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返归“作文”的本真

作者:马豫星

学的双边行进过程更通畅罢了,这仅是“作文”活动实质展开的必要准备而已。而指导与学习“怎么写”才是教学进程中的大事。才属于真正的“作文”教学进程。这样,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才能够充分展示。何况,有时“作文”教学进行的是单项或局部训练;此刻,更是把“怎么写”置于首位,“写什么”反而难见其全貌和深度。
  第三,学生的体验的确很重要,它是“写”的源泉,“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语文课程丝毫不能放弃指导学生体验生活,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写”的素材。但是,语文课程中的“作文”只是“写”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学习“写”的一种过程,是在课程体系之中完成的。因此,学生体验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学生素质高低的整体体现)应该由各门课程共同来提高。这是课程体系整体的职责,而非语文课程的“独家任务”。如果“作文”教学花大量时间增进学生的生活体验.忽视了“怎么写”的指导,课堂教学就将出现李海林老师说的“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
  最后谈谈内容和形式的问题。应该承认,根据内容和形式这一对范畴,来判别“写什么”与“怎么写”孰更重要,无可厚非。但是,请注意,不同的视域中,“内容”与“形式”的具体所指是动态变化的,在这个区域被认作“内容”的东西,换在另个区间就成为“形式”了。语文课程的“作文”,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写”活动,“写什么”(表现的内容)是为“怎么写”(表现的形式和技巧)服务的;也就是说,“写什么”反而成为“作文”活动凭借的某种手段,“怎么写”转化为“作文”活动实际的关注点.成了“作文”活动的实质内容了,这与社会性的“写作”迥然不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会采用让学生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技巧去书写同一个内容,以提高“写”的言语水平。
  ①曾写过《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的明人张岱,在《绍兴琴派》一文中,述其从师习琴,半年得二十余曲,可谓稔熟也。然而他坚持“练熟还生,以涩勒出之”。由生而熟。本是习艺常规;“练熟还生”,那就是非同寻常的体验了。因为一旦琴艺娴熟,极易“自我蒙蔽”而驾轻就熟。轻车熟路,自无履险之虞,然亦无探险之乐、猎“奇”之趣,而且极容易走向“油滑”,沿“熟路”顺坡滑下。于艺术断无长进。……成功之道,唯有艺术上再次出现生涩之感,即所谓“以涩勒出之”。“涩勒”……含滞涩、磨蹭、缓慢、生僻之意。比之“油滑”“熟腻”,看似“愚钝”,实则如嚼橄榄,涩中有甘;如登山路,滞中有进。——徐康《弦外说琴》,《书屋》(湖南)2002年第4期
  江西教育学院中文系83002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