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中考复习感言
作者:张春莲
改革开始,教育部连续下发了对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写作不得设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这是针对多年来作文命题程式化,题目理解难度大,文体限制过死等现象提出的。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作文命题确实注重了考查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内容也力求贴近实际,以引导学生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如下令人担忧的现象:
其一,由于连续多年很多地区都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而教师的教学正如上述感言一所说的“考什么就教什么”,致使教学中忽略了文体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对三大实用文体写作的训练。其后果我们可以从各地出版的中考满分作文集中看到:作文不讲体式,成了没有章法、没有规矩的“四不像”。
其二,错误地理解“真情实感”的表达,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编造虚假灾难和苦难,获得阅卷教师的同情以赢取高分。动辄还要加上可有可无的、与文章中心毫无关联的“题记”。看起来词藻华丽,实则毫无价值。
其三,即使近年来出现了二选一、三选一的选题作文,学生也会选择没有文体限制的话题作文。更有意思的是,一些学生已经习惯了依据话题作文要求,要给文章重新命制题目的做法,即使是一篇命题作文,也要画蛇添足,重新再给它加上个题目。
其四,由于话题作文开放度大,遂造成了考场作文宿构的可能,即背诵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稍作改造,就能应付多种话题。如果阅卷教师稍有不慎,给了高分,则会造成选拔的不科学、不公正。更令人担忧的是,滋长了考生的投机心理,极可能对他的健康成长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
因此,复习阶段,应该强化的是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作文能力的训练,即围绕中心恰当选择材料的训练;讲究开头结尾,自然过渡,谋篇布局的训练;准确运用词语联句成篇的训练:恰当选用表现手法,形象、生动、真实地表情达意的训练:根据文体要求,进行必要的符合文体规范的训练……
以上感言,概言之:中考是重要的,复习是重要的,但是归根结底,学生的健康成长才是重要之中的重要所在。我们不能仅仅为了应付考试。将学生培养成缺乏真正的全面的语文素养的考试机器。因为,这不是我们的初衷,也不是一个有良知、有社会责任心的语文教师所愿意看到的。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0300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