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距”

作者:孙建军




  第三类,相同题材导入:1.有关“绿”的诗句;2.美国作家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3.朱自清的《绿》。
  第四类,同类人物导入:“硬气”的柔石。
  第五类,网站信息导人:百度搜索“绿”找到相关网页约35,000,000篇,搜索“囚绿”找到相关网页约16,900篇。
  上述五类导入,各有各的方法,第一类开门见山,切中要点;第二类设置情景,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第三类以旧带新,顺藤摸瓜;第四类同类类比,集中注意;第五类引起兴趣,激发思维。如果一定要评判五类方法的优劣好坏,我感到第三类第四类转得稍远,并且第三类所谈的“绿”的含义和表达的思想与《囚绿记》中的“绿”稍有不同,第五类所散发出的科技气息和散文的优美情趣不相吻合。
  衡量导入的优劣应着眼在单位时间内能否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绪,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换句话说就是用时越少,进入状态人数越多,导入效果也就越好。
  我曾听过一位老师上丰子恺的《渐》(广东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其导语非常精彩,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今天我们来做笔交易,今天我给你10万元,你只要给我1分钱;明天我再给你10万元,你只要给我两分钱;第三天,我还给你10万元,你给我4分钱;以此类推,以后我每天给你10万元,而你只要给我前一天的钱的一倍。多也不用,就一个月吧,30天,这交易做不做?(大部分学生愿意)
  我们来算一算,一个月,我给了你300万元:而你呢,第30天你就要给我2的29次方分,大约是一千多万元吧。你们上当了!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呢?因为这一千多万是从1分钱,2分钱,4分钱,一点一点积累的,而正是这一点一点的不易察觉的变化,让我们上了当。做交易是这样,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人生中有没有这样不易察觉的变化而让我们上当的现象和事例呢,丰子恺的散文《渐》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这段导入语以一个有趣的数学现象在瞬间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以类比的方式暗示了课文主旨,激发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
  美国教育学家Mary Finocchiaro明确指出:“导入阶段的工作要达到如下要求:1.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通过各种活动方式,老师要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于他(她)所讲的内容;2.要使学生通过他(她)讲的内容进行思考,而不是简简单单的重复;3.要使学生的思考过程建立在他们已学过或已掌握的基础之上,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老师所讲的太难而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也才能调动三种不同程度学生的共同参与;4.要使老师本身也通过自己所设计的内容安排达到了解学生对已学内容是否掌握的目的:5.活动的形式要多种多样,但不能占用太多的时间。否则,负面影响会大于正面影响,而且会喧宾夺主。”
  
  解答距:提问要避免偏难或偏易,用以衡量的标准是难度、坡度、密度
  
  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有资料表明,多达80%的课堂时间被用于提问和回答。从某种角度上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受激回应,教师再对回应作出反应的过程。
  心理学家把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称之为“解答距”,并据此将问题分为四个级别:微解答距(不用思考,看书即可回答)、短解答距(书本内容的模仿与简单变化)、长解答距(原有知识的综合运用)、新解答距(采用自己独特方式解答)。从理想的角度看,后两种问题经验性重、联系性紧、趣味性浓、探究性大、穿透力强、覆盖面广,但往往是问题的启发性不够,不能具体指引学生学习,提示少,不能很好地启发思考。
  教学《囚绿记》时,其中一个难点是对“囚绿”这个举动的理解。一位老师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如何理解作者‘囚绿’的举动?”结果因为问题过难,缺少铺垫和梯度,学生处在不知所措状态,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另一位老师同样也是突破这个难点,只是设置了一个台阶,提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如何理解作者的‘囚绿’行为?”学生因为回答问题有了支撑点,目的相对明确,表述也相对清楚,因此有了较好的课堂气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但是,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上面问题还显得抽象,第三位老师就更有改进和提高:
  作者“囚绿”的原因是什么?“囚绿”是怎么一回事?作者“囚绿”后,常春藤的生长情况如何?对作者“囚绿”这个行为你是怎样理解的?
  这样的提问降低了难度,进入微解答距范围,提问面更广泛,能够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正确把握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问题成为“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促进“最近发展区”上升至“未知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但问题是不是越具体就越好呢?看下面一组提问:
  作者为什么要“囚绿”?绿色枝条被囚住之后有怎样的变化过程?作者笔下的绿有怎样的特点?在囚绿过程中,作者对绿的称谓上有什么变化?你从这一变化中读到了什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囚禁“绿友”这个“魔念”的?
  一连串问题,过于烦琐、直白,无解答距(背诵答、接句答)和微解答距(模仿例题、套用课文),提问过多,不利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因此,为了给学生更大的思维活动空间,更多的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智慧生长,必须适当延长问题的解答距。
  提问作为“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必须控制其难度、坡度和密度。难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都能解答。教育测量中的“难度”概念可以为问题设计的难度控制提供数量依据。难度PH=1-n/N(N表示班级学生总人数,n表示答问正确人数),PH在0~1之间。当PH为0或接近0,表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正确回答,问题太容易;PH为1或接近1,表明几乎所有学生都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太难。比较适宜的PH的数值应在0.3~0,8之间,这样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能做出正确回答。
  问题设计要有坡度,设置台阶要切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数量要少而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关键(重点、难点)与本质,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度,适当延长问题的解答距,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当然,不能提大而无当含糊笼统的问题,当问题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缺乏有意义的、本质的联系时,问题就显得无价值了。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追求高效益,而要实现高效益,就必须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准确定位有效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通过努力达到目标;精心设计导语,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正确把握问题的难度、坡度、密度,以“精问”促“深思”。在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调控和把握好了目标距、导入距和解答距,就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
  江苏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 21418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