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重视文学作品阅读考试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伟忠




  语文教学和评价都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自然也应该把“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自觉追求的目标。面对近年来中考试卷里频频出现的文学作品阅读,本文试从选文和命题两个方面谈谈如何更好地发挥考试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文学作品的阅读考试是课改以来各地中考试卷的重头戏,因为它赋分较高,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基本能反映出一份试卷的命制水平。从命题角度看,文学作品的命题并非易事。首先是文章难选,其次是题目难出。说文章难选,是因为作为考试材料的文学作品,不但要文质兼美,还要适合考试,后者对文章的文体、篇幅、难度等有严格的要求或限制,“众里寻它千百度”是常有的事。题目难出是说文章选定以后,要细读文本、理清思路、找准题眼、拟出答案,这一过程需要下一番字斟句酌、条分缕析的苦工夫。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考试,命题者往往要“创造困难”“自讨苦吃”,才可能命出高质量的试题。也只有这样的试题,才能在考场上唤醒学生的
  文学作品的阅读考试,第一关是选文,选文好标志着命题成功了一半。文学作品的选文,应讲究篇幅的完整性和文体的多样化。中考试卷文学作品的选文,其文体大致有散文、小说、诗歌三大类。散文中常见的类型有叙事类、抒情类、哲理类、文化类、景物类等,这些文章一般说来意蕴深刻、内涵丰富、语言有意味,适合命题,容易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也是中考阅读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文体。从考生的角度看,散文作品贴近他们的生活,更容易激发其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小说类作品,一般多为微型小说,也有中长篇小说的节选。这类作品,关键是要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情节安排和形象塑造上有突出之处。诗歌类作品主要指古诗和新诗,古诗较为常见,对新诗的考查不多见(2006年南昌市卷考了现代诗阅读)。目前,三大类以外的文学文体,进入中考试卷的较为罕见,这也是一片待开发的园地。
  选文的主题和内容应富有教益性和人文性,具体说来就是要有教育意义、文化含量和审美价值。中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特殊的阅读情境,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即使不做题,仅仅读一遍文章,也应该使他们终身难忘,并产生良好的影响。近几年中考阅读选文大多围绕生命、成长、人物、亲情、励志、修养、风景、风情、读书、文化、民族精神、和谐共处等主题,内容上涉及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与学生生活、成长关系密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其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但从总体上看,还有个别选文的主题和内容不尽如人意,主要是不够大气,有的选文局限在一些所谓“小女人”“小男人”文章的圈子里。这类文章的特点是“为情造文”,靠编造一些奇情、矫情、悲情、苦情等的故事来煽情,或根据一点肤浅的感悟敷衍成文,借此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博取一些廉价的同情心。这在当前的大众读物中颇有市场,但把这些类似过眼云烟的文章拿来做选文,则缺乏情感厚度和文化底蕴,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此外,中考选文也可以适当考虑选文内容的地域文化特色,如2006年北京市卷选了《西皮流水》一文,写北京人对京戏的心态,给学生以亲切感,也能引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反思;苏州市卷选了《秋山红叶》,写作者秋游苏州天平山范公祠的文化感悟,无论景点还是人物(范仲淹),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同时也拓展、深化了学生对历史名人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对选文地域文化特色的突出要适当,否则也可能会画地为牢,那就得不偿失了。
  从选文的语言来看,首先应规范。中考选文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要经得住推敲。一些时文,乍一看语言流畅而华丽,但仔细咂摸一下,却发现文胜于质,这样的文章尽量不考虑。再就是一些译文,粗看内容不错,但文句欧化,也只能忍痛割爱。其次要有意味。有意味是说中考选文在语言表述上要有特点、有一定的难度、有值得揣摩品味的地方。一看就懂或诘屈聱牙的文章都没有考察的价值。另外,从考试的需要出发,可以对原文字句稍加删改或润色,但不宜伤筋动骨,更不能随意抠挖字句命题。
  总之,中考选文在内容和语言上的要求,不应亚于教材。近几年出现的一些选文如刘白羽的《晨》、雷抒雁的《阳光,是一种语言》、席慕蓉的《燕子》、塞缪尔·斯迈尔斯的《书友》、东山魁夷的《听泉》等,都可以算得上是好文章。从笔者命题经验来看,大家小作或名家名作在内容和语言上更经得住推敲,时文里面如果精挑细选,也不乏好文章。这两类文章在选文时可重点考虑。
  文学作品选文的要求,除了从以上所说的文体、主题、内容、语言等方面考虑以外,还要注意选文整体上的规范性,即“篇幅相对完整,有题目,有作者,有出处”,如果需要,还可以加上相关的提示、注释或图表。这些虽然是选文的附属信息,但对文章的解读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它们能提供有用的线索和暗示,帮助学生理解。另外,这样做本身就体现了对作者和选文原出处编者的尊重、体现了命题者严谨、认真、负责的命题态度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这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
  
  选出来好的文章,紧接着的工作还不是命题,而是细读文本。命题者首先是阅读者,他首先要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走进文本,体验、揣摩、品味,直至读懂读透;在此基础上再走出文本,站在命题者的角度去审视文本,并考虑命题的思路、角度、题型、题干、答案等。也就是说,题目应该是命题者阅读文本后感受、思考的结晶和升华,而不是根据某种思维定势和命题套路去按图索骥的产物。文学作品的命题,首要的原则是“就文本论文本”,即所有的题目都能从文本中找到答案或提示,即使是开放性、拓展性的题目,其立足点也要放在文本上;其次要重点考虑阅读者的感受和课程标准所设立的目标。有的题目,学生不看文本或看了文本不用思考就能作答,这种题目基本上是废题。
  命题一般要遵循整体一局部一整体和由浅入深的思路,使学生通过做题,逐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就是说题目应起到为学生读懂文章引路的作用,而不是去肢解文章、为难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初读一遍,由于时间有限,加之心理紧张,不一定全懂,也不一定深入,这时就要靠题目来对之进行引导,使他注意并领会到文章的关节和妙处,学会阅读的方法,与文章产生共鸣,从而产生表达和创造的欲望。
  命题的角度一定要紧扣文本,从读者的阅读感受人手,具体说来可从词句理解、语言品味、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形象感知、鉴赏评价、拓展延伸等方面考虑。这些角度在实际命题中常常加以整合。文学作品阅读考试的题型尽量不用或少用客观题,题目切忌出得太多太散,根据篇幅长短,一般以4-6道题为宜。这样不但能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思考和答题时间,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把握,充分发挥其创造力。有的试卷把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