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何妨换个角度来看人
作者:汪云霞
金钱的社会里,无法逃脱。这一点与“我”的父母处处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于勒虽然出场不多,但人物鲜明。他是个经济生活的失败者,但似乎并不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人。实际上,于勒很像是天平上的一个砝码,在称量着被社会化后人际关系的炎凉。
问题之三是:如果你是菲利普夫妇。有一个像于勒这样的弟弟。也在像他们一样的情况下相遇了,你会怎样做呢?从现实的可能性上来讲,应该有两种做法:其一,像菲利普夫妇那样选择逃开,然后把这个事情永远隐瞒起来,继续把于勒发财的消息四处传播,希望钓到像二女婿那样的大女婿。其二,认下于勒,带他回家。如果女婿有什么意见和做法,那就告诉女儿:真正的爱情是和金钱没关系的,真金不怕火炼。或许,还有更好的做法?可以让学生去想象。
问题之四是:是不是只有在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等人生存的社会形态下才需要面对利益和金钱的取舍呢?我们会不会也将面临这样类似的问题?这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菲利普夫妇和于勒所面临的利益取舍和权衡,在我们生活中同样存在,同样需要我们去面对。因为只要我们走进社会之后,人和人之间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关系,同时也是这样和那样的利益关系。只要我们不愿穷下去而想富起来、不愿失败而想成功,那么外部的世界,其中也包括人,便不能不与我们构成物质的和金钱的关系。这时候,难免就会在取舍中暴露出面对物质的、经济的现实时所难以避免的人性的弱点。对待诸如金钱利益之类的问题,我们应该教导学生学会不鄙视、不逃开、不盲从,要正视它,并且尽可能客观地处理它。
问题之五是:作者莫泊桑对待这个故事是什么态度呢?这个问题,课文中明确的地方,是对待于勒和菲利普夫妇的同情。同时,因为菲利普夫妇的做法有悖人伦,所以用笔也很冷漠。但作者绝不是把这个故事当成个人道德品质的批评材料,而是指向更深的地方:人在被社会化的进程中,物质和金钱对人类心灵的深重扭曲和腐蚀。这是一曲生命个体被社会化之后的哀歌,也是社会化对个体的人的人性的摧残。我们说,莫泊桑关注的正是人类生存的现实状态。这一点是很明确的。本文发表于1883年,10年之后作者在探求中迷乱而自杀的事件本身,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结语: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从人性存亡的角度来理解课文中的人物(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从个人道德和社会形态中去套用人物),“能够和人类最优秀的心灵对话”④,让学生开阔视野,体验和理解社会生活及人生。学生终究会走进社会,逃避和瞒骗都不是办法。正视和引导才是出路。关于这一点,西方的教育远远走在我们的前面。这里,仅仅提一条教学思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3页,人民出版社,1972②宋超英、曹孟勤《社会化原理》,警官教育出版社,1991,第5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 ④王立根《语文教学的心痛:“文本解读”的缺席》,《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11
河北沧州师专中文系 061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