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取舍:语文教学设计的基点等

作者:佚名




  教学需要设计。愈是复杂的工程愈发需要精心的设计与策划。
  对于构成学生学习生命历程的每一堂课,教师都必须精心设计,反复研究。放弃周密的计划而去追求原始粗糙的学习状态,本身就是一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的举动。自然,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相应的更改,有时甚至还会由于发觉原方案的不合实际而彻底放弃。但这些都不是反对设计的理由。更不能因此得出教学设计毫无必要的结论。
  具体到语文学科,由于学科特点,课堂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过大早已为人诟病,不知道“教什么”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教学内容的取舍,就成为语文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
  本期几个课例在“取舍”上均有独到之处。《乡愁》一诗,洪镇涛先生只取“顺序、用词、意象、比喻”四点,却高屋建瓴统起了全诗;袁湛江老师一改常规小说教学梳理情节的设计思路,抓住“巴结、诱哄”这两个关键词通过品味若干词句达到对文本的品读;唐江澎老师将训练学生“学会倾听”作为教学目标,把倾听材料中能够让许多人为之动心动容的内容舍弃掉,这种做法则尤其值得一线教师深思。
  取舍标准何在?概言之有三:一日文本价值,二日学生状态,三日社会需求。取舍还需要眼光,教师的学养、他对学科与学生状况的理解与把握是确保取舍得宜的条件。
  没有适宜的内容,所有的教学设计将失去意义。不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不根据实际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将是语文教学致命的失误。有鉴于此,我们将“教学内容的取舍”作为本栏目今年首期话题,意在引起同仁的重视。
  邓 彤
  
  《乡愁》教学实录
  洪镇涛
  
  师:我们今天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最好的男同学把这首诗读一读。(学生推荐,一男生起立朗读)
  师:读得不错,还没有学习,就读得这样,确实读得好。女同学读得好的是哪一位?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一女生读)
  师:读得不错,清楚,也有一定感情,当然,要读得很好,还要深入读。
  (教师范读。掌声)
  刚才听了同学读了两遍,我读了一遍,你们感觉,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语调应该是明快的还是深沉的?(生齐答:深沉的。)节奏应该是急促的还是舒缓的?(生齐答:舒缓的。)语调应该是深沉的,节奏应该是舒缓的!(板书“语调:深沉节奏:舒缓”)
  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首诗,我想提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
  【问题一】
  这首诗一共有四个小节,大家觉得它们之间的顺序能够改变吗?
  生:不可以!
  师:请说说理由。
  生1:这首诗好像是按照从小到大,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按时间来写的?
  生:每一小节的开头,都有一个时间的标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等标志明显。
  师:还有没有理由?
  生2:我觉得是按照把“乡愁”比喻的事物由小到大排列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作比的事物是由小到大,她发现这个特点,好像也是存在的。看看还有什么顺序?
  生3:我觉得感情方面它是层层递进的。
  师:它是怎么层层递进的?
  生:先是对母亲的想念,那个时候母亲还在人世;然后是对新娘的爱恋,后来是对母亲离去的悲痛,我觉得这一段也为后面作了铺垫,借用这一段来抒发感情,因为大陆也是他的母亲。从这个角度看,是无法改变顺序的。
  师:她发现了这样一个感情发展的顺序特点。大家同不同意?
  生:同意!
  师:我顺便介绍一下余光中。
  他是大陆人,祖籍福建。21岁离开大陆到台湾,台湾大学毕业又到美国进修,回来之后。先后在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当教授,从60年代开始写了很多怀乡诗,这首诗是70年代写成的,据他说,写这首诗酝酿的时间很长,真正写的时候只用了20分钟。原来,第一小节,写他小时候,读寄宿小学,不能每天回家,想念母亲,母子之思;后来结婚了,到美国进修,当时大概航空不发达采回坐船,借助船票回家探亲,夫妻之恋;后来母亲去世了,生死之别;最后,是关怀祖国的统一,是对祖国的情感,感情的升华,从个人的情感升华到对祖国统一的关切,对祖国的眷恋。这一点,他也说过:我后来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以及文化内容的整个祖国的眷恋。
  师:同学们的水平很高,回答问题很好l
  【问题二】
  第四节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觉得“浅浅的”用得不好,我想改为“深深的”,好吗?
  师:请看,我这样一改就强调了台湾跟大陆隔离的状况,大家赞不赞成?赞成我的举手(一个也没有);不赞成的举手(哟,100%!)那你们说说理由,要说服我!
  生1:因为“浅浅”的海峡,比喻可以逾越的一种希望,作者的希望是有一天台湾可以回归嘛!
  师:回归?
  生:台湾回归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师:特别地纠正一下,“回归祖国怀抱”说法不妥。香港、澳门被外国人占领了,后来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台湾曾经被日本人占领,抗战胜利后,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是中国人在掌权呢,不是外国人,台湾与大陆是“统一”问题,不是“回归”祖国怀抱的问题。明白吗?这句话说得不妥当。但是,她表达的意思很好,觉得用“浅浅的”,祖国统一就有希望。
  生2:我觉得这是一种反衬方法,前面“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都是反衬,“浅浅的”反衬出那一代人对回归祖国的乡愁的深度。
  师:用“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反衬作者乡愁之浓、之深。还有没有?你们开始说服我了。确是“浅浅的”好像更好,不仅是跟前面的用词取得一致,还说明台湾、大陆本来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在的分裂完全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大陆和台湾一定要统一,一定会统一。
  【问题三】
  我总觉得这首诗表达的意思较为含糊,诗人内心的思想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我改写一下,大家评一评怎样:
  小时候,乡愁是对母亲的思念,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对爱人的恋挂,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对亲人的哀悼,我在坟墓外头,母亲在坟墓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怎么样?洪老师改得怎么样?
  众生:不怎么样。
  师:我觉得还挺不错的。那你们说说怎么“不怎样”?(指后排学生)来,那个同学。
  生1:改过以后,感觉这首诗显得很浅显,不像原来那么有韵味,很难得到感情上的共鸣。
  师:我觉得我改得不浅显。还没有说服我。还有谁说说?
  生2:我觉得原诗表达得更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