有的一个学生发表的改拟句,教师也没作任何评价,只博得了一阵“师生大笑”。我看教师似乎太“得意”于自己预先所改拟的诗句了,花了不少时间来为它作解说和评价。如果能把这些时间多给些学生,多让学生发表他们的改拟诗句,教师再引导比较一下,这在增进学生的语感方面,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
  另外,在这节课中,我觉得还欠缺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就是没有组织和引导学生对《行路难》全诗作整体的感受。如果能组织学生诵读几遍全诗,从整体上去感受李白写这首诗时的感情波动脉络,也许能更好地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浪漫情怀。
  王尚文:董老师说得很有道理。教师对李白的诗非常熟悉,诗内外的联系也比较恰当,但遗憾的是忽视了“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一句。古诗讲究起承转合,此为转句,承上启下。因“欲渡黄河”遇“冰塞川”,“将登太行”逢“雪满山”,诗人似乎只能赋闲了。“闲”字承上非常高明,又为下面的转作了十分自然的铺垫。“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心境茫然中,忽然想到了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姜尚,九十岁垂钓磻溪,得遇文王;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正是有了此句,才有下句对政治理想的执著追求。所以要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情感脉络,应对此句予以足够的重视。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