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近年语文考题的演变与语文新高考的思考
作者:赵庭芳
写,不少于200字。(10分)
安徽卷20题: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
第1组:孔子与庄子 第2组:项羽与刘邦
第3组:李白与杜甫 第4组:林黛玉与薛宝钗
这道题设题新颖,文化内涵丰厚,可考查考生多方面素养与能力,体现了精巧的构思和充分的人文关怀,是2006年语文试题的一大亮点。
第六、作文命题在立意上由侧重于“社会关注”转变到侧重于“人生感悟和思考”。
二、对2007年语文新高考的展望
2007年语文高考也一定会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而进行改革。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呢?要摸清这个问题,还是要从研读“语文课标”人手。
如,“语文课标”在陈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强调“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课程目标”希望学生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阅读与鉴赏”第2条:“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表达与交流”第4条:“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这些表述内涵丰富,值得我们这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认真学习。实际上,把近年语文高考不断出现的新变化放在“课程标准”这个参照系上进行考察,不难发现,语文试题近三年来一直在以积极、务实、稳妥的态度进行自身改革,努力适应“课程标准”的新要求,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新高考的考查内容也依然会在过去“考试大纲”划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这五大项范围之内;但会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强调个性化阅读,重视“思考领悟”,要求“应用拓展”,鼓励“发现创新”。新高考将会对考生的语文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高考也会在考查内容上进行“局部微调”。
如“语言知识”部分,字形、成语、病句辨别属于“常考点”,而拼音、标点符号、实词虚词填空、句子的歧义、文学常识等知识点则轮流出现在不同年份的考题中,属于“轮考点”。“语言运用”部分,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语段修改、仿写句式、变换句式、填补对联、调整句序、定义概念、图形数据文字转换等也属于“轮考点”。
语言材料的更换也会影响考查内容的变化。如“诗词鉴赏”部分的选材,以唐诗为主的格局逐渐被打破,2006年的选材就丰富多样,以朝代论有晋、唐、宋、元、清、近代的作品,以体裁论有诗、词、曲。但这还是在考查考生“文学鉴赏”这个大方向下。
新高考应着力在“怎么考”上做文章,力求以更加生动活泼、科学有效的方式全面准确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实现“四个有利于”(有利于新课程改革、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考生、有利于社会稳定)。
概言之,对2007年语文新高考的展望如下:
1.进一步减少客观性选择题的题量和分值,加大对主观题的考查力度。
2.重视对阅读的探究能力和个性化阅读的考查。
3.加强对文学审美能力的考查。
4.从语言材料到考查内容更加贴近生活。
5.试题更加重视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考查,倡导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突出语文实用性、工具性特点。
6.作文命题更重视考查考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与理解。
三、对语文新高考命题的几点建议
1.向历史和传统学习,在继承中发展,在学习中创新。
略举往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几例:
1952年:为文段填上关联词语;为一段材料补填标点符号;把几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
1956年:翻译《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一段文字。
1957年:把《石壕吏》翻译成白话文。
2006年全国卷一考查为文段填上关联词语,重庆卷考查为一段材料补填标点符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实际上它们和1952年高考语文试题的考查方式如出一辙。
客观地说,过去的高考语文题,特别是恢复高考以来的试题,出现了许多既能体现语文学科本质与内涵又能巧妙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精彩设计,它们是历年命题专家的呕心沥血之作。新高考若能虚心地向历史和传统学习,一定会更利于它的发展和创新。
2.合理控制试卷的评分误差。
客观题逐渐缩水,主观题相应增加,这是试题发展的基本趋势;但随之产生的问题是语文试题的评分误差越来越难以控制。主观题评分存在误差,从理论上来说是难以消除的;但合理控制试卷的评分误差,对提高试卷的信度和效度,保证高考的公平性,十分重要。但就近三年的考题来看,有些省区的个别试题在这方面做得不理想。
先来比较两道试题:
(1)2005年天津卷24题:请你向张老师推荐一本书,说明你推荐的理由。(6分)
(2)2005年全国二卷20题:学校举行“我最喜欢的一篇高中语文课文”的推荐活动,请你填写下面的表格,推荐一篇课文。要求表述简明连贯,突出课文特点。(6分)
两道命题极为相似,但试题对考生提出的限制性要求相差很大。全国二卷由于有“我”‘最喜欢”“高中语文课文”“突出课文特点”这四条限制,阅卷中评分误差易于控制;而天津卷仅有“一本书”的要求,阅卷老师到底按什么标准去判分呢?
再如2006北京卷24题:请以“我的一条建议”为标题写出一段文字,为办好北京奥运进言献策。(5分)要求:①内容合理、具体、语言通顺,不少于80字。②不得写出建议人的单位、姓名。
看起来“要求”提得较具体,但对“建议”仅提出了目的性要求,非常宽泛,也非常空洞。如果讲清楚是给什么人提的、关于哪个方面的建议,评分误差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又如2006浙江卷23(2)题:现在有一位你最喜欢的作家来学校举办文学讲座。作为听众,请你完成下面两题。(2)向这位作家提一个能引起师生兴趣的问题。(2分)
什么是“能引起师生兴趣的问题”呢?那得要先了解老师的“兴趣”,然后再了解学生的“兴趣”,再后是找出师生的共同“兴趣”,否则,要是哪一方面没兴趣,岂不是白问了?这道题真是难死了考生!恐怕阅卷人改起来也不轻松吧!
3.进一步提升命题立意,提高命题的科学性。
1992年语文试题开始以选择题的方式考查科技文阅读,是考试内容的又一次重大改革,至今依然在试卷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纵观这十几年的试题,“科技文阅读”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如选文表述模糊,命题立意不高,概念纠缠不清,选项琐碎,表述近似“玩文字游戏”等。也有人撰文对此提出质疑,希望能引起有关命题专家的重视。
安徽宣城市宣城中学 24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