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距”

作者:孙建军




  在一次骨干教师的评课活动中,我听了二十多节陆蠡《囚绿记》(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这是真实的语文课堂。听着各个选手的讲授,我不断地思考着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思考着一个古老的命题: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20世纪以前西方教育理论的确认为,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方法”的行为,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教学如果过于强调其艺术的本质,那么教学的效率则无从判断。尤其是人文性极强的语文学科,就更难判断学生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了。
  这二十多节课,到底教给了学生多少,学生得到了多少,教学有多少效益?教学的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也应该对其过程或结果进行科学的判断,并用科学的理论和有效的方法来指导以提高效率。
  这二十多节课,还给我另一个启发,只有课堂上所讲的内容里既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又包含一定“份额”的未知,才能促使学生建立稳定的学习兴趣,揭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内部联系。这是对建构主义理论的通俗理解,又是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实际运用,在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一个“区”或“距”,如何调控和把握这个“区”或“距”,是教学实现高效、低效和无效的一个关键。
  我们把“有效”和“区”“距”两个概念相结合,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有效距,如果说“有效教学”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侧重在宏观的策略理论层面的话,那么,“有效距”则更侧重在微观的技术操作领域。本文将从目标距、导入距、解答距和调控距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距”进行分述。
  
  目标距:教学目标要避免过高或过低。用以衡量的标准是达成度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只有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课堂上才能根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如果课堂教学起点有偏颇,“失之毫厘”了,教学过程必然“谬以千里”。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我选取了部分选手对《囚绿记》教学目标的陈述,把它们作了四组归类。
  第一组:
  1.分析作品,整体感知作品内容。
  2.把握(或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文章结构,把握主旨。
  第二组:
  1.通过学习,提高散文的阅读鉴赏能力:
  2.领悟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体会散文独特的艺术魅力:
  4.锻炼感悟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第三组:
  1.领悟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的思想感情。
  2.品读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把握作者的情感,领会本文主旨。
  3.学会知人论世,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作者经历,领悟“绿”的深刻寓意和文本的深刻内涵。
  4.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感悟作者对“绿”的独特感受。
  第四组:
  能够准确说出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对光明、自由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赞美之情。
  第一组目标的陈述使用了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不明确具体。在一篇课文中,在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应用,要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应达到什么程度等等,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而第一组目标显然要求过于宽泛,陈述比较空泛,与具体课文没有紧密的联系,很难指导学生的学习。
  第二组目标定位过高,一节课是不可能完成上述目标的,可以想象,这样的过高目标反而等于没有目标导向。由于目标预设定位不当。教师只能凭经验凭感觉行事,教学过程的操作必然陷入低效、无效劳动。“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跳一跳,能摘桃。”这句话看似简单,却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度,既不要太难,让学生望桃兴叹,又不要太简单,让学生满地捡桃。为了不让以上两种现象发生,教学目标的定位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学习结果的达成度。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一堂好课,其目标达成度应在70%左右。
  第三组目标应该说已有一定的抓手,但还是不能落实和评价,动词“领悟”“把握”“感悟”等无法直接进行客观观察和测量,为了使“领悟”“把握”“感悟”等内在变化可以观察和测量,还需列举反映这些内在变化的行为样品。
  第四组目标是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目标,它说明了通过教学后学生能说什么,但是没有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同时只强调了行为结果而没有关注到支持行为的内在情感过程的变化。
  由此可见,有效的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第一要求是明确和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同时教学目标的定位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但又要留下学生拓展思维的空间,生成知识的空间;目标的陈述应明确和切合实际,要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如《囚绿记》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
  品读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作者经历,准确说出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对光明、自由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赞美之情。
  
  导入距:导入的起点要避免过远或过近,用以衡量的尺度是导入效果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打过这样的比喻:“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第一锤怎么敲,敲在哪里,这是关键。“突破口”的选择必须精心设计。导入得法可以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集中精神学习新的内容。如果呈现新知识的方法单调呆板,平平淡淡,千篇一律,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因此,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注重课堂导入,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以往的经验,课堂教学导入已形成了不少套路,诸如“猜迷激趣法”“故事引路法”“设问引入法”“对联揭示法”“开门见山法”“穿插吸引法”“简笔图形法”“诗歌朗诵法”“创设情境法”“以旧带新法”等等。《囚绿记》的导入也是形式多样,根据上课教师表述的内容,可把它分成五类。
  第一类。解题导入:1.对“囚”字的解析;2.对“囚”和“绿”含义的理解。
  第二类,作者介绍导入:1.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2.介绍巴金对作者的评价。

[2]