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拂去浮华 回归本真

作者:靳贺良

劳而获,甚至还有人因此走上犯罪道路。同学们是不是可以逆向思维写写手的破坏作用呢?
  生10:可以写一篇《斩断“黑手”》或《伸手必被捉》。
  师:其实对于任何事物,我们大致都可以从物的外形、功用、成因、物与物的关系、象征意义等不同的角度由物及人展开联想。有些事物还可以从颜色这个角度来立意(老师完成板书)。
  
  师:下面举个例子。砖块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如果以它为话题写作文,我们该怎样多角度立意呢?
  生11:砖块既可以在高楼大厦中作地基,也可为平民百姓家盖房遮风避雨。不分尊贵,不计贫富。这正是社会上某一类人的写照。
  师:很好,抓住了砖块功用及象征意义这两个角度。
  生12:砖块可以砌墙,可以作地基。
  生13:我从砖块的彼此间关系去想。如果砖块只是胡乱堆砌,它肯定不能为人遮风避雨,更不能形成高楼大厦,甚至连公厕也盖不了。但是,如果我们将很多砖块有规律地堆积起来,就能砌起摩天大楼。可见散漫、不团结是不会成器的。
  师:这个角度很准。我们再看砖块的颜色。它没有绚丽的色彩,朴实无华。从成因来看,它由一堆泥土经过搅拌、重压、烧制才能形成坚硬的砖。你们由此可以想到什么?
  生14:我想到一个人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成才。
  师:我们还可以从砖块的外形想到什么呢?谁来说说?
  生15:砖块平平整整方方正正。我想到做人不能圆滑。
  师:好!下面再换一个话题。台阶,大家都熟悉吧。生活中我们在哪些地方见过台阶?
  生16、17、18:校园里、公园里、住宅楼、商场等等。
  师:台阶无处不见。请大家讨论一下,如果以“台阶”为话题,我们怎样从以上角度进行立意。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师:下面我们请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把你们的智慧传递给伙伴和老师。
  组1:我们小组从台阶的功用想到,台阶是人们向高处攀登的工具,台阶是地位和尊严的象征。我们还想到了曾经学过的课文《台阶》。
  师:这个小组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我们可以围绕“台阶”,写关于台阶的故事。
  组2:从台阶的关系看,台阶是通过一层层有规律的堆砌形成的,我们想到做人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一步登天。
  组3:看到最下面的那层台阶,我们想到了中国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中华上下五千年,每个王朝的兴亡与衰败,都离不开他们。他们就像那层台阶一样,被别人踩着,看着别人成功。一旦他们开始奋起抗争,足以推翻一个王朝。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组4:从台阶的成因来看,它们非常坚固踏实,默默地助人攀登。
  师:你们让老师想起牛顿的一句话:“我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当今社会,很多人都是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我们是不是也去做一回别人的肩膀、做一次别人脚下的台阶呢?
  组5:我们认为,第一,台阶是通往成功和希望的台阶;第二,那是通往天堂的台阶。
  师:这两个立意,你们更喜欢哪一个?
  生齐答:第一个。
  师:为什么?
  生19:我比较喜欢台阶是通往成功的立意。天堂虽然美好,但它只是人们的一种幻想、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心灵的慰藉。而成功更是要人们付出行动脚踏实地才能实现的,更贴近于人们的思想实际。(全班鼓掌)
  师:看来对多角度的立意,我们还要学会去认真的筛选。关于台阶,老师也选择了一些角度进行立意。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沧桑的台阶、朴实的台阶——颜色
  2.给别人一个台阶(宽容)——象征
  给自己一个台阶(善待自己)
  给孩子一个台阶(家庭教育)
  给学生一个台阶(学校教育)
  3.走自己铺设的台阶(创新进取)——功用
  为别人铺设台阶(无私奉献)
  上台阶与下台阶(人生态度)
  永无尽头的台阶(修养、科学)
  4.台阶的材料(人生态度)——成因
  5.有规律的台阶、整齐的台阶——外形
  6.相互支撑的台阶——关系
  师:今天跟大家一起探讨了作文的第一道难关“写什么”。其实,古人对于立意也有自己的经验:“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可见实现作文的多元立意、多角度的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诗人何其芳说:“生活多么广阔,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朝夕相伴的双手,无处不在的台阶,外婆的老花镜,爷爷的拐杖,妈妈的围裙,甚至放学路上踩在脚下的一块小石子,我们都可以进行多角度的思考、立意。请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用你们智慧的钥匙去打开作文的大门,写出更多更美的作品来。
  江苏南京市第十二中学 2100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