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了解学生:常识缘何成为难题

作者:陈隆升

代又一代教师成长,在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立足“了解学生”这个层面来观照,我认为公开课的负面效应已经大大抵消了它的积极作用,大凡公开课都是按教师的预设经过精雕细刻的,追求一种热闹的现场效果,追求一种行云流水的过程,追求一种没有一句多余话的完美形式。今天看来这种公开课的基本立场是完全错误的,这是站在听课者的立场完全无视学生发展的行为,把学生当做了表演的道具。如果说老一辈特级教师的课虽具表演性但他们基本还能立足自己的学生,在一节课中总能或多或少关注学生的具体知识的掌握状况,那么公开课发展到今天已经完全“虚化”了。一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虚化,没有起点,也不知道终点在何处。教师想教的东西和课堂上实际在教的东西并不是一回事,教学过程基本忽视了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完全以“获得笑声和掌声”为目的;二是学生的虚化,大多数的公开课是借学生上课,任教者面对完全陌生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将要接受学习任务的学生的知识起点,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是两眼一摸黑,对低于中等水平的学生状况的了解更是无从谈起。如此虚化的公开课在当前愈演愈烈,而且一直得到评课专家的好评和听课教师的追捧。每年都有一大批名师在这种“虚化的公开课”中成长,这些成名之后的名师们每年都要在各地借学生示范表演这种“虚化的公开课”,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教师争相仿效这种虚化的上课方式。“虚化的公开课”造成的极其恶劣的影响直接导致了日常语文课堂的“虚化”,使语文教学在实践层面上“了解学生”的追求落空了。
  当然,使语文教学在实践层面上“了解学生”的追求落空的责任不能完全由公开课来负,我们还要进一步追问这背后的理论问题。关于了解学生的问题。当代的语文教育研究严重脱离或滞后于语文教学实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法教材关于“了解学生”的论述只停留在“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这几条干巴巴的原则上,没有加以深入具体的研究,对指导实践基本是无效的。我们的教师教学用书也是这样,大部分是教师不很急需的内容,而教师最迫切需要的最能派上用场的关于如何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点来组织教学内容的东西却只字未提,这样的教学指导书有多大价值很值得怀疑。二是语文教学理论研究的缺席。我查阅了顾黄初、李杏保主编的《二十世纪后期语文教育论集》和王荣生、李海林主编的《1978—2005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这两本书合起来基本可以反映建国以来的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论文的面貌,其中涉及了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唯独缺少“了解学生”的研究,我在两书中没有找到一篇关于“了解学生”的研究论文。理论上的缺席直接导致了实践中的漠视。教师们在教学中把“了解学生”等同于“了解学生的天性和背景”,而把“了解学生”的核心内涵,即“了解并把握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点和他们在课堂中生成的知识状况”给遗漏了。遗漏了常识的核心内涵,常识也就成为了一个难题。三是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未能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新发展、多元智力的研究、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学习结果的分类、广义知识观的提出、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的区分,使我们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智力结构、知识建构等的认识更加深入,但我们的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基础仍然停留在“兴趣”“个性”“动机”等几个抽象的名词术语上。这使“了解学生”的工作无法形成具体可行的操作步骤。
  如果我们再接着追问下去,就会发现,理论与实践中忽视“了解学生”的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制约因素,那就是“教学大纲情结”。建国以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可以说是包揽一切的法定文本,从政策、课程到教学实施各环节事无巨细都有详细的规定。一般认为1963年出台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是始作俑者,这本大纲的体例包括语文的重要性和语文教学的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选材标准、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点、各年级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从初一到高三各年级十二册课本的基本篇目和教法)等,其中多处可见这样的内容:“讲读教学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活动。教师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地把课文讲解清楚,并且引导学生认真地积极地听讲和完成作业。”这些内容是关注学生学习的,应该说都是正确的。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些内容粘附在教学内容上随着法定的唯一的教材直接进入了课堂里。使广大教师误以为只要按大纲要求把教材内容教给学生,“了解学生”的工作自然就做好了。我们知道。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只具有方向性,不具有操作性,它不能直接进入课堂。按语文教育研究的七个层面来看,它要进入语文教学具体形态层面,中间还隔着语文课程具体形态和语文教材具体形态这两个层面。教学大纲硬要绕开语文课程具体形态和语文教材具体形态两个直接进入课堂,造成的后果就是放弃语文教学具体形态层面的研究,用不可操作的抽象观念顶替了课堂实践中的具体行动。几十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是这样在无视学生具体的知识起点和知识状况的情况下不停地“空转”,大家都认为自己了解学生。其实大家都不是真正了解学生,大家了解的不过是几条烘干了的原则罢了。
  
  ①何更生、吴红耘等著《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第71—80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②王荣生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二版),第11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
  上海师大教育学院 20023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