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北京的胡同》实录
作者:徐建英
的生活方式,也印证了文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对不对?(生都点头,表同意)
师:随着北京城市的发展,现代化建筑群的建立,北京破旧的胡同必然要拆除,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胡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这种精神是不会消失的,“无可奈何花落去”,对着北京胡同,我们会依依不舍地说“再见了,胡同”;同时,我们也会满怀深情地说“永存吧,胡同”。
点评
《北京的胡同》课例评点
董汀丰:我觉得这是一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教师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真正地引导;课堂气氛似乎并不热烈,但学生却切切实实地进入了一种学习的状态。教师的引导显得非常亲切平和,且富有启发性,使学生在对关键语句的细细品味中,逐渐领悟到了课文言语的精妙和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时,强调从平淡而又平凡的生活中可以感受到许多温情和快乐,这既是对课文内在精神的一种正确的把握,也是对学生人文情怀的一次很好的熏陶。当然,这堂课也并非没有任何毛病,教师认为住在北京胡同的人们之所以能如此“从容优雅”,是因为“受到天子的熏陶”所致,我就觉得很有问题。课堂上,学生深受教师这一看法的影响,而教师又未能引导学生展开探讨并提出不同意见,让人感到有些遗憾。但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这是一堂上得较成功的语文课。
傅寒晴:这堂课上,老师很显然是一位称职的导游,带着学生沿着文本设定的线路走进了北京的胡同,领略了一幅独具千年古都风味的市井生活画卷。对“细细”一词的解读,超越了其词典意义,借助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赋予情境意义,可圈可点。
郑飞艺:这堂课上有两种很不错的学习方法。一是朗读,课堂上书声琅琅。教师范读引导思考,学生齐读、个别读则进行品味,这就是触摸言语走进文本。
二是查字典,学生有查字典的好习惯。但如何结合语境把“词典意义”内化为学生的“心理意义”呢?从傅老师提到的“细细”一词的解读可看出来,应该说教师是具有这个意识的。但对“韧性”的理解,基本上还停留在词典意义上,对此教师应有更多的作为。
黄琼:我接着傅老师所言“导游”一说来谈点看法。教师把自己作为导游,将自己认为好的地方,值得欣赏的地方指给学生,这样一种教学理念和方法,完全依赖于教师本人的阅读能力。风险也就在这里。我认为,消弭风险的途径是加强教师本人的语文素养。在这点上,教师必须具有清醒的意识,因为我觉得,在这堂课上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还有较大的开发空间。
郑飞艺:我举个例子,对文中的两个转折句,教师这样总结说:两个“却”句,写出了作者对往事的深切思念、留恋的感情。孤立地看这两句,是这样。可是结合全文,我们就会发现作者所恋并非仅是“往事”,而是长存于其间的一种精神。但我认为,最大的问题还不在这里,而是教师预设了文本解读的结论,并且是唯一的。面对阅读能力尚需提升的学生,教师若作为导游,设定赏析的路线未尝不可,但学生应有更多的看自己眼中风景的机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