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中考命题,热情改革与清醒认识并存
作者:周仁良
一、不要让“颠覆”吓跑了“传统”。
新一轮课改正像一场革命,让我们嗅到了一股已逝的硝烟气息。在这已逝的硝烟复又出现时,“颠覆”正成为时尚,舞刀弄棒,一路砍杀:“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颠覆传统的中考命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颠覆”正充斥着语文教学领域,随时目睹耳闻。“传统”真令人深恶痛绝以至要赶尽杀绝吗?我看未见得。其他不论,单就语文中考命题而言,真要“颠覆”后果还很严重。
语文的传统要求是由母语教学的历史性特点决定的,可以说,母语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母语教学的优良传统和民族语言、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优秀语言样本及物化产物,势必要影响现代母语教学,也势必会影响到当下的语文中考命题。历史是不可以也不可能割裂的,同理母语教学也是带有强烈的继承性的。另外,汉民族语言具有稳定性特点,作为语文教学核心的语言教学(或称作言语教学)也就有了稳定性特质。可以说,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中考和传统的语文中考之间构成了继承性和稳定性关系。在继承中求发展,在稳定中求变化,理应成为中考命题的原则和立足的基础。
“识文断字”恐怕是很传统的一项教学任务,很多的课改课(包括全国性的课堂教学示范、观摩课)真的将此“颠覆”掉了,一些中考试卷也将此内容“颠覆”出去了,这样做的后果已经显现,那就是学生的错别字增加了。在我们的课堂上,外语教学依然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着此项传统教学,且愈来愈扎实。挂小黑板,发小纸条,当堂默写新词,当天背诵新词,教师督促学生努力地掌握新学词语,并能熟练运用。而承担着母语教学任务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一传统不是被“颠覆”掉了,就是显得羞羞答答,难见公婆。不是吗?一堂公开课,还有谁在进行识字用词教学?中考是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的,如果中考命题将此传统内容“颠覆”掉了,学生书写中错别字大量出现也就不觉得奇怪了。所以,在“颠覆”成为时尚的今天,中考命题理应排除干扰,围绕母语教学切切实实地设计好一些基本题,一些传统内容题。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健康地发展。
二、不要刻意去邀“人文”喝彩。
语文的工具性本不是值得怀疑的事,但自上世纪90年代开展“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后,“工具性”蒙羞退却,人文性扯嗓子独占舞台。不知课标是否为了照顾激争双方的情绪,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句话平息了双方的论争。双方的论争是平息了许多,但一线教师的教学却麻烦不断,面对一篇具体的课文,他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常常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才能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真正“统一”起来。
鄙人虽陋,依愚见“语文”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语文教学”的基础依然是“工具性”,“人文性”必须建立在“工具性”基础上才能得到充分显现。
就中考命题而言,其他学科考查学生学科“工具”掌握得好不好从不见异议,唯有语文学科,如果考查学生“工具”掌握得好不好就大呼小叫,似有“不革命”之嫌,岂非咄咄怪事。所以,中考命题中“工具性”考题的设置应理直气壮地进行。正确认读、正确书写、能正确解释词语(包括文言词语)自然在考查内容之列。
由此而引发我对课标“评价建议”的思考。比如“评价建议”中说“词语、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一提法本没有错,但由于中考试题中完全不去涉及运用语法、修辞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导致教师不教、学生不学的现状出现,从而削弱了学生理解长句、特殊句及阅读鉴赏的能力,这一结果本可避免,但却人为地强化了。这不能不说是中考命题者对课标认识的模糊造成的。
再比如中考文言文考查中出现了词语解释题就讥评为不符合课标精神,他们的理由是课标“评价建议”中有重点在于“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的要求。前辈国学大师不借助工具书就能旁征博引解释词义、文意,殊不知他们都有着很扎实的“童子功”,正是少年时的记诵才有了青壮年时的成就。我们的语文教学当然不是去培养“国学大师”,但如果一个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离开了工具书就不能读,不能解释、理解,那能说明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成功了吗?能说这种现象是新课改的巨大成绩吗?从中考命题来说,“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不知该如何设题,如何判题。如果真让学生带着工具书进考场答此类题,这分数还能衡量出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强弱吗?
所以,中考命题不能为了邀“人文”喝彩而故意去削弱对“工具性”的考查,这几年初中生语文能力的下降(作文中错别字增多,书写不规范,句子理解能力下降等)应该引起中考命题者的重视。只要中考存在,中考的导向作用就不能低估,中考试题中“工具性”题目的隐退必将会带来教学上“工具性”内容的缺失,从而导致学生掌握“工具”的能力滑坡。从另一个角度讲,课标“评价建议”不是单为中考设置的,如果我们机械僵化地理解“建议”来设计题目,制定评分标准会反遭诟病。比如写作,“评价建议”中有“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增强作文能力等条文就大可不必去设计“你对这道作文题有兴趣吗”“请你写好作文后再作修改,修改处多的将加分”之类的题。
三、不要盲目追随“开放”。
“开放”一词被语文教学引进后,就成为了主题词。在中考命题的评价上,某某题是开放题,某份试卷开放题比例达百分之多少,都是作为褒义来运用的。
不过,《语文课程标准》中“开放”一词出现仅两次,这两次都用在课程与教材上,如“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中考试题要具有开放性大概初始起于某些专家学者的评价文章。专家学者都说了试题要具有开放性,于是大家一迭声说要有开放性,于是不少人又将试题的开放性作为衡量中考试卷好坏的主要量标。正是这样的一种演绎过程,使中考命题追求开放成了嗜好,再也不去作辩证的思考。的确,中考语文试题应有一定的开放度,让学生的特殊想法,个性化的解读不断涌现,让学生思维更趋活跃,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标准也就能不呆板。这样做,更有利于人才的发掘,也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但对于中考命题来说,开放题的比例还是适当小一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